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 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
2010年全國水泥產量是18.68億噸,其中高耗能、高污染的立窯的產量就占到1/9,達到2億多噸。因此在水泥行業大力兼并重組的同時,如何實現自我的淘汰和升級,也同樣成為水泥行業謀求發展的關鍵。
據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蔡永生介紹,重慶涪陵在去年淘汰了7家水泥企業的基礎上,今年還要再關閉6家。蔡永生說:“現在的6872萬噸當中,還有1872萬噸屬于老式的立窯的那種,機立窯的。我們準備在十二五期間逐步把它都淘汰掉。”
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全國水泥淘汰落后產能的計劃,2011年,水泥工業計劃淘汰落后產能1.336億噸。大大高于2010年9155萬噸的計劃目標。中國水泥協會會長雷前治表示,十二五期間,中國水泥工業最主要的任務是調整企業的規模結構,提高生產集中度,使水泥工業,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在雷前治看來,淘汰落后水泥產能只是水泥企業必須走的第一步,第二部應該是如何利用未淘汰的水泥企業,進一步做好自我的升級。
在山東棗莊,中聯水泥的車間生產原址,是九條高污染的機立窯水泥生產線。在當年淘汰落后被爆破之后,新建的廠區被中滿了各種綠色植被。很少有人會把這樣的景象與粉塵漫天飛的水泥企業聯系到一起。中國聯合水泥集團董事長崔星太在廠區接受采訪時說:“你看,天也是藍的了,周邊水野是清的,草也是綠的,過去不是。咱倆站在這說話的話,可能眼睛也睜不開,鼻子嘴里面吸的全是灰。全部都是灰塵。”崔星太介紹說,經過自我升級改進生產工藝,公司在現有的兩條水泥生產線上建設的余熱發電項目,每年可節約標準煤2.5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50噸,減排二氧化碳量約5萬噸。同時,企業積極推廣利用工業廢渣生產水泥,既保護了環境,節約了耕地,還延伸了產業鏈。
談到水泥行業未來的發展規劃,雷前治表示,水泥行業將從追求產量逐步轉變成提高行業管理水平,追求低能耗,高收益,減少資源消耗,讓水泥產業得到更好的升級。
新聞聯播《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 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視頻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hangm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