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資攜手德企合資推廣綠色建筑
國務院辦公廳去年年初發布的《綠色建筑行動方案》提出,“十二五”期間完成新建綠色建筑10億平方米,而到2015年末20%的城鎮新建建筑要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要求。眼下,為落實這些要求,北京方面的一個做法是,與在綠色建筑方面有豐富經驗的國際級企業合作,引進先進技術,合力打造綠色建筑。
北京國資委旗下北京國際技術合作中心4月2日與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貝爾格芬HSG國際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合資成立德貝斯特(北京)公司,專注于工業建筑和公共設施技術管理領域,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成本、高效率為目標,向公共設施、酒店、寫字樓、廠區和民用居住設施提供高效、可持續服務和技術,力求服務于中國快速發展的經濟。
早在去年6月的第二屆京交會上,前述三方已就成立新的合資公司達成共識并簽署意向書,計劃將德式物業服務引進中國。新成立的這家公司總部將位于北京,并在上海設立分公司。
隨著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建筑物數量增多,建筑能耗在整個能耗中已占據很大部分。相關技術資料顯示,全球建筑能源消耗已超過工業和交通運輸,占到總能源消耗的41%;同時,在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建筑用電帶來的間接排放加上建筑使用初期能源所帶來的直接排放共占21%左右,僅次于工業排放。
更引人關注的是,當前困擾我國眾多城市的霧霾,很多顆粒物來源于燃煤,我國的能源結構中70%以上依靠煤,在能源結構短期內無法大規模調整的現實狀況下,怎樣加大煤的利用效率就成為一個重要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教授江億此前說,很多國家都把建筑節能作為降低城市空氣污染重要手段,對建筑節能推廣不遺余力。
據介紹,在一棟建筑物整個生命周期成本中,約有40%的成本與能源有關,其中主要是建筑使用過程中所產生的能源消耗;而且,人類有90%的時間是在建筑中度過的,因此,設計綠色、職能建筑以提高建筑的能勢水平勢在必行。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近日在第十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上透露,近年來綠色建筑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長,2014年預計將新增綠色建筑1.7億平方米。數據顯示,到去年年中,全國經過國家評審的綠色建筑項目超過1000個、建筑面積超過1億平方米,盡管如此,相比全國城鎮現有430億平方米存量建筑,綠色建筑發展潛力依然巨大。
編輯:曾家明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