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企業的自救不能只依靠錯峰生產
近日,福建水泥順昌煉石公司表示公司多項指標破紀錄,并通過制定合理控費方案,將可控費用較預算減少了62.36萬元,同比減少29.38萬元。熟料變動成本比預算降低23.06元/噸,同比降低30.74元/噸;水泥變動成本較預算降低22.36元/噸,同比降低24.73元/噸,水泥產品市場競爭力得到有效提升。
業內人士表示,從降低可變成本發力提高競爭力不僅體現了企業的真正技術管理水平更是當前在大呼增加錯鋒停窯呼聲中,將眼睛向內看的一縷清風。
2023年,水泥行業呈現量價齊跌的態勢,為扭轉困局,不少地方又將主意打在了延長錯峰時長上,想通過嚴控供給端產能的發揮來盡可能穩住市場。然而從2023年的整體表現來看,錯峰生產對市場的影響力已經越來越弱。在接下來的發展中,市場競爭不可避免,而企業要想活下去還是要在降成本、降能耗方面多下功夫。
值得關注的是,2023年水泥行業發布了多個政策將會在環保、能耗、成本等方面進一步給水泥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更高更嚴的要求。
此外,水泥行業主要的問題還是產能過剩,去產能依然是行業的主要任務。而且,目前業內對去產能的迫切性和艱難性漸成共識。中國水泥協會會長高登榜表示,我國有三十五六億噸左右的水泥產能,其中絕大部分是高端產能,因此去產能將是一項十分痛苦的工作,但必須要大刀闊斧地堅決執行,各個水泥企業要做好充分思想準備。
隨著去產能、淘汰落后的步伐日益加快,生死存亡之際企業自身應提前練好內功,降本增效、將單位產品能耗達標才有能力在新一輪大洗牌中存活下來。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