水泥網評論:房地產去庫存對水泥市場有何影響?
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關于房地產方面,會議有兩點重要表述。一是繼續壓實保交樓各方責任。會議指出,繼續堅持因城施策政策,壓實地方政府、房地產企業、金融機構責任,切實做好保交房工作;二是房地產企業要去庫存。會議強調,統籌研究消化存量房產和優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緊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促進房地產高質量發展。其中“消化存量房產和優化增量住房”是近幾年未出現的新提法,這引起了房地產及相關產業的廣泛關注。作為地產的重要上游原料行業之一,水泥行業將會受到哪些影響?
一、時隔九年 重提去庫存
2014-2015年,中國經濟開始進入新常態,地產行業面臨著信貸緊縮、房企爆雷、庫存高企等問題,2014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棚戶區改造工作的通知》,棚改正式開始。2015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順勢提出“三去一補一降”任務,要求地產行業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庫存,穩定房地產市場。2016-2021年,借助政策紅利和需求釋放,房地產行業迎來繁榮發展期。
表1:地產去庫存的兩次重磅會議情況對比
資料來源:水泥大數據研究院整理
數據顯示,截至到2024年3月,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商品房待售面積74833萬平,超過2015年,達到歷史高位水平,如果加上二手房,廣義庫存量則會更高。在此背景下,時隔九年,中央重提去庫存,同時淡化“三大工程”,將消化存量庫存作為今后一段時期地產行業的工作重點。筆者認為,歷史會重演,但不會簡單重復。一方面,當前房地產市場的供需關系已發生重大變化;另一方面,國家對引導地產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堅定不移。因此,地產行業難以重現“十三五”輝煌時期,預計經過深度調整后將轉入平穩健康發展的新階段。
圖1:當前房地產庫存達到歷史高位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二、謹慎看待對水泥行業影響
(一)短期:提振信心 改善預期
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顯示,自2023年以來,沿江水泥信心指數多在50%以下,這反映出地產行業景氣度下降背景下水泥企業經營信心不足。此次政治局會議結束后,北京、杭州等重要城市先后出臺部分放松或全面放開限購的政策,預計還將有更多地區祭出寬松大招。短期看,水泥行業作為與地產行業緊密聯系的行業,市場信心會得到一定程度提振,這對改善企業經營者未來預期將起到積極作用。
圖2:沿江水泥市場信心指數(%)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二)長期:難改下行走勢
2015年中央提出“去庫存”后,房地產行業再次步入繁榮期,投資平穩增長,房價持續上漲,不少地區房價翻倍。與此同時,受益于需求穩定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水泥價格步步走高,水泥行業走出虧損泥潭,地產和水泥實現“雙贏”。2022年及之后,地產持續深度調整,水泥需求大幅萎縮,這一繁榮趨勢開始結束。
圖3:2016-2021房價、水泥價格聯袂走高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2016-2021年這輪地產去庫是以房價上漲形式完成,當時無論是政府還是房企和居民,均對地產持有樂觀預期,加上政策利好和需求釋放,地產銷售端和投資端均表現較高景氣度。但時過境遷,當前行業環境發生重大變化,高頻數據顯示,2024年5月以來地產銷售端數據并未出現好轉,新的政策效果仍待觀察。拉長周期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房住不炒”政策已成共識,居民預期普遍較差,房企新開項目較為謹慎。因此,此輪房地產去庫政策對水泥市場影響較為有限,難以改變水泥行業長期下行走勢。
圖4:土地成交和新開工仍未轉正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編輯:李坤明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