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遏制水泥產能盲目擴張看到了希望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關于四川峨勝水泥集團有限公司3000t/d熟料新型干法大壩水泥生產線技改項目產能等量搬遷置換方案的公告》,公告了四川峨勝水泥集團有限公司擬在峨眉山市羅目鎮升級改造遷建一條3000t/d熟料新型干法大壩水泥生產線,配套建6MW純低溫余熱發電機組。在該項目竣工之前,拆除其位于勝利制造廠能耗相對較高的1000t/d和20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實現產能等量搬遷置換。
根據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明確的主要任務,要堅決遏制產能盲目擴張。各地方、各部門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核準、備案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項目建設,須制定產能置換方案,實施等量或減量置換,項目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須制定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方案并向社會公示,行業主管部門對產能置換方案予以確認并公告,同時將置換產能列入淘汰名單,監督落實。
四川省經信委這次嚴格按政策規定,向社會公示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方案的做法,值得點贊。從2003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制止鋼鐵電解鋁水泥行業盲目投資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3﹞103號)開始“制止”的10年以來,情況正如李總理所說的,主要運用行政手段,結果只能是調不動、調得慢、調不好,甚至出現反復,這已經為實踐所證明。現在往往是平時監管不及時、不到位,一出問題就搞“突擊”,搞“大檢查”,結果是雨過地皮濕,監管一定要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求是》關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若干問題)現在,“化解”落到了實處,在該項目竣工之前,拆除其位于勝利制造廠能耗相對較高的等量熟料水泥生產線,實現產能等量搬遷置換。我們從中看到了遏制水泥產能盲目擴張正在落實。
按2013年國務院下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嚴格落實節能評估審查制度。新建高耗能項目單位產品(產值)能耗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用能設備達到一級能效標準。還規定,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以及遼寧中部、山東、武漢及其周邊、長株潭、成渝、海峽西岸、山西中北部、陜西關中、甘寧、烏魯木齊城市群等“三區十群”中的47個城市,新建火電、鋼鐵、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企業以及燃煤鍋爐項目要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峨眉山市地處成渝城市群,除了產能等量置換外,在節能減排上要求,能耗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須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
自2013年10月1日起實施的國家標準《水泥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16780-2012)規定,對新建水泥企業水泥單位產品能耗準入值為強制性標準,標準中所列水泥企業水泥單位產品能耗先進值雖是列為推薦性標準,但屬“三區十群”中的47個城市新建水泥企業,理當(強制)執行能耗先進值。例:在噸可比熟料綜合標準煤耗值為不大于103千克標煤,比新建準入值要低5。
自2014年3月1日起實施的國家標準《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4915-2013)規定,重點地區企業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屬“三區十群”中的47個城市新建水泥企業,理當執行特別排放限值。其中有為行業內外廣為周知的水泥窯及窯尾余熱利用系統氮氧化物排放限值為320毫克/立米,比現有和新建限值要低80。如地方標準更嚴,還應執行地方標準。
現在四川省經信委向社會公示還只是第一步,根據環保部、發改委、財政部下發經國務院批復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要求,對區域大氣環境有重大影響的火電、石化、鋼鐵、水泥、有色、化工等項目,要以區域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區域重點產業環境影響評價為依據,綜合評價其對區域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評價結果向社會公開,并征求項目影響范圍內公眾和相關城市環保部門意見,作為環評審批的重要依據。對新建項目要公示環境影響評價情況并廣泛征求公眾意見。此項目之后還有不少需公示和公開的事項。
這次峨勝擬淘汰的生產線,并不在《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規定的淘汰類之內。李總理在“關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若干問題”文章中提到,我們要堅決糾正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偏向,保持合理的、沒水分、有質量、有效益、有利于保護環境的經濟增長。產能搬遷置換(對列入大氣污染防治行動的城市主城區水泥企業環保搬遷、改造計劃另當別論)也要合理、有效益和有利于保護環境。要算好經濟和環保兩筆大賬。
無論此次產能置換項目最終是否獲準,但完全可以有信心說的是,遏制水泥產能盲目擴張看到了希望。
編輯:張曉燁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