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將堅持“總量穩定”政策取向
中國人民銀行8日發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指出下一階段要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的合理增長。
報告稱,將綜合運用數量、價格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報告顯示,2013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3.6%。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4.1%,比年初增加8.89萬億元,同比多增6879億元。小微企業、涉農貸款增速均高于各項貸款的平均增速,增量均高于上年。社會融資規模為17.29萬億元,比上年多1.53萬億元。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總體平穩,12月份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7.20%。年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0969元,比上年末升值3.09%。
報告還指出,在利率市場化改革方面,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全面放開,金融機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建立健全,貸款基礎利率集中報價和發布機制開始運行,同業存單發行交易穩步推進。繼續按照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金融市場 創新和規范管理進一步加強。
報告強調,將綜合運用數量、價格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在市場深化和金融創新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流動性閘門的調控和引導作用更加重要。”
報告稱,央行根據流動性形勢變化,靈活調整流動性操作的方向和力度,綜合運用并適時創新流動性管理工具,有效應對了多種因素引起的短期資金波動。
央行在報告中還指出,2014年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總量穩定、結構優化”的取向,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協同性,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和防風險,適時適度預調微調,繼續為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創造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
對于中國經濟形勢的判斷,央行認為,從經濟發展的潛能和動力等綜合情況看,未來一段時期中國經濟仍有望保持平穩向好、穩中有進的態勢。特別是改革的全面推進,將有利于激發經濟活力,把增長的潛力釋放出來。
編輯:周利群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