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山西省關于化解鋼鐵焦化水泥電解鋁行業產能過剩矛盾實施意見

鋼之家 · 2014-01-16 10:33 留言

  為積極有效地化解鋼鐵、焦化、水泥、電解鋁等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切實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實現山西省經濟轉型跨越發展,根據《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精神,結合山西省實際,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總體要求。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利用建設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先行先試的發展機遇,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為重點,通過調整存量、嚴控增量來優化產業布局,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強宏觀調控、市場監管和投資引導,堅決遏制產能盲目擴張,加快實現由注重規模擴張向注重品種質量效益轉變;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消化一批、轉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過剩產能;創新體制機制,轉變政府職能,建立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長效機制。

 ?。ǘ┗驹瓌t

  —堅決全面貫徹落實《指導意見》與我省實際相結合。堅決貫徹《指導意見》精神,全面落實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各項要求,快速推進相關工作。根據我省相關產業發展實際,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行業調整為鋼鐵、焦化、水泥、電解鋁。

  —堅持優化存量與嚴控增量相結合。推進企業兼并、聯合重組,在等量或減量置換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壓縮過剩產能,優化產業布局;提高淘汰標準,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支持產能跨境轉移;嚴格投資管理和要素供給,遏制盲目擴張和重復建設。

  —堅持分類指導與有保有壓相結合。嚴控新增產能,鼓勵通過升級改造提升工藝裝備水平;支持優勢企業發展壯大,引導落后企業有序退出;鼓勵延伸產業鏈或上下游產業聯合,提升產業競爭力;鼓勵加大技術研發與創新投入,發展綠色、環保、高附加值產品,優化產品結構。

  —堅持市場引導與宏觀調控相結合。加強市場供需趨勢研判和信息引導,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標準及宏觀調控手段,加強產業、環保、土地和金融政策協調,形成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合力。

  —堅持開拓市場需求與產業轉型升級相結合。保持投資合理增長,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擴大國內市場份額,加快拓展國際市場,努力消化過剩產能。強化需求升級導向,培育高端產品市場,促進產能結構優化,帶動產業轉型升級。

  (三)主要目標

  通過5年努力,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產能規?;竞侠?。鋼鐵、焦化、水泥、電解鋁行業產能總量與環境承載力、市場需求、資源保障相適應,產業布局與區域經濟發展相協調,產能利用率達到80%以上。

  —發展質量明顯改善。兼并重組取得實質性進展,產能結構進一步優化;清潔生產和污染治理水平顯著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穩步提升;經濟效益明顯好轉,盈利水平回歸合理,行業負債保持可控,核心競爭力明顯增強。

  —長效機制初步建立。完善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充分發揮企業市場主體作用?;窘a能預警體系和監督機制,資源要素價格、財稅體制、責任追究制度等領域改革取得重要進展。
[Page]

  二、主要任務

  (一)堅決遏制產能盲目擴張

  嚴禁審批新增產能項目。各市人民政府、相關部門和機構要嚴格執行國家投資管理規定和產業政策,加強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項目管理。各級投資主管部門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對鋼鐵、焦化、水泥、電解鋁行業新增產能項目予以核準(備案或開展前期工作),各相關部門和機構不得辦理土地、能評、環評、取水、選址、電力增容和新增授信支持等相關業務。

  分類處置在建違規項目。對未按土地、環保和投資管理等法律法規履行相關手續或手續不符合規定的違規項目,各市政府要按照要求進行全面清理。凡是未開工的違規項目,一律不得開工建設;凡是不符合產業政策、準入條件、環保要求的違規項目一律停建;對確有必要建設的項目,在符合布局規劃和環境承載力要求,以及等量或減量置換原則等基礎上,由各市政府提出申請,報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并抄送省國土資源廳、省環境保護廳等相關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省國土資源廳、省環境保護廳等部門,在委托咨詢機構評估的基礎上出具初步認定意見,由省政府報國家各相關部委,獲得國家認可后依法依規補辦相關手續。對未予認定的在建違規項目一律不得續建,由各市人民政府自行妥善處理;對隱瞞不報在建違規項目,一經查實,立即停建,金融機構停止發放貸款,國土資源、環境保護部門依據土地管理、環境保護等法律法規予以處理,對涉及失職瀆職和權錢交易等問題的予以嚴肅查處,對監管不力的要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同時,按照“誰違規、誰負責”的原則,做好債務、人員安置等善后工作。所有在建違規項目的處理結果均應向社會公開。

