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射頻技術在混凝土預制構件企業生產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1 裝配式建筑發展現狀
在國家政策引導下,各地區也紛紛出臺獎勵性政策。北京計劃用3年時間實現裝配式住宅試點項目達100萬m2,2013 年全市住宅產業化實現100萬m2以上,并對采用裝配式結構的開發商獎勵3% 的建筑面積;上海出臺的法規指出整體裝配式住宅示范項目,對預制裝配率達到25% 及以上的,補貼100 元/m2;河北、安徽、重慶等省市通過規劃產業化住宅面積和比例推廣建筑產業化。
大規模的建造裝配式住宅將需要大量的預制構件,預制構件廠和施工現場對構件的管理都需要更有效的方法來對構件的生產過程,運輸過程,安裝過程的進行管理。
2 RFID技術
RFID即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是一種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其利用無線射頻信號的電磁感應或電磁傳播的空間稱合實現對被標識物體的自動識別。RFID系統因應用不同,其組成也會有所不同,建筑中用的FRID系統主要由射頻標簽、讀寫器、FRID中間件、應用系統軟件4部分組成。給每個標簽一個編碼,這個編碼是唯一性的,這個編碼代表這個構件的身份,如同人的身份證編號一樣。應用時,射頻標簽被放入構件內部;利用讀寫器是對射頻標簽進行信息讀寫,兩者之間不用直接接觸,進而完成對標簽存儲的數據的獲取。然后將這些信息傳給中間件和應用系統軟件實現了信息的解碼、識別和管理。
3 RFID在裝配式建筑構件生產管理的模式
一個項目的構件有上萬個,構件廠會制定生產的進度計劃可是在工程項目的實際實施過程中,由于各種不確定原因的影響,常常使工程項目實際的施工進度與計劃的施工進度產生偏差。如果這種偏差得不到及時的調整和糾正,必然會對項目施工進度目標的完成造成很大的影響。造成工期延誤,構件生產過多,資源的嚴重浪費。并且裝配式住宅的預制構件都是體積大,重量很沉,不易搬運的混凝土塊,放在庫房不易查找,且部分外形尺寸接近很難分辨,要想準確無誤的識別每一個構件,保障生產計劃準確完成,構件準確及時運送到施工現場成,利用RFID進行管理。
3.1 電子標簽制作
電子標簽如果在構件表明就容易在運輸和施工過程中的對被破壞,為了避免被破壞將電子標簽植入混凝土中。這樣也使得電子標簽的使用環境非常惡劣,鋼筋對射頻信號有一定的干擾性,標簽在混凝土的埋入隨深度增加而讀取衰減,蒸汽養護時混凝土預制構件內部溫度可能會達到50~60℃,也對RFID系統的使用產生影響,還有標簽要防水。只有選擇了合適的電子標簽才能很好的進行讀取信息、識別構件、信息管理等等工作。
高頻標簽的讀取距離在普通環境下可以滿足工作的需要,但是植入混凝土中之后讀取距離衰減非常大,而且對數據讀取的穩定性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所以就使用超高頻標簽。對在無封裝標簽和兩層封裝的標簽讀取距離衰減比較大,一層封裝的標簽讀取距離衰減比較小。普通的標簽衰減大,防水標簽和抗金屬標簽讀取距離比較大,而且數據讀取的穩定性較好。因此最適用于預制混凝土構件識別和信息管理的是超高頻標簽、有一層封裝的標簽、防水抗金屬的標簽。
3.2 構件編碼命名
構件編碼體系采用的是五層十六位的編碼體系,具體見表1.1.
表1.1 構件編碼體系格式
構件代碼 構件編號 項目代碼 位置屬性 數量編號
字母 數字 字母 數字 數字
X1 X2 X3 Y1 Y2 Y3 X4 X5 X6 Y4 Y5Y6 Y7 Y8 Y9 Y10
(1)X1 X2 X3,位于編碼的第一位到第三位,采用大寫的英文字母,表示項目中某一預制構件實體。命名時參照《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中構件的編號代碼表示.如果預制構件拼音的首字母只有兩個字符,則X3位用0代替。
(2)Y1 Y2 Y3,位于編碼的第四位到第六位,采用阿拉伯數字表示,用以表示構件在構件庫中編號,建立構件庫每種構件由001開始命名。
(3)X4 X5 X6,位于編碼的第七位到第九位,采用大寫英文字母,用以表示工程項目的代碼,相互獨立的不同項目。可以取項目名的首字母。
(4)Y4Y5 Y6Y7,位于編碼第十到第十三位,用阿拉伯數字表示,表示構件所處位置,指預制構件所在羨慕的樓號和層數。如0101為一號樓一層
(5)Y8 Y9Y10,位于編碼第十四位到第十六位,用阿拉伯數字表示,表示擁有相同功能、相同屬性構件在這棟樓的的數量編號。
混凝土預制構件編碼體系隨著項目類型和構件形式的不同是可以進一步進行優化的。但是不管怎么優化一定要做到唯一性。
3.3 RFID在預制廠管理模式
將生產的全部任務輸入RFID的管理信息系統。構件廠與施工單位進行溝通確定施工進度計劃,預制廠就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任務要求和施工進度計劃的總體考慮作出生產進度計劃。根據生產計劃完成每天的構件數量,減少了生產的錯誤。這樣即可以滿足施工現場需要,又不會造成大量的庫房堆積。
在RFID管理信息系統中建立倉庫的地形圖,在入庫時將構件所放位置輸入到基于RFID管理信息系統,通過此系統,管理人員可以不必到現場就可以知道構件的倉儲情況,不用經常到倉庫盤點倉。通過這個倉儲管理系統,管理人員可以合理的安排生產進度,避免造成生產不足或是生產過量的問題。這樣在構件出貨時可以容易的找到。
3.4 RFID在施工現場管理模式
將在倉庫的管理方法用在施工現場。預制構件運輸到現場后,先通過RFID的管理信息系統核對信息,然后將構件送到吊裝位置放置,準備吊裝。流程圖這樣做可以做到要安裝一個構件就進現場一個構件,這樣可以減少在施工現在的二次搬運,減少人力物力的浪費。也不需要占用施工現場的庫房。對于一些庫房緊張的施工現場解決了很大的問題,這樣節約了施工現在的庫房管理人員,和構件的存放費用。
4 結語
現在國內正新興BIM技術,如果將BIM與RFID的信息技術系統結合將更有利于對裝配式建筑的構件的管理。使工程各階段、各參與方能夠及時進行工程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對推進我國的建筑信息化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焦安亮,張鵬,李永輝,張東海.我國住宅工業化發展綜述[J].施工技術,2013,5(2).
[2] 吳永樣.射頻識別(RFID)技術研究現狀及發展展望[J].微計算機信息,2006,11(2).
[3] 康東,石喜勤等.射頻識別(RFID)核心技術與典型應用開發案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
編輯:王欣欣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