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業兼并重組加碼 前十企業2015年集中度達45%
中國水泥協會日前聯合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印發了《水泥行業推進兼并重組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提出目標,到“十二五”末,我國水泥行業市場集中度指標應有快速提高,其中,國內前十大水泥生產企業(集團)的水泥產品的市場集中度達到45%以上。
《意見》還提出,到“十二五”末,全國培育出5-10家產能過億噸,礦山、骨料、商品混凝土、水泥基材料制品等產業鏈完整,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強的企業集團;全國有20個省市自治區內的前4家大水泥企業的區域市場集中度達到60%以上。到2020年全國的前十家企業(集團)的市場集中度達到80%左右。
據了解,前述目標較去年多個部委聯合發文提出的目標,出現明顯加碼。去年工信部等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重點行業企業兼并重組的指導意見》對水泥行業提出目標,“到2015年,前10家水泥企業產業集中度達到35%,形成3-4家熟料產能1億噸以上,礦山、骨料、商品混凝土、水泥基材料制品等產業鏈完整,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強的建材企業集團”。
水泥行業分析師盧寧對此表示,《意見》是在部委文件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細化。近年來水泥行業兼并重組速度加快,2012年前十家水泥企業熟料產能的市場占有率達50.8%,2013年則上升為51.6%,“熟料作為水泥最重要的原料,控制熟料意味著在水泥市場的話語權也會加大”。
盧寧指出,按照目前企業兼并重組以及國家淘汰落后的進程,《意見》提出到“十二五”末前十大水泥企業水泥產品市場集中度達到45%的目標,“實現難度不大”。
《意見》指出,我國水泥行業目前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產能嚴重過剩,相當一部分企業節能減排不達標,相當一部分企業經濟效益低于銀行利率。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規模以上水泥生產企業3491家,平均產能規模約90萬噸;而美國有39家水泥公司,平均規模為210萬噸。
《意見》表示,通過推進兼并重組,促進一批大企業集團有效兼并重組一大批中小企業,在自身規模壯大的同時,使產業集中度有明顯的大幅度提高,淘汰落后產能步伐加快提速,現有存量資產的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節能減排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
盧寧指出,去年水泥行業利潤創下歷史第二高位,利潤的提升除了需求增長外,去年三季度至年底的價格上漲是主要因素,而價格上漲正與企業話語權加大有密切關系。
數據顯示,去年水泥行業實現利潤766億元,同比增長16.43%,僅次于2011年,為歷史第二高位年。
值得說明的是,《意見》提出,水泥行業兼并重組要突破體制障礙,用市場機制牽引兼并重組,如“積極配合和推動政府消除跨地區兼并重組的政策障礙,爭取取消地區性封鎖的種種限制性的政策規定,確保所有的企業同樣受到經濟法律保護、同等承擔社會責任、同等使用和享用生產要素和政策,用公平的法則鼓勵企業競爭。尤其要推動清理廢除地方政府制定的在土地、資源、稅收、電價等方面有損公平競爭的地方性政策規定,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編輯:余樂樂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