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水泥行業這十大新聞值得回味!
時光呼嘯,2019年正迎面而來,2018已悄然退場。
這一年,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推進以及環保工作持續深化背景下,水泥行業利潤有望迎來歷史最高點,成為行業歷史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在2018這個必然寫進中國水泥發展史的一年,我們看到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持續降低,甚至不少企業已經實現了全面的超低排放;我們迎來工信部《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的正式實施,也爭論過國家標委會2019年10月1日起全面取消P.C 32.5水泥的利弊。過去的一年,有國內水泥價格大漲,行業利潤有望超過1200億的喜悅,也有水泥行業全年安全事故近40人死亡的感傷。有對嚴格禁止生態環境保護領域“一刀切”的贊許,也有區域協同破裂,北方水泥一度退出隆合建材有限公司的遺憾。
在此辭舊迎新的時刻,中國水泥網特別整理出“2018中國水泥行業十大新聞”,探其來龍去脈,究其緣由結局,以饗讀者。
2017中國水泥熟料百強榜公布 前十強企業產能達10.17億噸
2018年元旦期間,中國水泥網公布了2017年中國水泥熟料產能百強榜。經歷了新一輪的兼并重組、產能淘汰,前十強企業分別是中國建材、海螺、金隅冀東、華潤、華新拉法基、臺泥、山水、紅獅、天瑞、亞泥,前十強企業產能達10.17億噸。盡管排名稍有波動,但前十強、前二十強水泥企業地位穩固,隨著行業去產能的全面深化,后期也不乏相互之間繼續并購重組的可能。
入選原因:從2003年至今,中國水泥網已經連續14年發布中國水泥熟料產能百強榜,一起見證了水泥企業熟料產能規模的變化,同時透過百強榜也能看到中國水泥版圖的迭代更新。全面、客觀、公正、權威的榜單還得到了行業內外的高度認可。站在2017年水泥行業利潤900億的起點,2018年中國水泥熟料產能百強榜會有什么改變?讓我們敬請期待中國水泥網即將公布的2018年中國水泥熟料產能百強榜吧。
工信部《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正式實施,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聯合下發《關于嚴肅產能置換嚴禁水泥平板玻璃行業新增產能的通知》
2017年12月31日,工信部發布了《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實施辦法加大了減量置換力度,對用于置換的產能限定更加嚴格,對跨省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強調應有利于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產能指標應由轉出地和轉入地省級主管部門分別核實確認,并在各自門戶網上公告。8月13日,工信部、發改委聯合發布《關于嚴肅產能置換 嚴禁水泥平板玻璃行業新增產能的通知》,通知要求,堅決禁止新增產能、嚴禁備案新增產能項目、從嚴審核產能置換方案、確保產能置換方案執行到位。
入選原因:毫無疑問,產能過剩仍然是當前水泥行業面臨的首要難題。新的產能置換辦法有兩大亮點,其一是減量置換的比例上調,部分地區甚至上調至1:1.5;其二是允許跨省產能置換。該政策的出臺對行業去產能有著重要作用,不僅僅提高了產能縮減幅度,更為不少困頓中無法退出的水泥企業提供了跨省出售產能的可能性,解決了產能退出過程中的資金和人員安置等問題。當然,還需要看到產能置換新規在實際操作中必須得到不折不扣的執行,如此才能發揮其核心作用。
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開展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
7月3日,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印發了《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總體思路、基本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行動計劃提出了六方面任務措施,包括: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進產業綠色發展;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構建清潔低碳高效能源體系;積極調整運輸結構,發展綠色交通體系;優化調整用地結構,推進面源污染治理;實施重大專項行動,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強化區域聯防聯控,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
