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持金:中建材發展模式入選哈佛教材
7月5日,南方水泥有限公司2011年上半年工作會議在浙江桐鄉召開,泛太平洋管理咨詢公司董事長、中國建材獨立監事劉持金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分享中國建材集團以及南方水泥公司的成功發展經驗所得到國際國內認可的情況。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朋友:
很高興跟大家分享中國建材集團以及南方水泥公司的成功發展經驗所得到國際國內認可的情況。
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經過歷時2年半的追蹤研究,于今年5月23日完成《中國建材集團推動中國產業發展》的案例,我想引申一下這個案例對其他中央企業的借鑒意義。這個案例共25頁,引用大量數字說明文中內容,包含6大部分,從公司簡介到國內水泥產業結構的演變、中國建材集團聯合重組的戰略方法和執行手段、企業文化的構造以及全國擴張策略的實施等。
本案例將成為今年9月份哈佛大學商學院戰略管理、總經理管理等課程的標準化教材之一。根據現在已經拿到的案例,還包括了中建材集團在南方重組的“六步法”,以及南方水泥“三五”原則等。當然,從集團公司的角度,“六步法”以及我們在如何吸納不同形態的社會資本和股權結構納入到央企的結構中來,本案例也大量引用了宋志平主席的很多經典思想。值得一提的是,案例中用豐富的數據對宋總領導的中國建材和曹總領導的南方水泥建立起的獨特競爭力給予了高度評價。作者鮑爾教授指出,中國建材的成功案例對全球商業領袖和商學院的學生將是一份寶貴的管理知識財富和管理實踐的創新。
哈佛案例僅僅是一個開端,它引發我們對目前央企在中國經濟增長模式轉型過程中發揮的作用、角色是什么的思考。
央企應當如何探索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大家都在積極探索。尤其國務院從去年開始頒發了36條,允許社會資本進入中央企業以來,我們在實施上有很多障礙。包括江浙一帶民營企業的發展不斷遭遇新的挑戰,央企作為共和國的長子,它的社會責任應該如何體現?我想靠壟斷經營已經不可能取得雙贏。宋志平董事長領導下的中國建材集團給出了非常響亮的一個答案,也給出了一個創新的理念,那就是“央企市營”。這對于央企的發展戰略提出了很好的借鑒意義。比如在央企中吸納社會資本,既保持了央企國有制的屬性,同時又允許市場化經營體制的存在。比如聘用職業經理人等。
從長遠看,“央企市營”的概念提出對于央企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大企業帶動小企業的發展也是央企建造和諧社會、帶動整個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社會責任,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外包、服務的機會。
最后,央企市營也建立了一個管控模式,央企從做大做強到做強做優。我堅信,建材集團以及南方水泥的發展經驗,一定會成為國內持續發展的典范。
用歷史的眼光來看今天,我相信,它能對中國企業改變發展模式,建立全球競爭力探索出一條意義深遠的道路。
謝謝大家!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xy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