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筆網購支付或不得超5000元 “寶寶”變屌絲
3月17日,第三方支付企業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央行對限定個人支付賬戶轉賬額度征求意見結束,其中最核心的內容,是對個人支付賬戶的轉賬、消費額度設限,超過限額的要通過銀行賬戶辦理。
有業內人士稱,第三方支付面臨四面楚歌的境地,而消費者也極有可能被“殃及池魚”。
據記者了解,日前,央行向第三方支付企業下發的《意見稿》規定:個人單筆消費不得超過5000元,月累計不能超過1萬元;個人支付賬戶轉賬單筆不超過1000元,年累計不能超過1萬元;超過限額的,應通過客戶的銀行賬戶辦理。
此外,轉入資金只能用于消費和轉賬轉出,不得向銀行賬戶回提。
不過有業內人士分析,“現在下發的這個,仍是在征求意見,目前并不能確定最終稿是什么樣。”
不過,第三方支付企業透露,他們已將收集的意見上報至央行,這意味著該政策在不久之后可能就會實施。“一旦執行,對各方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該人士表示。
影響網民
購買大件物品不方便
一年累計購買額度不能超過1萬元的條款將使數目更為龐大的淘寶用戶,遭遇額度受限的制約。“家裝、大家電、高端手機,隨便買兩樣就超過5000元了,‘雙11’一天的消費就超過1萬了,如果限額5000元的話,對消費者來說極其不方便。”網購達人楊小姐說。
網店店主
支付寶交易或將換網銀
“一年累計轉賬不能超過1萬元?那網店都得關門了。”在淘寶網上經營男裝的張曉娥有些不敢相信。“大家都已經習慣了用支付寶交易,如果又要用回網銀,真有點開歷史倒車的感覺。”
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央行還留了一道口子,即“超過限額的,應通過客戶的銀行賬戶辦理”,但“通過銀行賬戶辦理”包括哪些形式目前還不得而知。
第三方支付企業
互聯網金融產品變“屌絲”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若這些條款落實,對第三方支付企業也是致命性的打擊。互聯網理財寶的轉入轉出將受到較大的限制。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認為,如果該草案內容成為現實,互聯網金融產品將會徹底“屌絲化”。第三方支付企業代表支付寶公關部的張雨花回應稱,上述提及的條款還只是征求意見稿,沒有任何實際意義,支付寶和余額寶的使用一切正常。
聲音
銀行陸續出臺轉賬限額政策
“如果這個累計限額屬實,對日益活躍的網絡消費來說有些偏低。”一家商業銀行長沙分行的網絡銀行部負責人表示,對于銀行轉賬到第三方支付的限制,最近各家銀行都根據自身的情況出臺了相關政策。如果未來央行對此進行統一要求,那很可能是出于風險防范的考慮。
記者手記
治理不能一“限”了之
因為便捷、實惠,第三方支付除了方便網購之外,水電煤氣繳費的生活支出也涵蓋在內。它的風生水起,顯然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在今年的兩會諸多意見中,打破銀行業壟斷,通過競爭讓利于民,得到了大多數代表委員的肯定。此番對第三方支付管理征求意見若實施,卻讓“限制”成為關鍵詞,讓廣大消費者遭遇損失,這與市場的選擇無異于背道而馳。
所以,政府對于包括第三方支付之內的互聯網金融創新的管理,應該以金融消費者為中心,重構金融監管和法律規范,建立協調監管機制,形成多元共存、共同互補的新金融秩序。
編輯:余樂樂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