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中小水泥商砼企業如何化危為機?
2014年初,水泥混凝土建材行業管理咨詢專家馮晨暉的一篇題為《1314,沒有一生一世,只有要生要死》的文章引起了業內關注。馮晨暉預判,2014將會成為決定中小水泥混凝土企業生死的年份?,F金斷流,隨時會威脅著不少企業的生命,在惡劣的環境下,活下來才是硬道理!
那么,決定生死的年份為何是2014年?哪些企業會活下來?怎樣才能活得更好更久?
中小水泥商砼企業面臨多重困境
用馮晨暉的話來說,對于中小水泥商砼企業,不是今年才難,是一直都很難,而2014年,或許是積累的各種困境的集中爆發。
首先,從產業政策來說,目前國家產業轉型的重心不是混凝土行業,而銀行資本一貫跟著產業政策流動,令大量墊資的水泥混凝土企業現金流更緊張。對于市場競爭能力弱的中小水泥商混企業而言,獲得銀行資本支持的難度進一步加大。而民間借貸,則令那些營運能力不足的企業雪上加霜,利潤甚至都還了高利貸。
其次,近兩年無論是水泥還是混凝土行業,大集團并購逐漸趨于理性。據馮晨暉了解,某大型水泥商砼集團在2013年全年,明顯放慢了并購腳步,而是將重心轉入管理整合。很顯然,大規模并購攪拌站的日子已經過去,企業想要通過被高價并購而退出市場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與此相反,對于資金實力強,與銀行關系“鐵”的上市公司來說,2014年則可能煥發勃勃生機。如中建集團旗下的西部建設,受益于未來國家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向西部地區傾斜的同時,在整合中建商混和中建集團旗下的一大批商混企業之后,市場占有率迅速提升。又如,上市混凝土企業海南瑞澤,2013年12月實施走出去戰略,9000萬收購金崗水泥20%股權,使公司快速進入水泥生產與銷售領域,打造完善的產業鏈,進一步降低公司原材料采購成本,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未來前景看好。
探索生存之道需多方下功夫
“大浪淘沙,存活下來的將是那些資金實力較強,或融資能力較強,或精細化管理能力較強的企業”,馮晨暉說。未來的市場競爭更是產業鏈的競爭,石灰石礦山、水泥、商混、砂石骨料、商用砂漿、外加劑……任何一部分都是提升產業鏈競爭的關鍵。
從產業鏈完備性的角度考慮,馮晨暉認為,海螺水泥等對于商混板塊的觀望不會太久。如果繼續堅持不進入商品混凝土,顯然,隨著各大水泥企業在商混板塊的進一步并購整合,海螺水泥將會面臨產業鏈不完備的風險?!澳壳昂B萏幱谟^望狀態的原因,或許還是在試探水深水淺,最終要不要進入,取決于別人進入對自己的影響程度”。馮晨暉說。
而對于存活下來的中小企業,如果不計劃依附大型企業,則需要在提升自身競爭力上下功夫,立足精細化管理,深化產業鏈布局。無論是水泥企業還是混凝土企業,都要從戰略的角度思考問題,眼睛不能只盯著自己,應該關注客戶、關注區域和行業。眾所周知,混凝土行業是一個進入門檻低、管理相對粗放、市場集中度不高的行業。雖然以中國建材、華潤、冀東等為代表的一批水泥企業在混凝土行業里大量進行并購整合,但總體而言市場仍然比較分散。企業須下功夫改變過去粗放管理的習慣,提升管理團隊的管理水平,適時進行產業鏈布局,提升自身的抗風險能力。
編者注:中國水泥網將于2014年3月12日-13日在杭州舉辦“2014第三屆中國水泥網年會”。年會由通達耐火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芬蘭鋼鐵羅奇中國協辦,屆時與會專家們會就“水泥上下游產業(骨料、商混、干粉砂漿、水泥制品)”進行分析,年會還將特邀行業領導、北大宏觀經濟學家、行業知名經濟專家、資本市場研究分析師、水泥行業百強企業,就產業政策、宏觀經濟環境、行業發展機遇、產業整合等熱點做深入解析與探討,敬請關注!
編輯:張曉燁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