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條高效節能鎳鉻鐵合金渣與水泥集成粉磨示范線運行良好
湖北大學天沭新能源材料工業研究設計院繼我國首條最大規模高效節能礦渣微粉示范生產線在河南安陽、“綠色生態礦粉與水泥共性集成粉磨”示范生產線在山東順興(磨機Φ3.2×13m)和山東泉頭(磨機Φ4.2×13m)取得全面成功后,自主研發和獨立設計的又一示范生產線-高效節能鎳鉻鐵合金渣微粉與水泥集成粉磨生產線自2013年12月在北海誠鋼礦業有限公司投產之后,至今一直運行良好,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豐碩成果。北海誠鋼礦業有限公司以湖北大學天沭新能源材料工業研究設計院為其提供先進技術支撐共建設三條(磨機Φ3.2×13m)高效節能鎳鉻鐵合金渣微粉與水泥集成粉磨生產線。單條生產線粉磨鎳鉻鐵合金渣微粉時,產量臺時達到65t/h,年產量高達48萬噸,電耗40~46kWh/t,比表面積>420m2/kg,產品品質均已達到國家S105、S95、S75各等級技術指標要求;粉磨水泥時,產量臺時達120噸,年產量高達90萬噸,比表面積>370m2/kg,電耗≤32kWh/t;廠界環境和敏感點噪聲排放:晝間50dB,夜間40dB。企業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十分明顯。
鎳作為不銹鋼的必須合金元素,是以鎳鉻合金為載體加入到不銹鋼生產中,鎳鉻鐵合金渣是不銹鋼工業化生產中排出的一種工業固體廢渣。鎳鉻鐵合金渣除含有SiO2、CaO、Al2O3、Fe2O3外,還含有各類金屬,如鐵、鎳、鉻等。其雖屬礦渣范疇,但是由于冷卻效果、金屬含量、化學組成等原因,導致其易磨性差、活性低,綜合利用率遠低于普通礦渣,成為鎳鉻鐵合金渣再生資源開發利用的主要瓶頸。隨著不銹鋼行業的迅猛發展,鎳鉻鐵合金渣的排放量急劇加大。由于沒有得到充分應用,只能大量堆積占用土地,給周邊生態環境造成很大危害。
因此,鎳鉻鐵合金渣等工業廢渣的綜合利用一直受到國家高度重視。2010年7月23日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6部委聯合發布《中國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政策大綱》,共提出包括鎳鉻鐵合金渣在內的257項具體開發技術。如經開發,鎳鉻鐵合金渣這一再生資源可在建工、建材、水利、海防等部門得到廣泛應用,生產企業并可享受到資源綜合利用現行稅收政策的優惠。
為此,湖北大學天沭新能源材料工業研究設計院針對受冶煉工藝、鋼種、水淬效果等因素影響的不同鎳鉻鐵合金渣特性,利用高校產學研重點資助項目“高效節能鎳鉻鐵合金渣微粉與水泥集成粉磨關鍵技術”,深入開展了對鎳鉻鐵合金渣顆粒形貌、顆粒級配性能優化與活性激發的研究,以及鎳鉻鐵合金渣對水泥體系力學性能、水泥體系物理性能、水泥體系漿體水化和水泥體系強度等方面影響的試驗和分析,研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鎳鉻鐵合金渣微粉循環遞減分級改性共性激發的創新工藝”。攻克了鎳鉻鐵合金渣微粉顆粒形貌及顆粒級配趨于合理,粉體顆粒特性與表面能、機械能及化學能優化匹配循環遞減共性激發等關鍵共性技術難題,實現了改善鎳鉻鐵合金渣微粉資源化開發利用特性,突破了對鎳鉻鐵合金渣微粉在水泥、商混生產中質量限制的技術瓶頸,使其成為一種綠色生態高活性、高摻量的輔助膠凝材料。在應用于大體積混凝土時具有抗硫酸鹽、抗腐蝕性能,可提高混凝土工作性能及抗氯離子擴散能力,能廣泛應用于建工、建材、水利、海防工程等。
編輯:姜立東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