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支持!水泥行業設備更新正當時!
日前,工信部等七部門發布了《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方案》明確,加大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財政支持力度,將符合條件的重點項目納入中央預算內投資等資金支持范圍。
其中,水泥領域以減污降碳、節能降耗為重點,改造提升原料制備、窯爐控制、粉磨破碎等相關裝備和技術;以生產作業、倉儲物流、質量管控等環節改造為重點推動智能制造裝備更新;圍繞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全過程開展智能化升級,優化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打造智能工廠。
與此同時,發改委發布了《節能降碳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專項支持建材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今年中央財政重點推進水泥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
這一系列動作,無疑為水泥行業在智能化升級與節能降碳、超低排放等資金投入上打下一針強心劑。尤其是近兩年,由于水泥行業利潤大幅下滑,不少企業在升級改造方面遇到最大的阻力之一就是資金緊張。所以水泥企業要緊緊抓住這次機會。
一方面,節能降耗、超低排放改造已不是可選項,而是要活下去的必備條件。
如:《工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3年版)》中規定,對能效低于基準水平的存量項目,各地要引導企業有序開展節能降碳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水泥熟料領域原則上應在2025年底前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而從近期一些省份發布的水泥企業能耗達標情況來看,不少企業處于不達標狀態,亟需改造。
《關于推進實施水泥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要求:到2025年底前,重點區域取得明顯進展,力爭50%水泥熟料產能完成改造,區域內大型國有企業集團基本完成有組織、無組織超低排放改造;到 2028年底前,重點區域水泥熟料生產企業基本完成改造,全國力爭 80%水泥熟料產能完成改造。
另一方面,實施智能升級、超低排放、節能降碳改造需要投入的錢確實不是一筆小數目,能抓住政策機會,申請到政府補貼資金更好。
如超低排放:據了解,如果是15年之前建設的日產5000噸生產線,沒有進行過改造,完成超低排放投資最少花費5000萬元以上,部分生產線要花費上億元。智能改造上:一業內專家表示,水泥企業的智能升級涉及的內容多、持續時間長,動輒上百萬,甚至上千萬。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水泥企業都在申報大氣污染防治資金。如日前浙江省財政廳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發布《關于提前下達2024年中央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資金和農村環境整治資金的通知》,其中,提前下達2024年中央大氣污染防治資金17693萬元,水泥行業占7519萬元。從2024年中央大氣污染防治資金(提前批)分配表中獲悉,浙江10家水泥企業將獲得2024年中央大氣污染防治資金。
所以,當務之急,水泥行業應當趕緊了解清楚相關補貼政策、 超低排放改造技術路線之間的差異、從哪個環節手開始智能工廠建設、如何有效實現節能降耗......
為此,中國水泥網將于6月13-14日,在江蘇南京舉辦“第十一屆中國水泥節能環保技術交流大會——《暨裝備更新論壇》”。本論壇將集聚政府主管領導、行業技術專家、科研單位、高等院校、水泥企業及裝備供應商等各方力量,共同探討和解析水泥行業設備更新與綠色升級的實踐路徑,推動行業向更高能效、更綠色環保的未來邁進。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