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砂漿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2018)
砂漿是建筑工程中用途廣泛的一種建筑材料。水泥一般通過混凝土和砂漿應用到建筑工程中,由于砂漿通常作為輔助材料,用于表面處理或砌體等的粘接,因此用量比混凝土要少得多。預拌砂漿指在專業工廠進行配料和混合而生產的商品化砂漿,預拌砂漿是區別于現場攪拌砂漿而言的。由于砂漿的現場配制帶來了諸多問題,加上勞動力成本的提升,預拌砂漿應運而生,早在20世紀五十年代初就開始在歐洲國家大量生產和使用。
根據國家標準(GB/T 25181-2010)《預拌砂漿》,預拌砂漿是指專業生產廠家生產的濕拌砂漿或干混砂漿。濕拌砂漿是水泥、細骨料、礦物摻合料、外加劑、添加劑和水按照一定比例在攪拌站經計量、拌制后運至使用地點,并在規定時間內使用的拌合物。干混砂漿是水泥、干燥骨料或粉料、添加劑以及根據性能確定的其他組分,按一定比例,在專業生產廠經計量、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在使用地點按規定比例加水或配套組分拌和使用。
正文目錄
一、預拌砂漿市場現狀
1.1 全國市場
1.2 區域市場
1.3 砂漿需求
二、干混砂漿和濕拌砂漿之對比
2.1 進入門檻
2.2 產品種類
2.3 物流運輸
2.4 施工環節
2.5 綜合成本
三、未來發展趨勢
一、預拌砂漿市場現狀
90年代末,預拌砂漿在我國得到推廣應用,上海是最早鼓勵發展預拌砂漿的城市。進入21世紀,在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作用之下,預拌砂漿的研發、裝備制造、生產、物流及應用的產業鏈逐漸形成。2007 年商務部牽頭,會同公安部、建設部、交通部、質檢總局、環保總局等部門聯合頒布了《關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現場攪拌砂漿工作的通知》(商改發〔2007〕205 號),要求全國127重要城市從當年9月1日起,在三年內分三批分別實施禁止現場攪拌砂漿。2009年7月20日,商務部、住建部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城市禁止現場攪拌砂漿工作的通知》,對全國砂漿“禁現”工作提出進一步的要求。
根據用途濕拌砂漿和干混砂漿可分成以下幾類:
表1:預拌砂漿分類
資料來源:(GB/T 25181-2010)《預拌砂漿》,水泥大數據研究院
1.1 全國市場
2017年全國生產預拌砂漿9884.82萬噸,同比增長15.19%,增速從高速進入中速增長階段。其中干混砂漿產量占比74.57%,全國干混砂漿生產企業1279家,同比增加了193家;年產能為4.2億噸,同比增長14.13%,產能利用率17.57%。據測算,全國干混砂漿行業產值約271億元,同比增長14.35%。
從全國范圍來看,干混砂漿是預拌砂漿的主流產品,但近年來隨著濕拌砂漿的推廣,干混砂漿的占比在2013年達到82%后呈現下降趨勢,2017年下降到了約75%。
圖1:2010-2017年預拌砂漿產量及干混砂漿利用率
數據來源:中國散裝水泥推廣發展協會,水泥大數據研究院
1.2 區域市場
2017年全國生產干混砂漿7371.11萬噸,全國六大地區中,華北、華東、東北和中南地區的干混砂漿產量保持正增長,其中華東增長量最多,比前一年增長了483.12萬噸,中南增速最高,同比增長了30.23%。西南和西北地區干混砂漿產量減少,其中西南地區下降了9.2%(64.83萬噸),西北地區下降了6.31%(22.95萬噸)。2017年全國生產濕拌砂漿2513.71萬噸(1571.07萬立方米),其中華東、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區產量有所增長。西南地區增長量最多,比前一年增長了112.73萬立方米,西北地區增長率最高,同比增長113.59%,華北和東北地區產量下降,東北降幅達38.43%。
