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萬億元?3D打印或顛覆地產行業
國內首個3D打印建筑亮相上海,隨之王石表態三年后萬科也要用3D打印機造房子。在中國,行業領先者們正欲借用3D打印技術顛覆一個價值萬億元的市場。
3D打印建筑并非新鮮事
號稱“全球首批3D打印實用建筑”的房屋近日亮相上海青浦。上海盈創新材料公司通過3D打印機成功“試印”出了十棟實體房屋。將建筑垃圾變廢為寶,讓建筑工人做更體面的工作,讓建筑成本降低50%,讓更多人住得起房子,房型家具私人定制……在建筑業,3D打印似乎正成為未來一種趨勢。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王石表示,萬科三年之后要用3D打印機打印房子。
但所謂的3D打印機,完全就是一種程序化和自動化,尤其3D打印房子就是這樣,三年之后在萬科建研中心出現3D打印機在建房子將也不足為奇。
3D打印房屋概念早已被提出,現在所謂的3D打印機造房子簡單來講就是機器人造房子,把程序輸入就好,在標準化、自動化前提下完成數據化。事實上萬科目前在住宅產業化方面已經部分實現了批件生產,再往下升級就是3D打印機,這正好和當前的互聯網、大數據一致。
至于萬科為何搶先進入3D打印建筑市場,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秘書長羅軍稱,到2016年,國內3D打印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0億元。不過對于3D打印建筑這一細分領域,并未有相關的市場規模預測,但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全國建筑業總產值就已達到了13.7萬億元。
安全問題困擾3D打印房子
3D打印建筑業已出現,但其安全性是否過關還有待市場進一步檢驗。作為不動產,房屋的安全性是重中之重。中國房屋產權為七十年,但建筑質量都是按著百年建筑的安全標準來建造的。一棟房子要確保能夠住上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房屋建筑要能抗地震、臺風、大火等自然、人為災害,國家對房屋建筑質量標準規定嚴格。而目前已有的混凝土、鋼筋等傳統建筑材料安全性能較高。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表示,3D打印房子的安全性和技術要求能不能達到國家所要求的標準,是目前3D打印房子存在的一個很大問題。上?,F有的十棟國內首批3D打印房子,均是一層的小型房屋,用途有限。用目前的3D打印技術建造幾十層的高樓,難度將會成倍增加,安全風險更大。
楊紅旭認為,上海“試印”的3D建筑可以算是房地產行業的一個創新實驗,技術與安全性將是困擾3D打印房子以后是否能夠大規模推廣的一個最核心問題。
國家現有政策牽制3D打印房子
3D打印建筑還擁有價格優勢。據上海“試印”公司測算,打印能使建筑能耗從70%降低到30%以下,讓建筑成本降低50%。
但需要注意的是3D打印房子要放在哪里。在目前國家統一供應土地的體制下,市場上流通的土地資源有限,且價格不菲。3D打印房子未來大批量生產后,需要龐大的土地空間來放置。未來如集裝箱一樣的3D打印房子去哪兒尋找停泊的港口碼頭?這些土地成本該算在打印商身上,還是購房者身上?
汽車已經實現批量生產了,可照樣有人買不起車,一方面是停車位難找,另一方面是政府限購。3D打印房子同樣面臨政府限購等政策調控。3D打印房子要想讓更多人住得起房子還有許多政策制度層面的問題亟待破解。
公眾接受3D打印房子尚需時間
幾年后萬科研究院出現3D打印機建房子一點不奇怪,但面對打印出來的房子,老百姓的真實接受度是多少呢?這一問題還需要大量佐證。
用3D打印機來造房,是世界各國建筑師的夢想。此前,俄羅斯曾發布一幢3D打印建筑,但他們的原理是打印一個像樂高積木一樣的配件,然后通過組裝做成建筑的墻體;荷蘭打印了一個景觀房建筑叫莫比烏斯環,是通過用沙子和黏合劑的方式打印若干個模塊進行組裝,最終沒有打印出完整的房子。
同樣,3D打印房子的技術在美國等地已得到了應用,且已展示了可行性。但具體廣泛應用還存在困難,第一是打印時間過長,第二是打印房子的架構還比較簡單,第三是公眾對于3D打印本身還未有廣泛認識。
3D打印現在處在一個普及初期,還需要更多的企業以更大地力度將3D打印公布于眾,讓廣大老百姓都能接受這一新事物。
3D打印技術目前尚處于探索階段,短期內并不具備產業化條件。在未完全突破技術、政策、成本、市場等制約因素的情況下,3D打印出來的房子頂多還只能算是個玩具而已。
編輯:徐潔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