  (二)清理整頓建成違規產能

  全面清理整頓。各市人民政府依據行政許可、土地管理、環境保護等法律法規,以及能源消耗總量控制指標、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行業規范和準入條件、環保標準等要求,對鋼鐵、焦化、水泥、電解鋁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建成違規項目進行全面清理,提出整頓方案報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省國土資源廳、省環境保護廳等職能部門,經聯合審查并向社會公示后,由省政府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等部門備案。對國家不予備案的建成違規產能,各有關部門要及時反饋意見。

  加強規范管理。地方各級政府要加強對建成違規產能的規范管理,工業主管部門加強行業規范和準入管理,國土資源、環境保護部門嚴格監督檢查,質監部門進行質量保障能力綜合評價,依法頒發產品生產許可證。對工藝裝備落后、產品質量不合格、能耗及排放不達標的項目,列入淘汰落后年度任務加快淘汰。

 ?。ㄈ┨蕴屯顺雎浜螽a能

  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提前一年完成國家下達我省的“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一是通過提高淘汰落后產能補償標準實施引導,并結合兼并重組、產能置換、升級改造、布局優化,引導企業有序淘汰1000立方米以下的高爐、50噸及以下轉爐和電爐、2000噸/日以下小型新型干法熟料生產線或回轉窯生產線、190千安及以下預焙槽。二是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和環境承載能力,通過落實我省相關行業能耗限額地方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加大執法處罰力度,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重的企業。2013-2017年,淘汰鋼鐵落后產能670萬噸以上,焦化落后產能1800萬噸,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落后產能350萬噸以上。

  落實產能置換政策,引導產能有序退出。落實激勵和約束政策,引導企業主動退出過剩行業。嚴格執行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對超過能耗限額標準和環保不達標的企業,實施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差別水價政策,對超過用水定額的企業同時實行超定額累進加價政策。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項目建設,由項目所在地設區市政府制訂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方案并向社會公示,省經信委對產能置換方案予以確認并公告,同時將置換產能列入淘汰名單,監督落實。鼓勵各市積極探索政府引導、企業自愿、市場化運作的產能置換指標交易,形成淘汰落后與發展先進的良性互動機制。鼓勵符合我省布局規劃的升級改造項目建設主體,通過聯合重組、股權合作、支付淘汰補償資金等市場化運作方式獲得置換指標。

 ?。ㄋ模┩七M兼并重組,優化產業布局

  推進兼并重組。研究出臺促進企業做優做強的指導意見,推動優強企業引領行業發展,支持和培育優強企業發展壯大,提高產業集中度,增強行業發展的協調和自律能力。支持優強企業作為主體跨地區、跨行業進行兼并、聯合重組,鼓勵通過產能置換實施升級改造,提升裝備水平,優化產品結構。落實企業兼并重組的財稅、金融、土地等政策措施,協調解決跨地區兼并重組重大問題。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優勢企業通過參股、控股、資產收購等方式參與兼并重組,鼓勵上下游企業強強聯合,鼓勵高耗能企業與發電企業以多種方式聯合,支持鋼鐵企業與獨立焦化企業以多種方式聯合重組。

  優化產業布局。以遏制產能擴張和控制總量為前提,按照行業發展規劃推進產業布局調整和優化。根據城鎮化發展需要,結合資源能源稟賦、環境承載力、產業基礎、市場空間、物流運輸等條件,有序推進產業梯度轉移和環保搬遷、退城進園,防止落后產能在國內轉移。支持跨市縣產能置換,引導省內有效產能向優勢企業集中,形成分工合理、優勢互補、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格局。