以下對重點省份的發展情況作簡要介紹:
(1)廣東省
廣東省在是國內濕拌砂漿的主要發展地。2011年《廣東省促進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規定》正式施行,就預拌砂漿的生產、應用和管理做出了嚴格的規定,并制訂了相關配套政策措施。作為禁現的首批城市,廣州市隨后出臺《關于在施工現場禁止攪拌砂漿的通知》、《關于印發廣州市預拌砂漿管理辦法》等文件。2014年,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再發布《關于在我省城市城區開展限期禁止現場攪拌砂漿工作的通知》(粵建散〔2014〕66號),要求省內地級以上市城區分四批開展禁止施工現場攪拌砂漿工作。
2017年廣東省生產濕拌砂漿957.22萬噸,同比增長4.58%,占全國濕拌砂漿產量比重38.08%,比重比2016年略有下降。相比之下廣東的干混只有200萬噸左右,濕拌砂漿占比在80%左右,并且呈現上升趨勢。2017年在“廣東省散裝水泥發展應用監管信息平臺”已備案的預拌砂漿生產企業307家,比2016年224家增加了113家,同比增長50.45%,主要集中在粵中地區。
圖2:2010-2017年廣東省預拌砂漿產量
數據來源:網絡信息,中國散裝水泥推廣發展協會,水泥大數據研究院
廣東省的預拌砂漿的應用仍未全面開展,加上機械化施工難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雖然目前大部分地市的預拌砂漿企業已通過了備案,但缺乏有效的推廣應用的措施及相關監督機制,仍有相當的地市預拌砂漿的使用仍然很低甚至空白。
(2)浙江省
浙江省預拌砂漿以干混為主,濕拌砂漿應用和產量都很少。截至2016年底,全省已通過備案的預拌砂漿生產企業達84家,其中干混砂漿企業79家,濕拌砂漿試點企業5家。浙江省濕拌砂漿試點起步于2009年的桐鄉,但生產及使用過程中出現了質量事故,抹灰工程出現大面積空鼓,到2016年,浙江全省濕拌砂漿年供應量僅為29.72萬噸,占預拌砂漿總供應量的4.13%。
2017年,全省107家預拌干混砂漿生產企業(比去年增加13家企業),產量805.71萬噸,同比增加115.11萬噸,增長16.67%,其中杭州、嘉興2市領跑全省,合計397.59萬噸,占全省預拌砂漿供應量的49.35%。
(3)山東省
山東是砂漿大省。山東省于2010年出臺了《山東省促進散裝水泥發展規定》(山東省人民政府令第219號),制定了發展預拌砂漿和城市城區“禁現”的若干規定;后又出臺了《山東省預拌砂漿生產企業備案管理實施細則(暫行)的通知》,規范了預拌砂漿企業備案。
2016年全省有預拌砂漿(干混、濕拌)生產企業 176 家,比 2015 年158 家增加了18家,同比增長11.4%。2015年以前,山東市場基本沒有濕拌砂漿應用,2016年山東全省實際生產濕拌砂漿約160萬噸。另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上半年全省生產濕拌砂漿近70萬噸。近幾年山東省預拌砂漿的盡管已經得到了不錯的發展,但很多地級市還是剛剛起步。
(4)河南省
河南也是砂漿大省,鄭州在限期禁止現場攪拌砂漿的第一批城市名單中。今年10月,河南省商務廳印發《河南省商務廳污染防治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要求確保全省水泥使用量在500噸以上的各類建筑施工、道路施工、市政工程等工地使用散裝水泥,禁止城市建成區內施工工地現場配制砂漿,普通砂漿使用預拌砂漿;確保2018年、2019年、2020年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預拌砂漿使用率分別達到70 %、75 %、80 %以上。目前預拌混凝土在省轄市建成區基本上實現了“禁現”,砂漿在建成區還未完全實現“禁現”,發展不平衡。
