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水泥市場風云再起!亞泥將攜有利條件積極應戰
近日,亞洲水泥(中國)發布2024年一季度業績稱虧損了1.3億元,水泥+熟料銷量較去年下降14%。并表示,全年水泥需求仍將保持小幅下滑,全年行情有望呈現前低后高。
在此行情之下,該企業表示充分發揮集團綜合儲運優勢,積極承接周邊重點工程項目,充分參與市場競爭,維持核心市場份額。
據了解,亞洲水泥(中國)的水泥熟料產能基地主要分布在長江沿線的江西、湖北和四川,熟料產能2663萬噸,其水泥熟料銷售范圍可輻射整個沿江流域。亞洲水泥(中國)有著充分參與沿江全線市場競爭的有利條件。
據中國水泥網不完全統計,沿江熟料產能加起來約6億噸左右,占據了全國的三分之一,可生產水泥近9億噸。而沿江水泥消費量卻在不斷下滑,據統計,2021年上述地區水泥產量達到9.76億噸,2022年水泥產量9億噸,2023年水泥產量降到8.48億噸,按照這種下滑速度,2024年水泥產量或在8億噸以內,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
市場反饋,今年開年以來,長江流域水泥需求疲軟,市場競爭愈演愈烈,水泥價格不斷走低。重慶、湖北、安徽部分企業報價甚至跌至180~200元/噸。
從一季度水泥產量數據來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重慶、四川等沿江省市都在下降。其中,湖北同比下降26.11%,江西、安徽降幅在15%以上,重慶、四川、上海都在10%左右。
進入二季度,江浙滬、重慶、湖北、安徽等多地嘗試推漲水泥價格,但由于整個市場產能過剩嚴重,開放度高,價格落實難度很大。亞洲水泥表示,長江中下游地區由于市場需求明顯不及去年,且二季度雨水季節將至、節假日密集,預計后續水泥價格承壓。
作為一個開放性區域,在供需矛盾加劇的形勢下,若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堅持充分競爭、爭搶市場份額,那預計整個市場短期內價格難以上調,甚至會繼續下行。長期的競爭將使一些競爭力弱的企業加快退出市場。
在當前行業面臨嚴峻挑戰之際,主動地推動大規模生產設備更新換代,積極推進水泥產業的節能技術創新與環保升級轉型,對于提升水泥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宏偉藍圖,具有不可估量的戰略意義和實際效用。
為此,中國水泥網將于6月13-14日,在江蘇南京舉辦“第十一屆中國水泥節能環保技術交流大會——《暨裝備更新論壇》”。本論壇將集聚政府主管領導、行業技術專家、科研單位、高等院校、水泥企業及裝備供應商等各方力量,共同探討和解析水泥行業設備更新與綠色升級的實踐路徑,推動行業向更高能效、更綠色環保的未來邁進。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