 ?。ㄎ澹╅_拓國內市場需求

  擴大國內有效需求,改善需求結構。進一步挖掘市場潛力,滿足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消化部分過剩產能。在建設領域推廣應用鋼結構,提高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資項目鋼結構使用比例,在自然災害高發區推廣輕鋼結構集成房屋等建筑;推動建材下鄉,擴大鋼材、水泥、鋁型材等市場需求。強化需求升級導向,實施綠色建材工程,發展綠色安全節能建筑,提高建筑用鋼、混凝土等產品使用標準,促進產品升級換代。推動高品質鋼材、鋁材的應用,滿足先進制造業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需要。

 ?。┩卣箤ν獍l展空間

  擴大國際市場和對外投資合作。鼓勵企業以多種方式“走出去”,優化制造產地布局,轉移消化國內產能。積極參加各類貿易促進活動,創新國際貿易方式。拓展對外工程承包領域,提升對外承包工程質量和效益,積極承攬重大基礎設施和大型工業、能源、通信、礦產資源開發等項目,帶動技術、裝備、產品、標準和服務等出口,培育“山西建設”國際品牌。建立健全貿易投資平臺和“走出去”投融資綜合服務平臺。按照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在全球范圍內開展資源和價值鏈整合;加強與周邊國家及新興市場國家投資合作,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對外投資,建設境外生產基地,提高企業跨國經營水平,拓展國際發展新空間。

 ?。ㄆ撸┰鰪娖髽I創新力

  鼓勵技術創新。圍繞質量品種、節能降耗、清潔生產、“兩化”融合和安全生產等重點,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業技術水平。一是加快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引進消化再創新,推進技術進步和工藝創新,不斷提高技術工藝水平和創新能力;二是鼓勵企業加大新產品研發力度,開發高質量、節約型、有特色的高附加值產品,促進清潔生產,推動企業轉型和產業升級,提升以產品質量、標準、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為核心要素的市場競爭力;三是鼓勵企業實施技術升級改造,推廣應用更節能、安全、環保、高效的鋼鐵、焦化、水泥、電解鋁工藝技術。

  加強管理創新。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引導國有資本從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公共事業領域轉移。鼓勵企業強化戰略管理、培育知名品牌,加強產品創新、組織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提升有效供給,創造有效需求。提高企業管理信息化水平,推進精細化管理。注重發揮企業家才能,加強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完善以人為本的企業人才激勵機制??偨Y推廣企業管理創新優秀成果,實施企業管理創新示范工程。

 ?。ò耍┙㈤L效機制

  創新政府管理。加強產業、土地、環保、節能、金融、質量、安全、進出口等部門協調配合,強化用地審查,嚴格環保和質量監督管理,堅持銀行獨立審貸,形成法律法規約束下責任清晰的市場監管機制。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強化事中和事后縱橫協管。加強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動態監測分析,建立產能過剩信息預警機制。

  營造公平環境。保障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切實減少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行政干預,清理廢除招商引資中采取土地、資源、稅收、電價等損害公平競爭的各種優惠政策,以及地方保護、市場分割的限制措施。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質量體系建設,打擊假冒偽劣產品,整頓規范市場秩序,形成有利于創新創業的市場環境。

  完善市場機制。理順資源、要素價格的市場形成機制,完善差別化價格政策,提高產業準入的能耗、物耗、水耗和生態環保標準,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以資源環境承載力上限,倒逼超標產能退出、節能減排達標和自然環境改善。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建立生態環保補償責任制。

[Page]

