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價企穩信號實現,連跌11期后止跌
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在經歷了11期下跌后,企穩。在3月中旬,根據研究判斷,盡管當時煤價依然跌跌不休,但沿海煤炭運價已經連續7周上漲,煤炭價格企穩信號已開始釋放。
梳理和研究發現,過去兩三年,煤炭海運費上漲往往先于煤價2-3個月開始反應。
秦皇島煤炭網數據顯示,海運煤炭運價綜合指數由1月28日的674.64點上漲至3月18日的1083.74點,漲幅達60.64%,上漲時間已經接近兩個月。
作為煤炭價格先行指標的海運費持續上漲,預示持續下跌的煤炭價格也將企穩。
當然支持本次煤炭價格企穩的因素,還有港口庫存的持續下降,動力煤進口積極性受到打擊,大秦鐵路的春季檢修,夏季煤炭消費高峰進入倒計時等一系列因素影響。
3月28日,秦皇島港煤炭庫存降至591.5萬噸,跌破600萬噸大關,為今年以來的最低值,動力煤價將企穩反彈。
煤炭行業專家李學剛則直接給出了,“沿海地區動力煤價格行將反彈”的判斷。
此外,3月底4月初作為二季度煤炭“長協價”公布臨界點,對此次煤炭價格的企穩也有很大的支撐作用。
李學剛指出,長協電煤的季度定價機制,將對市場煤價產生支撐甚至拉動作用,并對年內市場動力煤的整體價格水平產生積極影響,有利于促進年內環渤海地區市場動力煤價格平穩運行。
大智慧通訊社了解到,二季度中國神華價格函顯示:5500大卡神混1煤種報收568.8元/噸,與一季度持平;發熱量5800大卡煤種上漲5元/噸,報收608.8元/噸;發熱量4500大卡煤種價格下降1元/噸,報收437.8元/噸。通過優惠政策,與現貨價格基本一致。
那么,海運費上漲為何是復蘇的信號?
進入2月份,下游企業復工進程加速進行,運輸需求開始轉暖,同時此前海運費跌至成本線以下,大量小型船被迫停航,而大型船舶由于停航成本過高僅有部分停航,導致運力出現緊張,沿海煤炭運價就開始出現小幅上漲態勢。
3月初大型煤炭企業降價促銷,運輸市場貨源充足,運力需求趨于緊俏,同時市場對煤價觸底預期增強,特別是在進口煤失去優勢的情況下,加上大秦線春季檢修前下游消費企業增補采購意愿較強,促使沿海煤炭運輸市場持續上漲。
2013年煤炭海運費出現一次如此長時間的上漲,是由7月15日上漲至9月11日,之后震蕩運行幾周后再度大幅上漲,9月底神華、中煤等大型煤企價格企穩,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則在10月上旬開始企穩回升。
2012年,煤炭海運費也出現過兩次長時間的上漲,一次是在2012年1月中旬到3月中旬,一次是在7月上旬到9月上旬,而這兩個時間段內煤炭價格也是一路下跌,隨后不久環渤海動力煤價格均出現企穩反彈。
數據顯示,2012年3月14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開始上漲,由773元/噸上漲7周至787元/噸,2012年8月29日開始,環渤海動力煤價格出現10周上漲由626元/噸上漲至643元/噸。
編輯:方運田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