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主管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部門理應出面調解
據有關報道,天元錳業以名譽權侵害理由起訴中國水泥協會訴訟案件將于2014年3月31日,在寧夏中寧縣人民法院開庭。起訴的導火線是中國水泥協會在2013年10月25日給工信部上報《關于寧夏天元錳業以利用工業錳渣利用的名義違規新上水泥項目》的報告。這起訴訟案件引起了水泥行業和社會媒體的高度關注,無論訴訟的結果如何,其意義已遠遠超出訴訟的本身。
此案件的真正的導火線似應歸結到“錳渣”。在此,我們不得不要提及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公布的“2014年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工作要點”。該工作要點比較全面詳細,單從形式上看,似強于原材料司的2014年建材行業工作重點。節能與綜合利用工作要點第六大項為繼續推進工業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該大項又細化為三個子項,其中第二個子項為加強資源綜合利用試點示范。中間提到“重點推進赤泥、磷石膏、電解錳渣等難利用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在這里可看出,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將電解錳渣定性為難利用大宗工業固體廢物,要重點推進之。
國家對工業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工作十分重視。早在2011年國務院下發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中要求,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綜合利用。推動煤矸石、粉煤灰、工業副產石膏、冶煉和化工廢渣、建筑和道路廢棄物綜合利用,大力發展利廢新型建筑材料。廢棄物實現就地消化,減少轉移。到2015年,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2%以上。同年,國務院下發的《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中明確,要加強重點領域環境風險防控,其內容之一就是推進固體廢物安全處理處置,包含要求加大工業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力度。完善鼓勵工業固體廢物利用和處置的優惠政策,強化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和處置技術開發,加強煤矸石、粉煤灰、工業副產石膏、冶煉和化工廢渣等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的污染防治,到2015年,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2%。
說廢物是資源,只是現在放錯了地方很是輕巧容易,也不會“腰疼”。真要到利用節骨眼上,勢必有一大堆問題等著要去解決,需跨越一道道坎。俗話說“萬事起始難”,有了3~5%(利用),就會有以后的13~15%、23~25%……。這里我們也不得不要提一下同樣發生在寧夏的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資源化綜合利用的另一件事。
2012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和原材料工業司聯合在寧夏石嘴山召開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工業廢棄物生產水泥熟料新技術現場交流會。交流會內容是石嘴山惠磊建材有限公司針對石嘴山當地積存大量各種工業固體廢棄物現狀在石灰石資源短缺地區,幾乎全部利用當地工業廢渣和廢液,年產質量性能合格的硅酸鹽水泥熟料近100萬噸,協同處置消納工業廢渣160多萬噸。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未經治理排放濃度就可分別低于200mg/m3、50mg/m3。由于利用當地工業廢渣和廢液,采用了預制料球煅燒方式較為合理。從工藝角度或立波爾窯,或機立窯。由于窯徑3米及以下水泥機立窯、立波爾窯屬產業政策淘汰類工藝裝備,這就用了大肚徑的JT窯,并被定義為“新型半干法JT窯”。盡管該定義遭到業內詬病,但在國家政策允許范圍內,水泥企業探索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和處置技術開發的精神值得鼓勵。據了解,在該企業生產許可證在有效期滿后,也費了些周章有關機構才得以批準了該企業生產許可證延續申請。
對于錳渣利用也必然會有一大堆難題需要去攻克。水泥業內應該以開放之胸懷,歡迎和支持業外研發運用水泥生產工藝處置工業固體廢棄物。從搞水泥專業角度來說,業內人士也許走過的(水泥)橋比業外人士走過的(水泥)路還要多,但這更要發揮自己的長處,與業外一起同心開發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的新技術。值得贊賞的是,從2月15日天元錳業就錳渣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召開新聞發布會的報道看,水泥行業內天津水泥設計院、合肥水泥院都有參與了這一開發項目。至于現行國家標準中還沒有列入,不應斷定成為“不成立”而不能進行探索的充分理由。
對于項目違不違規清理,已有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文件。文件規定明確了對建成違規產能該如何全面清理整頓。即應由寧夏自治區人民政府依據行政許可法、土地管理法、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以及能源消耗總量控制指標、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行業規范和準入條件、環保標準等要求,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建成違規項目進行全面清理,提出整頓方案并向社會公示后,報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等部門備案。
打官司也是要消耗資源和有成本的,對簿公堂徹底撕破臉面也不是什么好事。斗膽建議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站出來做回“老娘舅”(借用東方衛視一檔節目名稱,滬語,意指和事佬),出面調解雙方矛盾。既然雙方都有著更好地推進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的共同愿望,對冶煉產業來說解決了廢物堆積的后顧之憂,對水泥行業來說又多了一個打造為環保產業的籌碼,有著調解的基礎,而這又恰恰是主管部門的工作目標,因此,調解還是有比較成功的可能。畢竟和為貴,和氣生財嘛!
相關鏈接:非要“鬧”上法庭不可?
編輯:余樂樂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