  三、分業施策

  根據行業特點,結合發展現狀,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開展針對性的化解工作。

 ?。ㄒ唬╀撹F行業。

  一是推動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積極性,整合分散鋼鐵產能,推動城市鋼廠搬遷,優化產業布局,壓縮鋼鐵產能。二是提高準入門檻,支持企業在落實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的前提下進行升級改造,其中:新建煉鐵高爐容積3200立方米、轉爐容量200噸、電爐容量100噸,以促進資源、能源高效利用和產能有效發揮。三是按照市場優勝劣汰原則,鼓勵有實力的大型企業集團,以資產和資源為紐帶,實施跨地區、跨所有制進行兼并、聯合重組,鼓勵鋼鐵企業與獨立焦化企業以多種方式聯合重組,提高鋼鐵產業集中度。四是鼓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力度,將提高產品質量、檔次和穩定性作為產品結構調整的重中之重。五是支持企業圍繞高強度螺紋鋼筋生產實施技術改造,提高產品質量,保障供應能力,完善高強度螺紋鋼筋生產及市場配送體系。結合省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重大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和重點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全面推廣使用400兆帕高強鋼筋,并在應用較好的城市選擇項目重點推廣應用500兆帕高強鋼筋,促進建筑鋼材升級換代和減量使用。六是落實公平稅賦政策,取消加工貿易項下進口鋼材保稅政策。

 ?。ǘ┙够袠I。

  一是繼續發揮我省焦化產業政策在國內的引領作用,總結并推廣焦化行業在市場配置產能、保持產能零增長、推進產業集聚、提高裝備水平方面的先進經驗。二是繼續嚴格執行我省焦化行業兼并重組有關政策,繼續堅持產能市場交易、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原則,繼續保持我省焦化行業產能十年零增長的態勢,嚴禁以任何形式、任何名義新增焦化產能,結合當前的新形勢、新要求進一步完善焦化產能置換有關規定。三是堅決淘汰不符合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條件的焦化裝置,堅決查處未經產能置換、新增產能違規建設的焦化項目。四是全面落實省政府對焦化行業“焦化并舉、上下聯產”的要求,嚴格執行焦化行業準入條件中關于“焦化生產企業應同步配套建設煤氣凈化、化學產品回收裝置與煤氣利用設施”的規定,今后產能置換建設焦爐項目必須同步設計、同步審批、同步建設、同步投產焦爐煤氣、粗苯、煤焦油綜合利用及加工等項目,進一步延伸焦化產業鏈,提高焦化產品附加值。

  (三)水泥行業。

  一是堅決執行國家制(修)訂的水泥、混凝土產品標準及相關設計規范,推廣使用高標號水泥和高性能混凝土,逐步降低32.5復合水泥使用比重。二是鼓勵依托現有水泥生產線,綜合利用廢渣發展高標號水泥和滿足橋梁、海洋、港口、核電、隧道等工程需要的特種水泥新產品。三是支持利用現有水泥窯無害化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和產業廢棄物,進一步完善費用結算機制,協同處置生產線數量比重不低于10%。四是引導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力度,開發低能耗新品種水泥熟料、采用純低溫余熱發電和高效粉磨等綜合節能技術,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加快水泥企業純低溫發電配套項目建設。五是強化安全、環保、能耗、質量等指標的約束作用,強化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和能源、資源單耗指標硬性要求,對整改不達標的生產線依法予以淘汰。

 ?。ㄋ模╇娊怃X行業。

  一是對噸鋁液電解交流電耗大于13700千瓦時,以及2015年底后仍達不到規范條件的產能,用電價格在標準價格基礎上上浮10%。二是嚴禁各市自行出臺優惠電價措施,采取綜合措施推動缺乏電價優勢的產能逐步退出。三是新建項目嚴格實施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政策,新建及改造電解鋁項目,必須采用400千安及以上大型預焙槽工藝。四是按照煤、電、鋁、材一體化發展思路,支持省內電解鋁、鋁材加工企業按照產業配套延伸、能源協作原則與煤電企業聯合重組,建立煤、電、鋁、材聯產機制,實現鋁產業各工序產能的基本配套。五是支持電解鋁生產企業與電力企業簽訂直購電長期合同。六是支持具有鋁資源優勢的企業延伸產業鏈,生產輕質、高強、大規格、耐高溫、耐腐蝕等高附加值產品,逐步提高鋁深加工產品在汽車、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應用。七是依托優勢骨干企業,鼓勵通過聯合重組或產業鏈延伸,打造一批具有競爭優勢、布局合理、效益明顯的煤、電、鋁、材深加工產業集群。八是鼓勵省內企業在境外能源豐富地區建設電解鋁生產基地。

