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鴻強:一個攪拌站 四種無形效益
圖為整潔有序的新鴻強混凝土項目攪拌站外景。
最近,記者來到廣西新鴻強混凝土有限公司采訪,只見第一期混凝土生產線項目生產大樓下,一輛罐車正在灌裝混凝土,一輛在一旁等候,還有一輛正在出口處等候質檢檢測。
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水泥、砂石,這里卻沒有粉塵、沒有隆隆的攪拌聲。干凈、繁忙、有序,這是新鴻強混凝土項目給記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廣西新鴻強混凝土有限公司位于桂平市長安工業園區。年產100萬立方米的新鴻強混凝土生產項目由廣西高強建筑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投資2億元,于2013年5月進駐園區,同年12月竣工試產。一個攪拌站的建成,帶來了四種無形效益。
“預拌商品混凝土的特點首先是環保。”該公司負責人夏建民說,預拌商品混凝土在密封的攪拌機里進行,并通過密封的管道輸送到罐車內,這個過程完全看不到混凝土物料暴露在外。
“所有的粉狀物料從上料、配料、計量、投料到攪拌出料都在密封環境下進行。”夏建民介紹,密封狀態的作業避免了粉塵污染,又不產生噪音,對環境是一種保護。環保,是預制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帶來的一種無形效益。
“所有出場的商品混凝土都有據可查,質量有保障。”夏建民介紹,廣西新鴻強混凝土有限公司有獨立的實驗室,配方經自治區住建廳許可,配比科學。該項目的商品混凝土還通過了ISO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有資質、有能力實現質量保障。
所有混凝土都必須經過嚴格審查,才能進入市場。預拌商品混凝土進入工地的,都安排技術人員跟蹤,并進行同等條件養護,一旦發現問題,都能及時解決,都能追根溯源。質量有保障就是一種無形效益,中鐵十七局、中鐵二十五局都與該公司達成合作,采購混凝土。
“從一立方米起售,既搞批發也搞零售,客戶從我們這里零買混凝土,我們一樣送貨上門。”夏建民說,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人們對混凝土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自制混凝土施工在村鎮居民自建房屋中越來越少見了。
過去,人們建房、施工主要使用自制混凝土。自制混凝土從生產到澆筑帶來的運輸、人工操作等支出,導致成本偏高。商品混凝土在成本上降低了人們的建筑支出。這又是一種無形效益。
還有一種效益不可忽視。該項目占地125畝,卻有年產100萬立方米的產能,銷售覆蓋半徑25公里以內,可以為桂平市區、長安工業園提供混凝土。占地不大,效益不小。
節約土地,本身就是一種無形效益。2015年,該公司將繼續在這125畝土地上建成3條生產線項目,建成貴港最大的預拌商品混凝土項目,安排就業600多人,讓更多本地居民能夠在家門口就業。
編輯:劉冰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