入選原因:大氣治理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既要打好攻堅戰,又要打好持久戰,結合國家產業能源結構調整升級、城市精細化管理等政策法規,《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出臺不僅是對當前我國大力推進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的認可,也是為下一步改善我國空氣質量提出新的要求。對水泥行業而言,行動計劃倒逼水泥企業不斷進行環保的升級改造以此應對日益嚴苛的環保政策。同時,污染物排放未達標且轉型升級困難的水泥企業也將會漸漸退出市場,這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環保去產能的目標,并且促進了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海螺成立多家“海中貿易”公司 與中國建材加強市場合作
早前,由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安徽江北海中建材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已于安徽江北產業集中區注冊成立。公司主營業務為砂石骨料、熟料、水泥等建材產品的銷售服務。今年8月24日起,海螺在一周之內成立了11家貿易公司,其中有10家冠以“XX海中貿易”之名。這些成立的貿易公司均為海螺的全資子公司,盡管沒有中國建材直接出現,但從“海中”二字不難推測出這背后有中國建材的默許。
入選原因:一家是中國水泥熟料產能規模最大的企業、一家是水泥行業凈利潤最多的企業,海螺和中國建材的合作無疑將會對華東乃至全國水泥市場行情產生重大影響。分析人士指出,成立海中貿易公司是雙方戰略合作關系的進一步升級,將對穩定國內水泥市場產生重要作用,與此同時,這也是海螺為提升國內水泥市場份額,加快國際化進程,力爭成為世界500強企業的重要舉措之一。另據中國水泥網消息,11月12日海螺集團與安徽國貿集團重組動員部署會議在合肥召開。此舉意味著,海螺與安徽國貿集團的重組工作邁出了重要一步。這一系列的變化都預示著,海螺正在朝著“世界500強”的目標穩步推進。
區域協同破裂,北方水泥一度退出隆合建材有限公司,多地掀起價格戰
據中國水泥網8月1日報道,“北方水泥已于近日宣布退出隆合建材有限公司,公司工作人員也已經從隆合建材公司位于哈爾濱軟件園的辦公地址搬走。”雖然北方水泥后來重新回歸了隆合建材有限公司,但東北水泥價格暴跌之勢仍然未能緩解。此前中國水泥網也曾報道過,四月下旬以來新疆大打價格戰,博樂地區水泥價格連續大幅下調,同時進入伊犁地區水泥迅速增加,價格跌至歷史最低位,影響范圍甚至輻射到烏魯木齊及周邊地區。
入選原因:水泥聯合公司創立至今受到行業頗多重視,從官方公布的消息來看,無論是相關部門還是參與企業普遍看好這一聯合形式,但從北方水泥退出又回歸的事件中不難看出,在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情況下,限制產量穩定價格僅僅是治標不治本之舉。價格戰的背后反映出當前水泥行業聚焦提質增效,采取綜合措施科學調控水泥生產供給,化解產能過剩帶來的矛盾,全力保持供需動態平衡的目標迫在眉睫,水泥行業發展欲走上正途,將去產能落到實處勢在必行。
嚴格禁止生態環境保護領域“一刀切”,多級政府推動水泥差異化錯峰生產
今年5月28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禁止環保“一刀切”工作意見》中明確提出“堅決禁止環保‘一刀切’行為”、“嚴格禁止‘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的敷衍應對做法”。此外,針對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生態環境部明確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推進工業企業錯峰生產,嚴禁采取“一刀切”方式。目前為止,東三省、天津、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陜西、甘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區域均出臺水泥錯峰計劃,“差異化”錯峰生產成了行業熱詞。
入選原因:以往的錯峰生產“一刀切”太過簡單粗暴,無差別的限產、停產并不能解決問題,而差別化則可以帶來市場的優勝劣汰,行業發展更加健康有序。企業進行節能改造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政策制定排放指標應對執行較好的企業有鼓勵作用,以往錯峰生產強制“一刀切”則可能帶來相反的效果。在沒有更合理有效的去產能方案出臺前,政府部門或將考慮水泥企業正常的生存需求,尤其是在產能過剩嚴重的區域,出臺更符合實際行情的地區政策,使錯峰生產邁向更有差異化、更有針對性的局面。總體而言,錯峰生產走向“差異化”,是錯峰生產政策的一大進步,有利于優勢產能發展,加速落后產能淘汰。
多省市出臺水泥行業超潔凈排放實施計劃,國內第一條SCR脫硝項目通過核查!