  四、政策措施

 ?。ㄒ唬┩晟菩袠I管理。

  充分發揮行業規劃、政策、標準的引導和約束作用,落實工業轉型升級規劃和行業發展規劃,落實國家鋼鐵、水泥產業政策和焦化、鋁、水泥行業準入條件。加強行業準入和規范管理,公告符合條件的生產線和企業名單。適時發布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利用、市場供需等相關信息。定期發布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加強產品質量管理,推行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品質量分類監管。發揮行業協會在行業自律、信息服務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ǘ┩苿赢a業升級。

  制定出臺產業升級支持政策,鼓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力度,生產重大工程、裝備用高性能鋼和節約合金資源不銹鋼等升級換代產品及高強韌、耐腐蝕鋁合金新材料,提高產品附加值;鼓勵企業延伸產業鏈,采用先進工藝技術生產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領域用大規格鋁合金制品,提升產業競爭力;鼓勵企業按照循環經濟發展理念,研發和推廣使用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和低碳新技術,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強化環保硬約束監督管理。

  加強環保準入管理,嚴格控制區域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完善區域限批措施。抓緊研究完善污染物排放和環境質量標準,開展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排放情況動態監測,對污染物排放超標企業實施限產、停產等措施。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企業強化執法監督檢查,曝光環境違法企業名單,加大處罰力度,責令限期整改,污染排放嚴重超標的企業要停產整頓,對經整改整頓仍不符合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特別排放限值等相關規定的企業,予以關停。

 ?。ㄋ模┘訌娡恋毓芾?。

  強化項目用地管理,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企業使用土地進行全面檢查,對違規建設項目使用土地進行清理整頓,發現土地違法行為依法進行查處。加強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增使用土地的審核,對未經核準、備案的項目,一律不得批準使用土地。取消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項目用地優惠政策。政府土地儲備機構有償收回企業環保搬遷、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等退出的土地,按規定支付給企業的土地補償費,可以用于支持企業做好善后處理工作和轉型發展。

  (五)落實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

  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實施有針對性的信貸指導政策,加強和改進信貸管理。對未取得合法手續的建設項目,一律不得放貸、發債、上市融資。依法保護金融債權,加大逃廢和懸空銀行債權打擊追索力度,切實防范產能過剩銀行信貸風險。鼓勵商業銀行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3]67號)要求和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加大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企業兼并重組整合過剩產能、轉型轉產、產品結構調整、技術改造和向境外轉移產能、開拓市場的信貸支持。對整合過剩產能的企業,積極穩妥開展并購貸款業務,合理確定并購貸款利率,貸款期限可延長至7年。大力發展各類機構投資,鼓勵創新基金品種,開拓企業兼并重組融資渠道。對合理向境外轉移產能的企業,要通過簡化內保外貸、外匯及人民幣貸款、債權融資、股權融資等方式,積極支持企業“走出去”。

 ?。┞鋵嵑鸵幏秲r格政策。

  按照體現資源稀缺性和環境成本的原則,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繼續實施并完善非居民用水超計劃超定額累進加價和環保收費政策。落實差別電價政策,各市人民政府和省物價局等各有關部門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優惠電價政策進行清理整頓,禁止自行實施優惠電價和電費補貼。對鋼鐵、焦化、水泥、電解鋁等高耗能行業,能耗、電耗、水耗達不到行業標準的產能,實施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水價政策,對超用水定額的產能同時實行超定額累進加價政策。

