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建設2013年實現凈利潤4.07億元
中建西部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近日發布年報,2013年全年累計生產混凝土2719.65萬立方米,較2012年增長24.78%;實現營業收入86.14億元,較2012年增長26%;實現利潤總額5.08億元,較2012年增長14.91%;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4.07億元,較2012年增長25.85%,產品質量合格率繼續保持100%。
2013年,公司堅持“品質保障、價值創造”的理念,圍繞“重組融合、平穩過渡”的主線,順利完成重大資產重組,由一個區域性的公司迅速擴張成全國性的現代混凝土生產企業,業務范圍由原來的新疆和甘肅兩省迅速擴張到全國十多個省區,在華中、華北、東南、西南、西北等區域布局,實現了“走出去”戰略,突破了原有區域和市場的限制,企業發展邁上了新的臺階。
年報中并提到公司未來發展情況的展望:
1.行業發展趨勢和公司面臨的市場競爭格局
(1)宏觀經濟形勢
國際上看,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整體情況有所好轉,但均存在一定隱憂,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有望保持相對較快增長率,但普遍面臨外需疲軟、內生動力不足、通脹壓力上升等問題,國外主要混凝土企業混凝土年銷售量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國內來看,不可否認中國經濟運行存在一定下行壓力,今后幾年將進入中速增長階段,產能過剩、地方債務風險等一些長期積累的矛盾也將逐步顯現,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政策很難再出臺。但同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勾畫了新時期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偉藍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做了進一步決策部署,在全面深化改革所釋放出的巨大動力和全新活力的推動下,中國經濟仍將具有很大發展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尤其是新型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將大大提升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及住房建設的投資需求,這勢必會給建筑業和建材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后,政府管理將簡政放權,強化節能節地、環境、技術、安全等市場準入標準,促進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化解產能過剩,強化節能減排、促進綠色發展,加快科技創新、協同綠色發展。這些政策對混凝土行業將產生一定的發展阻力,也會增加一定的發展成本。但從未來長遠看,這無疑為進一步促進行業轉型升級、提高行業經營規范度提供了強大的政策支撐。
(2)行業發展趨勢
過去幾年,混凝土行業高速發展積累的許多深層次問題愈加凸顯,諸如同質化無序競爭、產業集中度不高、創新驅動乏力、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等。滿足綠色建筑、節能建筑要求,滿足資源綜合利用、節能減排、工業利廢、綠色生產等產業政策導向,滿足生態環境、美化城市等集功能和裝飾性一體的新型混凝土制品將成為行業新的發展方向?;炷列袠I正在由管理粗放向生產集約轉型,由單一產品制造向產業集群轉型,由資源消耗、環境破壞向節能、減排“綠色環保型”產業轉型。混凝土行業發展速度也由高速轉為較快的適度增長。今后一段時間,行業整合速度還將進一步加快。
(3)公司未來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公司未來發展面臨的機遇:
① 依靠良好的經濟環境,國內商品混凝土總量將保持較高增長率,商品混凝土市場需求量較大。
② 我國持續推行區域經濟、縣域經濟、新型城鎮化等政策,支持混凝土市場持續增長。
③ 公司順利重組,市場、人力、設備、資金等方面基礎實力得到質的飛躍,綜合競爭力大幅度提升,將以全新的姿態對接資本市場。
④ 公司多年專注于商品混凝土業務,有足夠管理經驗和技術實力在專業領域內做大做強;公司目前占據了華中、西北、西南等地區大部分優質市場,發展后勁足。
公司未來發展面臨的挑戰:
① 水泥企業和建筑企業向商砼產業延伸,借助資源優勢和資金優勢并購攪拌站,形成較強競爭壓力。
② 政策環境變化和生產要素成本上升帶來較大經營壓力,國家宏觀經濟形勢一旦趨緩,混凝土產業將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企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③ 國際商砼市場低迷,國外資本可能大規模涌入國內市場,給本土商砼企業帶來強大沖擊力。
2.公司發展戰略目標和經營計劃與措施
(1)發展戰略目標
兩領、三最、和諧共生?!皟深I”——引領行業發展,成為行業發展的領導者?!叭睢薄蔀槠放谱顑?、規模最大、競爭力最強的國際化混凝土產業集團。“和諧共生”——營造和諧共生的混凝土產業生態圈,實現科學發展、持續發展。
(2)經營計劃和措施
2014年,公司的主要經營計劃是:新簽約合同額超120億元,營業收入超100億元。
