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實行環境信息公開很有必要
半個來月,兩條絕然不同的消息。一條是“網曝華盛天涯水泥廠污染 副縣長批示核實調查”;另一條是“網曝澄邁天涯水泥廠污染環境 經查污染物達標排放”。
說華盛天涯水泥廠污染是稱,為降低成本,水泥廠環保設施經常不開,造成當地環境污染嚴重。說經查污染物達標排放是指,經查,位于澄邁老城的華盛天涯水泥廠采用行業最先進生產工藝和技術,所采用的除塵設施也是行業最先進的。全廠有105個袋式除塵裝置,分布在各條生產線周圍。除塵器在生產過程中處于運行狀態,只有在停產期間才停止運行。在水泥廠廠區內,由專門的清潔工使用噴水清掃車對廠區進行清理,該企業外排的粉塵是達標的。
社會公眾對環境保護的關注是理所當然的,現在縣國土環境資源局也站出來將調查核實結果公布,并稱,2013年度,澄邁縣國土環境資源局在對開發區企業環評監管過程中,監督性監測結果和在線監控結果表明,各企業排放的廢氣沒有超標排放現象。澄邁縣空氣質量均達到國家一級標準以上。當今有如此好的空氣質量現實,著實會令國人羨慕不已。
似乎這一網曝華盛天涯水泥廠環保事件已圓滿收場,皆大歡喜。仔細想來,既然華盛天涯水泥很規矩,卻被網民舉報到縣政府,再由縣“太爺”下令核實調查。縣國土環境資源局接獲“手諭”,出動縣國土環境資源大隊實地調查,不到三周時間,形成結論,經媒體展示。不能不說縣政府對公眾反映的環保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動用了行政資源進行核實。但如果當地環保部門和企業能主動公開新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企業污染物排放、治污設施運行情況等環境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的話,恐也不會這么折騰一番。
由此看來,國務院去年下發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中要求“實行環境信息公開”是很有必要的。《行動計劃》要求,各級環保部門和企業要主動公開新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企業污染物排放、治污設施運行情況等環境信息,接受社會監督。涉及群眾利益的建設項目,應充分聽取公眾意見。建立重污染行業企業環境信息強制公開制度。《行動計劃》要求,明確政府企業和社會的責任。要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大氣環境質量負總責,要根據國家的總體部署及控制目標,制定本地區的實施細則,確定工作重點任務和年度控制指標,完善政策措施,并向社會公開。
因此,當地政府和華盛天涯水泥廠應該從這一環保事件中總結經驗,切實按照《行動計劃》的要求實行環境信息公開。從今年3月1日起實施環境保護部會同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制定的《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辦法(試行)》。企業環境信用評價是環保部門根據企業環境行為信息,按照規定的指標、方法和程序,對企業環境行為進行信用評價,確定信用等級,并向社會公開,供公眾監督和有關部門、機構及組織應用的環境管理手段。企業的環境信用分為環保誠信企業、環保良好企業、環保警示企業、環保不良企業四個等級。按照這一辦法規定,企業環境行為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遵守環保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環境標準和履行環保社會責任等方面的表現。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內容,包括污染防治、生態保護、環境管理、社會監督四個方面。如果建立了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如果華盛天涯水泥廠得到環保誠信企業或環保良好企業的評價,加上環境信息的公開,也許就不會有此次網曝華盛天涯水泥廠環保事件發生。
報道還提及,從澄邁縣國土局獲悉,老城經濟開發區已編制了區域環評,嚴格控制入駐企業的環境準入門檻。當前老城開發區新入駐企業均已按要求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對原有的老企業也要求進行技改,淘汰其落后產能。《行動計劃》要求(各地)嚴格節能環保準入,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并提出,結合化解過剩產能、節能減排和企業兼并重組,有序推進位于城市主城區的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冶煉、水泥、平板玻璃等重污染企業環保搬遷、改造,到2017年基本完成。華盛天涯水泥廠也應該主動與當地政府溝通,充分了解當地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的動向,以能及早主動應對。
編輯:劉冰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