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冷暖大佬談|張振崑:水泥行業未來十年都是困難期
名家薈萃,專家云集,不同視角,各抒己見。中國水泥網開設了《水泥冷暖大佬談》專欄,采訪了水泥行業諸多企業領導、行業專家,本期采訪到的是亞洲水泥(中國)控股公司執行長張振崑。
“2023年水泥行業經歷了需求下滑、價格低迷的嚴峻態勢,預計2024年水泥產量將比2023年下滑3%-4%,”張振崑表示,價格方面從目前繼續下滑的態勢來看2024年上半年水泥價格恐難有起色,要等到下半年也許才能有所改善。
從更長遠來看,張振崑認為未來十年水泥行業都屬于困難期,十年后水泥需求量將從現在的20.4億噸下降至14億噸左右甚至更少。
在此背景下,張振崑對水泥行業未來的發展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中小型水泥企業越早退出越好
在這個困難期,水泥行業將有一批缺少石灰石礦山、水泥品質不佳、資金短缺的中小型水泥企業自主停產退出行業或者被兼并。
“目前行業窯的運轉率只能維持50%-70%,有些區域甚至不到40%,水泥需求量是一年不如一年。”張振崑透露,進入2024年,一些中小型水泥企業可能會主動關停或者退出市場。
此外,他還表示對于一些尚有競爭力的中小型企業來說也應當思考及時退出水泥行業,否則到最后虧損嚴重就只剩下破產一條路。“現在退出一些大型水泥集團或許還會考慮收購,等到后面萬一市場更差、小舊生產線很多指標又不符合水泥單位產品能耗限額國家標準,企業誰還愿意花錢收購呢?”張振崑直言。
與此同時,大企業可以聯合成立一個基金鼓勵這些中小型早點退出,越早退出、退出越多整個水泥產量才能自動減下來,大家競爭就不會那么劇烈。不然,為了搶市場、維持現金流中小企業虧損也賣只會更加不利于市場價格的穩定。
二、大企業要抱團取暖,良性競爭
張振崑認為良性競爭符合市場經濟原則,大企業只有抱團取暖,多溝通協調,既競爭又合作才能共同維護健康的行業生態,讓大家減少虧損。
此外,大企業還可以采用委托經營的方式穩住一個區域市場的行情。如:海螺通過對福州臺泥水泥有限公司、福州臺泥洋嶼碼頭有限公司的生產經營進行委托管理。交易前,臺泥國際持有目標公司100%股權,單獨控制目標公司;交易后,浙江海螺(通過委托管理協議取得控制權)和臺泥國際(通過持有100%股權)共同控制目標公司。
三、企業自身要主動錯峰減產和降成本
由于目前水泥產能過剩很嚴重,短期內找不到有效的化解產能過剩的辦法,所以張振崑表示很贊同當前加大錯峰生產停窯的做法。除了配合錯峰生產,他認為,企業自己還應當自主減產,不超產。所謂減產是要減到設計產能以下,這樣不僅可以節約成本,還能降碳、節電等。
與此同時,張振崑表示,水泥企業要控制好自己的生產成本,通過優化產品品質即加大摻配料的比例和加大替代燃料,改造來降低耗煤,減少熟料用量以盡可能的降低成本,給企業創造一些盈利空間。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