今年5月相關媒體報道,河南省環保部門將對全省24家鋼鐵企業及部分水泥生產企業實施“超低排放值”制度,嚴格對其進行約束。6月14日,江蘇省環保廳在其網站上公布的《關于開展全省非電行業氮氧化物深度減排的通知》文件(蘇環辦〔2017〕128號)中指出,2019年6月1日前,全省水泥工業實現水泥窯煙氣氮氧化物排放濃度不高于100毫克/立方米(對照GB4915-2013《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在此背景下,據中國水泥網消息,10月14日,河南省登封市磴槽集團宏昌水泥有限公司SCR脫硝項目通過專家組核查。該項目可實現氮氧化物排放量低于50mg/m3,開創中國水泥行業之先河。
入選原因:2018年來,國內多省市先后出臺了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特別排放限值計劃,其中河南省鄭州市要求企業氮氧化物排放不高于100mg/m3。水泥企業的環保升級改造是行業肩負的一項重要使命,“超潔凈排放”的推行亟需政策的支持,但是對于水泥行業而言,即便缺乏政策支持也應該主動去改變,主動做好環保,這是對社會的負責,對未來的負責也是對自己的負責。宏昌水泥SCR工程項目的成功證明了水泥行業煙氣多污染超低排放技術是可以實現的,也為構建行業綠色未來提供了范例。該項目投產后,結合當前超潔凈排放的勢頭日盛,預計未來兩年國內水泥行業將掀起又一輪環保升級浪潮,屆時超潔凈排放將成為水泥行業標配。
權威發布!國家標委會:2019年10月1日起全面取消P.C 32.5水泥
據中國水泥網11月19日報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GB175-2007《硅酸鹽通用水泥》3號修改單,復合硅酸鹽水泥32.5強度等級(PC32.5R)將取消,修改后將保留42.5、42.5R、52.5、52.5R四個強度等級,并將于2019年10月1日起實施。修改單保留了礦渣、火山灰質、粉煤灰硅酸鹽水泥32.5等級。
入選原因:回顧歷史,P.C32.5水泥也曾無比輝煌,不僅長時間占據了國內水泥消費市場的主體地位,更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取消32.5水泥,一方面將會增加生產水泥所需要的熟料的消耗,另一方面會增加社會粉磨站的生產成本,促使部分粉磨站關閉或轉型,行業集中度提高,大型水泥企業將會從中獲益匪淺。不過從化解產能過剩角度來講,取消P.C32.5水泥所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的根源是熟料過剩,若不能從根本上減少熟料產能,那么去產能就不能取得預期效果。
國內水泥價格大漲,激發水泥熟料進口大增,行業利潤有望超過1200億
2018年以來,在經歷三四月份短暫的低潮之后,水泥價格就像坐上了快車,一路飛漲。從南到北,到處都能聽到水泥價格不斷攀升的消息。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水泥均價達到每噸452元,同比上漲22%。華東長三角地區的水泥、熟料價格強勢大漲,甚至有部分地區水泥價格逼近700元/噸。全國范圍內的水泥價格上漲,一方面是帶來行業利潤的大幅增長,2018年1-8月水泥制造行業就實現利潤963億元,有業內人士斷言,全年行業利潤有望超過1200億;另一方面,大量的水泥熟料進口也引起了行業關注,近幾個月東南沿海地區水泥熟料進口持續出現單月超過100萬噸,預計今年全年水泥熟料進口將達1000萬噸左右,首次出現進口大于出口。
入選原因:2018年中國經濟的一大奇觀,在全國水泥產能利用率只在60%左右的背景下,水泥成了令馬云與房地產商都要眼熱的搶手貨。水泥噸價格“破六奔七”已箭在弦上。“天價水泥”與“水泥荒”同時出現。原本水泥價格的合理上升會給產業自身與上下游產業都帶來雨露,但過度的漲價不僅讓下游施工企業叫苦不迭,也讓進口水泥熟料有了可趁之機。水泥企業若是一昧沉浸在水泥價格高企的行情中沾沾自喜,忽視水泥行業真正的產能過剩問題,無法用實際有效的措施來緩解過剩局面,等到價格高樓崩塌那一天,可能帶來的就將是一場行業的腥風血雨了。
四死一傷 又是堯柏!不足半年三起事故致8死,水泥行業全年安全事故近40人死亡
2018年9月3日晚23時20分左右,洋縣謝村鎮夏家村堯柏水泥廠礦山破碎站發生一起安全生產事故。1名人員在作業過程中不慎掉入原料庫塔體內,現場4名運料司機和工人先后在施救過程中掉入塔體,隨后5名被困人員被救援人員全部救出,2人當場死亡。3名受傷人員被送往洋縣醫院救治, 其中2人因傷勢過重經搶救無效死亡。經中國水泥網盤點,今年以來,水泥行業安全事故頻發,截至目前,2018年水泥行業安全生產事故達16起,直接導致38人死亡。而2017年全年,據公開信息統計,全國水泥行業安全生產事故為個位數,11人死亡。
入選原因:近年來,水泥行業安全事故頻發,為從業者敲響警鐘。正所謂無危則安,無損則全,安全生產是每個水泥企業都十分關注和重點管理的問題。一線工人更是安全生產主力軍,在作業過程中應做好萬全準備。企業應用安全的規章制度和周到的服務為勞動者營造一個良好的生產環境,水泥從業者應將“生產安全”銘記于心,正所謂“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編輯:俞垚伊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