  (七)落實財稅支持政策。

  省財政加大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資金支持力度。除中央財政資金外,省財政加大淘汰落后產能獎勵資金力度,支持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壓縮過剩產能。落實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稅收政策,鼓勵企業重組,提高市場競爭力。對向境外轉移過剩產能的企業,可按現行規定獲得外經貿專項資金、外經貿區域發展資金支持,其出口設備及產品可享受國家出口退稅政策。落實資源綜合利用財稅優惠政策,支持生產高標號水泥、高性能混凝土以及利用水泥窯處置城市垃圾、污泥和產業廢棄物。

 ?。ò耍┞鋵嵚毠ぐ仓谜?。

  各市政府要切實負起責任,將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中企業下崗失業人員納入就業扶持政策體系。落實鼓勵企業吸納就業、促進自主創業和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等各項政策,加強對失業人員的職業介紹、職業指導服務,提供職業培訓,開展創業指導和創業培訓,落實職業培訓補貼、職業技能鑒定補貼、社會保險(放心保)補貼、創業稅費減免、小額擔保貸款及貼息等政策,扶持失業人員多渠道實現就業。依法妥善處理職工勞動關系,切實做好失業人員社會保險關系接續和轉移,按規定落實各項社會保障待遇。

  (九)建立項目信息庫和公開制度。

  建立全省投資項目信息庫,充分發揮信息化在市場監管中的作用。結合取消和下放項目行政審批,以及加強事 中、事后監管的要求,率先建立鋼鐵、焦化、水泥、電解鋁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項目信息庫,涵蓋現有生產企業在建項目和已核準或備案項目的動態情況。加強建設項目信息公開和服務,并與國土資源、環境保護、金融等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形成協同監管機制。同時,建立和完善舉報查處制度,鼓勵和引導社會參與監督。

 ?。ㄊ娀O督檢查。

  把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工作列為落實中央、省重大決策部署監督檢查的重要內容,加強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落實政府主體責任。按照“誰審批、誰主責”的原則嚴格執法問責,對工作開展不力的市和部門進行通報批評,建立健全責任延伸制度。強化案件查辦,對違法違規建設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項目監管不力的,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將遏制重復建設、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工作列入各市政府政績考核指標體系。及時公開化解產能嚴重過剩進展情況,發揮新聞媒體輿論引導和社會公眾的監督作用。

  五、實施保障

  (一)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

  部門聯席會議有省發展改革委和省經信委牽頭,省國土資源廳、省環境保護廳、省財政廳、省國資委、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監察廳、省水利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物價局、省質監局、省安監局、省工商局、省統計局、省國稅局、省地稅局、省知識產權局、山西銀監局、山西證監局、人行太原中心支行、山西電監辦、省電力公司等單位組成。聯席會議將根據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和協調本意見貫徹執行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加強對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工作的指導、監督,并及時向省政府報告有關工作進展情況和重大事項。

  (二)明確工作職責。

  重點工作任務分工各牽頭單位對牽頭的工作負總責,負責協調和監督檢查;各參加單位根據職責落實具體工作事項,每季度末向牽頭單位報送工作落實情況。

  (三)強化監督管理。

  國土資源部門要進一步加強供地用地管理,把好土地關口;環境保護部門要繼續強化環境監管,管好環保門檻;金融部門要改進和加強信貸管理,用好信貸閘門。

  各市、各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注重協調配合,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實施意見各項任務按期完成,同時,要高度重視和有效防范社會風險,確保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工作目標順利實現。


編輯:李沐子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4-10 08:40: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沙市| 竹溪县| 刚察县| 景谷| 江达县| 都江堰市| 娱乐| 巴彦淖尔市| 东阿县| 工布江达县| 洪洞县| 修武县| 广丰县| 深圳市| 天长市| 祁门县| 太谷县| 石柱| 尉犁县| 绥江县| 措勤县| 威信县| 铅山县| 固阳县| 沿河| 德庆县| 潜山县| 行唐县| 定边县| 溧水县| 平山县| 鹤壁市| 定州市| 曲阜市| 桦川县| 平罗县| 台前县| 南投县| 五华县| 合水县| 高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