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我國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成效明顯
12月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行動方案(2025—2027年)》有關情況,以及推動原材料工業高質量發展舉措、成效。
黨中央高度重視原材料工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材料是制造業的基礎”“要下大氣力推動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新材料產業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也是高科技競爭的關鍵領域,要奮起直追、迎頭趕上”。
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必須統籌好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的關系,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原材料工業包括石化化工、鋼鐵、有色、建材等重點行業,增加值占工業的近30%,是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的重點領域,也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點領域。
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與各方一道,推動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取得明顯成效,邁入了由大到強的新發展階段。
一是工藝技術裝備水平大幅提升。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百萬噸芳烴等重大成套技術裝備實現自主可控。千萬噸級現代化鋼鐵企業工藝技術、設計施工、裝備制造、運營管理等全產業鏈水平處于世界前列,低碳冶金工藝技術世界領先,全球首條純氫冶金中試線實現全流程工藝貫通。水泥、平板玻璃技術裝備全球領先,國際市場占有率超70%。國際先進的500KA以上鋁電解槽產能占比超40%。
二是綠色智能轉型進程加快。建材行業萬元增加值能耗、噸鋼二氧化硫排放較“十三五”末分別下降10%、74%。電解鋁綜合交流電耗每噸比世界平均水平低700千瓦時。8.3億噸粗鋼產能完成全流程或重點工序超低排放改造。原材料工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超75%,較“十三五”末提升10個百分點,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原材料領域累計建成184個國家級智能工廠。
三是結構布局持續優化。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大產業集聚區煉化產能占比達70%。建成并通過認定的化工園區708家,產值占石化化工行業70%以上。超900萬噸電解鋁產能有序轉移至清潔能源豐富的地區。企業實力日益壯大,45家原材料企業上榜《財富》世界500強,占全球上榜原材料企業近40%;220家原材料企業進入中國制造500強,占比44%;累計培育3000余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四是新材料產業加速發展。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值由“十三五”末的5萬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7.6萬億元,年均增速約15%。630℃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用鋼等一批新材料實現全球首發,電子級磷酸等一批高端精細化學品實現重大突破,大飛機、航空發動機、集成電路、核電等重大裝備、重大工程材料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對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對標推進新型工業化目標任務,原材料工業仍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為低端過剩和高端不足并存、綠色化轉型面臨較大壓力、數字技術融合應用還不深入,優化升級任務仍然較為艱巨。
標準在原材料工業發展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以國家標準提升引領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支持企業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為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任務,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行動方案》,以標準體系建設為切入口和發力點,發揮標準“指揮棒”作用,引領原材料工業供給高端化、結構合理化、發展綠色化、產業數字化、體系安全化發展。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地區和行業組織,加強工作協同,強化指導服務,扎實推動行動方案各項任務落實落細、取得實效,推動原材料工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構筑堅實支撐。
編輯:曾家明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