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污染帽子” 鹿泉金隅鼎鑫水泥謀求綠色轉型
在人們傳統觀念中,水泥廠就是揚灰廠,烏煙瘴氣,污染環境。為摘掉這頂舊的污染帽子,金隅鼎鑫積極謀求綠色轉型,斥巨資進行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研發儲備“水泥協同處置廢棄物”的新技術,可以實現對城市生活垃圾、污水處理廠污泥的無害化處理,從而變身“都市凈化器”。
用水泥窯建垃圾污泥處理設備
金隅鼎鑫是國家千家、河北省雙百重點節能企業,被視為建材行業的節能減排標兵,也是我市質監系統重點幫扶的企業之一。
“轉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公司總工程師諶玉雙感慨地說,市委市政府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壓減水泥產能,治理大氣環境,所以企業也早早轉變了經營理念,數年前就開始研究發達國家水泥行業的發展歷程,探索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的可行性。
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技術,即在水泥生產中,將城市生活垃圾、污水處理廠污泥等進行脫水、壓縮等預處理后,放入水泥窯中高溫煅燒,從而達到分解重金屬、毒化物的目的,實現了廢棄物的無害化、資源化利用。
“這樣處理生活垃圾,可有效避免垃圾燃燒產生的有毒氣體和二次污染,并且還可充當部分燃料和原料。”諶玉雙介紹說,這項技術已經通過了中試,垃圾焚燒與生產水泥合并,所含重金屬經過高溫處理后,對環境完全無害,水泥品質也不受影響。
通過這項技術,金隅鼎鑫開始從廢棄物中回收資源并部分替代傳統燃料和原料,同時也在不斷開拓公司在節能減排領域的業務。目前,公司已能夠處置市政垃圾、市政污泥,以及包括廢棄農藥、廢棄有機溶劑等在內的20多類危險工業廢棄物。
下半年,日處理鹿泉新鮮生活垃圾300噸的項目就將投入使用,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理項目也在積極推進中。“這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希望能用我們新研發的技術,為水泥行業樹起一面嶄新的綠色形象旗幟。”諶玉雙表示。
廠區內杜絕二次揚塵
在金隅鼎鑫花園式的庭院里,很多參觀者都問水泥的粉塵哪里去了?
在廠區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個封閉的棚子,“里面是水泥裝車區,我們在車輛進出處加裝了皮簾子,確保裝車過程始終在密閉空間內進行。”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個水泥散裝口還安裝了收塵器;針對水泥中小結塊容易造成堵篩筐冒灰的現象,水泥散裝外層還加裝了振動篩,將小結塊全部篩出并排走,能夠絕對保證裝車環境的清潔。
據了解,公司去年投資8000余萬元實施了石灰石堆場、原煤堆場、輔料堆場、石膏堆場等處的棚化改造工作,徹底解決了粉塵無組織排放問題,實現所有物料堆場全部棚化。管控好工藝、項目除塵的同時,金隅鼎鑫還開展了廠區二次揚塵治理,從車輛排氣管下吹、車速控制、車廂漏料管理等方面杜絕二次揚塵。
近幾年,公司累計投入5.5億元,持續對生產線進行節能技術改造,在市、縣兩級質監局的幫助下,積極推進余熱發電、風機變頻、電收塵改造為袋收塵、生產系統優化等節能減排技術改造項目。
清潔生產實現了節能降耗。“按目前能耗實際達到的水平,電耗比國內熟料綜合電耗75度平均水平,降低21.7度,日可節電13.6萬度;每噸熟料煤耗比先進水平110千克降低8.0千克,年可節約優質煤近1.6萬噸。”諶玉雙說,今年公司還將投資2億元用于新技術、新裝備的引進和新項目的落地:對水泥粉磨系統節電改造,使每噸產品的電耗降低5度以上;對冷卻機提升技改,每噸熟料發電量提高1度;把球磨機改造成輥壓機終粉磨系統,每噸生料節電12度;建設企業能源管理中心,與信息化有效結合,有望實現年節約標煤20000噸……
該公司先后獲得了“河北省名牌產品”、“河北省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等榮譽,產品多次中標南水北調、京滬高鐵等國家重點工程項目。
水泥企業紛紛向綠色產業轉型
鹿泉市作為華北地區重要的建材基地,上世紀90年代初水泥企業最多時達到166家,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鹿泉實施了三次“水泥工業革命”,水泥總產量大幅減少。今年該市決定將境內僅剩的24家水泥粉末企業全部拆除。這次水泥工業完成調整后,鹿泉僅保留2家(金隅鼎鑫和曲寨水泥)大型水泥企業、8條國內工藝和設施領先的節能減排示范生產線。
水泥企業拆除后,面臨著閑置土地如何利用、產業斷層如何填補等一系列問題,如何讓這些水泥企業“破繭重生”?各級職能部門積極作為,出臺優惠政策和服務舉措,引導企業利用現有土地資源優勢,積極發展新興產業、綠色產業。質監部門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推出“我是企業120”的多項服務企業轉型發展措施,實施“零障礙”服務全程協辦機制。
華恒水泥廠是鹿泉市拆除的24家水泥企業中的一個,現已更名為華洋飲品有限公司。前不久,鹿泉市質監局組織該企業到君樂寶乳業觀摩,學習食品龍頭企業的經驗和做法,幫助華洋順利度過轉型期。
說起轉行,總經理安中平感慨地說,“半輩子和水泥打交道,現在改行做食品,真是隔行如隔山,幸虧有關部門的幫助指導,促進了企業順利轉型。”
通過集中拆除水泥企業,安中平和他曾經的同行們也深刻意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新上的項目大多是高新技術產業、生態農業、休閑旅游業和文化產業等,紛紛踏上了綠色發展道路。
編輯:鞠麗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