根據河南省散裝水泥信息網,2016年全省共有年設計產能25萬噸以上的預拌砂漿生產企業45家,年設計生產能力約1559萬噸,新增產能464萬噸,增長42.37%。全年共生產預拌砂漿509萬噸,同比增加301萬噸,增長144.71%。
1.3 砂漿需求
我國多年來持續推廣散裝水泥及“三位一體”,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與散裝水泥的發展息息相關。《散裝水泥管理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不使用或不完全使用散裝水泥的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生產企業,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整改,并可處以每立方米混凝土100元或者每噸袋裝水泥300元的罰款。
根據散裝水泥推廣發展協會的數據,全國預拌砂漿的產量從2013年至2017年年復合增長率為24%,同期的水泥散裝率從55.94%提高到了62.68%。目前混凝土及水泥制品使用的散裝水泥占比大約有61%,已經比較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而散裝水泥應用于預拌砂漿的比例很低,僅有2%不到。與混凝土及水泥制品發展與應用相比,預拌砂漿的應用明顯是不足的。
圖3:散裝水泥各用途用量(億噸)及全國水泥散裝率
數據來源:中國散裝水泥推廣發展協會,水泥大數據研究院
根據工程傳統砂漿與混凝土使用量的關系等式推算,砂漿的實際使用量大約在6-7億噸。目前預拌砂漿產量不足1億噸,由此可見我國的砂漿預拌率還較低,不足15%,大多數的工地仍以現拌為主。主要是由于預拌砂漿成本較高、工程使用習慣、監管和政策引導等原因造成的,預拌砂漿的發展仍處在中前期的階段,推廣應用任重道遠。
圖4:我國砂漿預拌化率計算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研究院
二、干混砂漿和濕拌砂漿之對比
從發展過程來看,在普通砂漿發展初期,最先起步的上海、北京、天津都是濕拌先行,再到干濕共存,最終市場選擇了干混砂漿。目前僅有廣東省是以濕拌為主,主要原因濕拌砂漿的成本相對較低,技術的發展延長了其存儲時間,同時本地的砂源質量較好,濕拌砂漿有其生存的土壤。
全國市場基本以干混砂漿為主流,由于干混砂漿和濕拌砂漿各具優缺點,適用于不同的施工狀況,部分省市也逐漸開始推廣濕拌砂漿。濕拌和干混砂漿最重要的區別體現在企業的進入門檻、產品的種類、物流運輸、施工環節等方面。
2.1 進入門檻
濕拌砂漿企業的設備投資或改造成本小,如混凝土企業可利用原有攪拌站稍加改造即可生產濕拌砂漿,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
干混砂漿,如果是采用河砂作為砂源原料的需要烘干設備對濕砂進行烘干,同時工藝流程需要對干砂(烘干河砂、機制砂)進行篩選分級計量,物流環節需要移動筒倉(實時跟蹤位置和物料剩余情況)、物流車輛和產品散裝包裝設備的購置費用,施工過程中環保除塵設備投入大,需要大型料場,能夠大批量儲存成品,場地要求較大,并且要求能夠小批量輸送,能夠袋裝進入建材市場,因此設備前期投資大。
2.2 產品種類
