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欣慰》
前幾天,上大學的侄女在微博上寫到,她預備黨員轉正了。家里又添了一名共產黨員。我想,在天國的父親聽到這個消息后一定會感到很欣慰。
我們是“水泥之家”。父親、哥哥、姐姐和我都是水泥工人。我們也是“黨員之家”。父親、哥哥、侄女都是黨員。
父親年輕時是我們村里為數不多的工人。他積極能干,工作沒幾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記得小時候,每逢過年,村支書總會笑呵呵地把“黨員之家”的牌匾掛到我家大門上。紅燦燦的門匾讓簡陋的農家小院增色不少,我們也感到無比自豪。年幼的我卻不知道作為一名黨員意味著什么。
父親曾是食堂管理員,在那個缺衣少食的艱苦歲月里,這算是一項炙手可熱的工作。曾有人舉報,他利用職務之便,把干糧偷回家給孩子吃。在當時,一個“偷”字何其了得!母親聽到謠言后立即趕到父親單位,對組織上的領導說:“俺人窮志不窮,孩他爸的為人,俺心里有數。哪是自家的,哪是公家的他分的清楚著呢。”幾天后,事情水落石出,原來是有人眼紅父親這份工作,便對他進行了無端誣陷。時隔多年,我問母親:“當時您咋那么信任俺爸呢?”母親不假思索:“還咋想的,你爸雖不是大官,可他是一名黨員!黨員就是為公家干事的,就算咱們再窮,你爸也不會把公家的東西往自己家里拿呀。”母親沒有文化,是個地地道道的農家婦女,但她知道父親是黨員,不會做對不起黨的事情。“閨女,你看現在黨的政策越來越好,做夢也沒想到我這把年紀還能住上這亮堂的樓房。”母親一臉的滿足。
父親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年。他響應黨的號召,無條件帶領我們全家非轉農;他舍小家顧大家,親自率領知識青年到最艱苦的農村上山下鄉;他曾經獨自一人往返千里、沒白天沒黑夜地挑起單位采購原材料的重擔;單位福利分房時,他一次次把機會讓給困難職工。直到父親退休,我們全家還住在農村那簡陋的老屋中。
父親退休后由我的小哥接班。以他多年在企業的聲譽,托人給小哥安排個輕松工作是沒有問題的。可他說:“做工作就要靠自己的真本事,踏踏實實干出個樣子來。共產黨員這個名號不是用來謀取私利的。”小哥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從水泥生產一線一名立窯操作工干起,干到班長、車間主任,直至成為全市勞動模范、優秀共產黨員。
時光荏苒。我們的企業,生產理念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轉變。安全至上,人性化管理,已經成為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職工生活的幸福指數逐年提高,這里面不知包含父親等老一輩共產黨員們付出的多少心血。如今,共產黨員這面光輝旗幟依然無處不在發揮引領作用,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共產黨員的身影,哪里任務最艱巨,哪里就出現這四個大字:共產黨員!
我把侄女的微博給兒子看,兒子說:“老媽,我現在是共青團員,長大后也要像舅舅和姐姐那樣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兒子的話讓我感動,他懵懂年齡對黨的崇敬之情,又怎不讓人欣慰呢。
作者: 馮杰 山東東華水泥有限公司
本次攝影/征文活動詳細信息,請見《水泥行業紀念建黨90周年攝影/征文啟事》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liuqi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