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集團“呼蓄電站”國產抗低溫混凝土技術挑戰世界之最
長江三峽集團3月5日發布消息,其呼和浩特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破冰后,初期運行效果顯著。尤其是破冰露出的瀝青混凝土面板經歷了室外攝氏零下40多度的考驗依舊完好無損,這意味著國產抗低溫混凝土技術已達世界頂尖水平。
據三峽集團介紹,這種瀝青混凝土面板,是國內最新研制的抗低溫混凝土技術,它的凍斷溫度平均值為-46℃,這是世界抗低溫混凝土能夠承受的最高值。
目前資料表明,國外1979年建成的奧地利Oscheniksee瀝青混凝土面板運行中曾經歷-35℃的低溫。國內已建成的山西西龍池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最低氣溫是-34.5℃,其采用的施工材料為改性瀝青混凝土,這種材質的抗凍斷溫度為-39.4℃。但呼和浩特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氣候條件嚴酷,冬季寒冷,最低氣溫為-41.8℃,在這一溫度下修建抽水蓄能電站蓄水庫的瀝青混凝土襯砌,國內外均無先例,其溫度之低堪稱世界之最。
為了滿足面板的低溫抗裂和防滲效果,三峽集團委托設計、科研單位經過了多次的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試驗研究,最終采用了經過技術改造的國產產品—盤錦5號改性瀝青混凝土。在這之前,很多抗低溫瀝青混凝土是由國外進口,一些關鍵技術、關鍵原材料還完全依賴于國外。過去為了購置適合工程的瀝青混凝土,往往需要花費巨額資金。
三峽集團的水電專家稱,這一在抗低溫瀝青混凝土技術上的成功探索和經驗,對我國水電工程混凝土國產化將產生深遠影響。
編輯:劉冰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