濕拌砂漿由于采用濕拌的形式生產,不適于生產黏度較高的砂漿,因此砂漿品種較為單一,只有砌筑砂漿、抹灰砂漿、地面砂漿、防水砂漿,業務范圍也非常有限,更加適合施工簡單、一次性澆筑量大的流動性地坪砂漿的機械施工;而干混砂漿卻可以涵蓋所有墻材所需的薄層、厚層的砌筑和抹灰砂漿,半干性地坪砂漿、流動性地坪砂漿,也只有干混砂漿能夠生產利潤水平更高的特種砂漿,如瓷磚膠、膩子、保溫、防水、自流平、灌漿料等等,業務范圍寬。
2.3 物流運輸
濕拌砂漿的運輸半徑范圍為40公里以內,運輸時間不超過一小時。每噸濕拌砂漿中含有170-190公斤的水,比干混砂漿多出15%的運輸量,該部分生產所需的電耗、運輸的油耗都會增加一定的成本。濕拌砂漿需用攪拌罐車集中運送,不適合小方量的工程施工,“少量多次”的供貨方式會造成濕拌砂漿運輸成本較高。
干混砂漿,運輸半徑可輻射至80公里,散裝干混砂漿采用背罐車運送,袋裝可采用汽車運送。單次運量大,運費較低。
2.4 施工環節
濕拌砂漿,成品儲存時間短,最長不超過24-48小時,需在規定時間內使用,否則會凝結變硬,無法使用,因此要求大量人工同時施工。同時由于施工現場往往會存在諸多的施工可變因素,濕拌砂漿施工組織難度大,工程質量難以把控,目前濕拌砂漿的開放時間多設計為24小時,按《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JGJ70-2009)規定“在測定濕拌砂漿的凝結時間時,當接近凝結時間應每15分鐘測定一次”,而在實際工程施工時,這類檢測標準和條件都是不具備的。因此濕拌砂漿要求施工應快速使用,施工現場中有使用緩凝劑達到減少凝結時間,但是緩凝劑對砂漿質量的影響尚有爭議。干混砂漿的使用則比較靈活,成品儲存時間長,可保存3-6個月,可在工地隨用隨拌。
2.5 綜合成本
從成本方面考慮,由于濕拌砂漿可以選擇同混凝土攪拌站共用,物流車輛共用,可以將濕拌砂漿與混凝土的產量疊加一起,達到一站兩用的目的,因此其設備投資、生產成本相比干混砂漿低。
濕拌與干混砂漿各有優缺點,總的來說干混砂漿造價高、環境污染、工效低、質量不穩定易離析,但用途廣、使用靈活,便于儲存,濕拌砂漿質量穩定,綠色環保,但對施工過程中的組織管理要求較高,更適用于大方量的、機械施工的工程。
三、未來發展趨勢
建筑砂漿歷史淵源已久,從公元前有建筑物開始就有礦物灰漿使用,至今約三千到四千年的歷史。硅酸鹽水泥問世后,18世紀末在歐洲水泥砂漿和混合砂漿得到廣泛使用。19世紀初,歐洲發明了干混砂漿,到19世紀70-80年代,歐美市場砂漿預拌化程度已經很高,形成了一個重要產業,尤以德國為代表,全世界用于干混砂漿中的水泥約全部水泥消費量的2%,德國此占比高達16.3%(2004年數據)。亞洲來說,20世紀80年代韓國、新加坡隨經濟的發展開始,干混砂漿市場、產業開始發展起來,90年代后期新加坡更是世界上第一個禁止施工現場攪拌砂漿的國家。
濕拌砂漿大約起源于19世紀的奧地利,20世紀50、60年代,歐洲開始對建筑濕拌砂漿進行系統研究和應用,各國政府出臺了建筑施工環境行業投資優惠等方面的導向性政策來推動建筑砂漿的發展,隨后濕拌砂漿得到較快發展。
從發展歷程來看,我國建筑砂漿的預拌化率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但這個過程中預拌砂漿尤其是干混砂漿的成本較高,施工單位的施工適應性,人員技術水平等現實問題阻礙了預拌砂漿的應用推廣,造成了目前產能利率很低、供過于求的現狀,還有賴技術水平的提高、時間慢慢去消化。隨著政策的引導、市場的成熟,預拌砂漿的產量和產能利用率有望大幅的提升。濕拌砂漿與干混砂漿的各自特性來看,未來仍將會是干濕共存的狀態,但隨著人力成本的上升、企業管理水平和機械化施工程度的提高,濕拌砂漿的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高。
編輯:魏瑜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