為實現戰略目標和經營計劃,公司采取“一體兩翼,縱向延伸”的發展策略,以混凝土業務為“主體”,以資本運營平臺和資源整合平臺為“兩翼”,合理延伸產業鏈,控制產業鏈關鍵環節。快速擴張主業規模,積極發揮“兩翼”保障和防御功能,努力調整產業結構。
2014年,公司的工作思路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促融合、謀發展”為基調,以“加快發展速度和提高發展質量”為中心,以管理提升為基礎,以創新思路為驅動,以人才建設和黨的建設為保障,持續推動公司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布局突破,加快發展速度。加快主業市場覆蓋,努力鞏固現有支柱區域,快速壯大戰略區域,積極培育種子區域,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升投資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加強產業鏈建設,走向全面發展。
穩中求進,提高發展質量。堅持“三大”市場策略和底線營銷,打造中建西部建設品牌;有所為有所不為,堅決消滅虧損;繼續加大應收賬款清收,提高資產運營質量;深入開展精細化管理,實現成本領先。
夯實基礎,實現管理升級。構建科學先進的制度體系,推行“以業績論英雄”的績效管理,推動“標準化”和“信息化”建設,加強“四位一體”風險防范工作。
創新驅動,轉變發展方式。發揮上市公司優勢,借助資本市場,實現低成本擴張;加快科研開發與成果轉化,提升科技支撐能力。
強化保障,提高人才、黨建水平。完善人力資源體系,提高人才隊伍建設水平;加強黨建工作,為生產經營保駕護航。
3.可能對公司生產經營狀況、財務狀況和持續盈利能力有嚴重不利影響的有關風險因素的情況說明。
除上述公司未來發展面臨的挑戰中描述的行業競爭風險、政策風險外,公司可能還面臨如下風險:
(1)應收賬款風險
應收賬款一直是商品混凝土行業的頭等難題,一方面受近年來國家宏觀經濟增速放緩、房地產調控的大環境影響,整個國民經濟資金面偏緊;另一方面建筑地產行業是充分競爭行業,參與競爭者良莠不齊,眾多中小建筑地產企業規模小、實力不夠,資金鏈緊張。如果營銷和管控手段力度不夠,很容易降低公司的發展質量。
(2)產品質量控制風險
商品混凝土產品質量的好壞對建筑的耐久性、安全性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影響商品混凝土質量的因素較多,主要包括:(1)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的質量不高,導致混凝土的強度、耐久性下降;(2)水泥與外加劑的適應性不強,導致混凝土無法泵送和強度降低;(3)缺乏必要的技術儲備和經驗數據,配合比選用不當,導致混凝土和易性失控,出現離析、分層等情況,導致建筑工程發生貫穿性裂縫和表面裂縫質量事故。此外,商品混凝土的質量還與施工時的氣候、溫度、施工部位、泵送高度、運輸距離等眾多因素有關。
公司在產品質量管理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制度,有較高技術水平作保障,未發生過質量糾紛或事故。但由于影響商品混凝土質量的因素復雜,潛在產品質量失控風險始終存在。如果出現重大質量事故,公司將有可能遭受重大經濟損失,并對公司的銷售及市場形象產生不利影響。
(3)利潤風險
一方面,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商品混凝土企業可能采取降低售價的方式贏得市場,從而導致市場價格下降;另一方面,由于骨料、粉料等原材料在成本中占比較高,原材料價格波動將直接帶來成本波動,雖然混凝土售價可以根據原材料價格變動情況及時調整,但是,由于售價調整的滯后性和市場競爭性,如果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可能導致利潤波動,容易帶來經營風險。
(4)管理風險
雖然公司目前已建立了規范、高效的管理體系,但是隨著公司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張、管理跨度增大,公司管理難度也將逐漸加大。如果公司的組織管理體系和人力資源不能滿足經營規模擴大后對管理的要求,將會對公司經營業績的提升產生一定的影響。
針對以上可能面臨的風險,公司提出如下風險解決方案:
公司通過采取“大客戶、大項目、大業主”的“三大”營銷策略,建立信用評價體系,選擇信用良好的優質客戶合作,確保客戶信譽,降低收款風險。一直以來,公司主要合作伙伴都選擇具備良好信譽、實力雄厚的客戶。同時,成立應收賬款專項小組,構建應收賬款預警機制,實時掌握應收賬款變化情況,對逾期賬款通過停緩供、轉清欠等措施,確保應收賬款保持在可控范圍之內。
公司積極探索合理考核方式,高效科學地開展各項技術質量工作。進一步加強重點工程監督管理,對重點工程施工方案進行審批,實時關注重點工程生產組織及產品質量情況;另外,加強現場技術服務力度,定期對重點工程項目進行回訪,提高客戶滿意度。公司開展全過程質量管理,嚴控生產各道工序,提升全員質量意識和技術水平,并在各區域開展質量專項巡查等,確保公司產品質量可控。
公司將嚴控成本保增長,一是大力開拓市場,提升市場占有率,建立行業話語權。二是深入開展精細化管理,實現成本領先。在原材料方面,繼續加大主材替代物的研究,提升科研創效的效果。在設備管理方面,繼續探索租賃、承包、第三方物流等模式,提高設備利用率。在原材料采購方面,加大集采平臺在使用單位和使用種類的覆蓋范圍,降低采購成本。三是加強產業鏈建設,開展多元化經營,支撐主業發展,尋找新的利潤點。
公司將進一步夯實基礎,通過理順組織架構,構建科學先進的制度體系,推行“以業績論英雄”的績效管理,推動“標準化”和“信息化”建設,加強“四位一體”風險防控工作,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體系等舉措,實現管理升級。
編輯:徐潔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