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商砼武侯站2013年發展回眸:品質保障 價值創造
全年混凝土產量、利潤分別為企業責任指標的127%和183.2%,并分別為上年的145.1%與228.6%,這一長串傲人的實際數據,既是中建商砼成都公司武侯站2013年的完美答卷,更是對該站2011至2012兩年“中不溜”水準經濟效益局面的華麗轉身。
以品質提升服務和效益
2013年,武侯站全年混凝土試塊抽樣合格率達到98%,混凝土強度合格率100%,質量策劃、商務策劃率100%,全年質量爭議索賠為零,確保了成都龍湖中心、金瀾苑、佳兆業、地鐵4號線等一大批重點工程項目的連續施工,尤其在大慈寺施工期間,C40混凝土超過8萬方混凝土的全程泵送,首次在成都地區開創了未出現一次堵管和投訴的先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站于當年10月份,創下了全國同類攪拌站月產混凝土新高(10.16萬方),并實現了單方混凝土盈利躍上整個中建商砼40多個攪拌站的前茅。
將“念經 抓手 入腦”的安全舉措落實到位
一切指標與業績的取得都須臾離不開安全工作的強有力保障。在武侯站,2013全年無任何B級及其以上安全事故的難能可貴成效絕對有賴于“念經 抓手 入腦 ”的安全理念與措施,在全員、全環節、全過程的落實到位。即該站制度宣貫、觀念灌輸的經念在嘴里不停歇;措施落實、專項檢查抓在手里不放松;安全意識、安全氛圍不融入人腦不罷休。
站領導化身“務實常站”的班子
武侯站平均年齡29歲的領導班子成員,全都懷抱著堅定的信念:領導班子不愧是“務實常站”的班子--多站、多戰、少坐、少作。即多深入廠站與施工現場,多與一線員工并肩奮戰,少坐辦公室,少作秀。刁銀成站長變成了50個星期有47周的“5+2 ”和“白加黑”的先進典型;張艷書記成長為創新員工“網格式管理”并施展巾幗不讓須眉的崗位能手;姚曉虎站長助理和副總工程師李科研,硬是頂著39.度的高燒與胃病的疼痛頑強地堅持在施工生產技術第一線,足足36個小時。
環境艱苦、人員緊缺下崛起的武侯站
武侯站是公司于2009年收購的站點,4年前的這個攪拌站不但包括管理文化在內的軟件水平還是連同攪拌樓與機械設備在內的各個硬件環境條件,都是相當地殘缺、陳舊、落后與艱苦的。與此同時,該站的員工人數在全年生產任務尤其是在下半年極其繁忙的情況下仍然與上年持平。就是在這雙重的困難、艱苦、緊張的環境條件下,2013年,武侯站自我加壓、砥礪前行、堅忍不拔、勵精圖治,一步一個腳印。不但全面、大幅地超額完成企業下達的各項經濟指標與工作目標,而且沒有流失一名新老員工,真正完全徹底地做到了人脈契合、人心和合、人緣切合、人才集合、人力聚合,呈現出一派以“品質保障 價值創造”為核心價值觀的文化管理品位與“以人為本、以站為家、人文關懷、命運一體”為主旋律的“家”文化。
編輯:劉冰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