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徽馬鋼張莊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張莊鐵礦深部資源開采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批前公示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我廳擬對《安徽馬鋼張莊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張莊鐵礦深部資源開采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作出審批意見。為保證審批意見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本公示發布后五個工作日。如有意見,請于公示期內將書面意見反饋至省生態環境廳環評處。
聯系電話:0551-62376676
監督電話:0551-62376172
地 址:合肥市政務文化新區懷寧路1766號(230071)
項目名稱:安徽馬鋼張莊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張莊鐵礦深部資源開采工程項目
建設單位:安徽馬鋼張莊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環評編制單位:安徽長之源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建設地點:六安市霍邱縣
建設項目概況:2010年1月、2017年4月,原環境保護部、我廳分別批復了霍邱張莊礦采選工程環評及變更環評文件,張莊礦礦區面積3.254平方千米,采用地下開采方式、嗣后充填采礦法。為延長礦山服務年限,現建設單位擬實施張莊鐵礦深部資源開采,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開采-450米至-710米間礦體,二期開采-710米至-860米間礦體,不新增占地,不新增地表工程,礦區面積、開采方式、采選規模、采選礦種不發生變化,建設內容主要為延伸現有的主副井、進回風井、充填、給排水系統以及新建盲回風井、斜坡道、礦倉、水倉、溜破等井下工程,其它利用現有設施。
主要環境影響及對策措施:
1.大氣環境:施工期主要進行井下工程施工,采用濕式作業、灑水抑塵、系統通風及局部通風等方式減少粉塵產生。井下破碎站、地下皮帶道硐室配備濕式除塵器,同時采用濕式鑿巖、噴灑水霧等措施控制采礦粉塵;選礦中細碎、主廠房、塊礦干磁及轉運站、圓筒倉、高壓輥、篩分、充填站等產塵環節均設置超微濾筒除塵器;工業場地內物料采用密閉儲存,密閉皮帶廊輸送;本項目投產前,大宗物料運輸采用封閉式皮帶廊道或新能源汽車,運輸車輛加蓋篷布或使用帶蓋箱體密封,日常加強道路清掃和灑水抑塵。
2.地表水環境:施工期井筒施工泥漿廢水經沉淀處理后循環使用;礦井涌水經地表萬噸循環水池沉淀處理后回用于生產,不外排。運營期產生的礦井涌水經地表萬噸循環水池沉淀處理后回用于生產,不外排;選礦廢水、備用尾礦池澄清水、充填站濃縮溢流水經地表萬噸循環水池沉淀處理后全部回用于選礦生產,不外排。生活污水經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達標后回用,不外排。
3.聲環境:選用低噪聲設備,設置減振基礎,加裝消聲設施,采用柔性連接,設吸、隔聲結構材料,門窗密封以及廠界局部圍墻設置聲屏障等方式減小影響。
4.固體廢物:廢石、尾砂等優先用于采空區回填,其余作為建筑原料外售。除塵灰、沉淀池沉渣回用于選礦生產;廢機油、廢油桶、實驗室廢液、廢電池等危險廢物儲于廠內危險廢物臨時儲存庫內,定期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處置。生活垃圾由當地環衛部門定期清運、統一處置。
5.地下水環境:源頭控制,施工期及開采環節采取“探、防、堵、截”等措施對井下涌水進行堵截、收集并循環利用,防止地下水受到污染。地表選礦廠已進行分區防滲,并設置了地下水監測井,定期對地下水進行跟蹤監測。
6.生態環境:施工期及采礦環節預留防護頂板;井下采空區設計要求及時進行充填。建立礦區地表變形觀測網,對地表變形進行長期動態觀測,并長期動態觀測地下水水質、水位。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礦山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開展相關工作。
7.土壤環境:加強源頭控制,定期檢查防滲效果,定期進行跟蹤監測。
公眾參與情況:建設單位采取了網絡、報紙、張貼布告公示等方式開展公眾參與工作。
有關部門的意見:2024年2月,省自然資源廳對張莊鐵礦資源儲量核實報告(2023年)予以備案。2024年9月,省自然資源廳對《安徽馬鋼張莊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霍邱縣張莊鐵礦深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審查結果進行了公示。2024年9月,省水利廳批復該項目水土保持方案。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意見要求聽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