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態文明建設 為企業轉型升級 建材行業在不斷創新發展
隨著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構建,建材工業完全依靠投資拉動和生產要素驅動傳統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堅定不移的推動行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轉型升級,已成為建材工業科學發展的唯一選擇。發展方式轉變的原動力在于創新。為此,建材聯合會把創新政策、創新標準、創新技術的“三新”工作作為推進建材行業當前實施轉型升級的重要措施和手段,為推動建材行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建材工業經濟研究會、中國建材報社、中國建材雜志社、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聯合發起了“中國建材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論文征集活動。2014年1月5日,中國建材產業轉型升級優秀論文表彰暨生態治理材料創新發展論壇在北京開幕。
會議現場
論壇由中國建材工業經濟研究會主辦,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建筑材料工業信息中心、中國水泥網協辦,天津市建筑材料集團公司、天津寶豐混凝土樁桿有限公司、上海中技樁業股份有限公司支持。此次論壇以“建材行業推進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全行業的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進一步推動‘創新提升、超越引領’發展戰略的實施;探索為適應十八大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的需要,建材行業如何實現生態治理、防災減災材料的創新,實現傳統建材產品的轉型升級和市場拓展”為主題,同期進行了論文表彰以及頒獎活動。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喬龍德、國務院參事蔣明麟、中國建材經濟研究會會長劉長發、研究員劉福垣、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胡俊鋒博士、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侯建群副院長、中國建材工業經濟研究會名譽會長劉賦捷、中國水泥網CEO邵俊、中國建材工業經濟研究會蔣蓁秘書長、高宇副秘書長、通達耐火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李平總經理、天津寶豐混凝土樁桿有限公司總工 程師梁俊、浙東建材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日紅等政府協會領導、行業專家學者、行業優秀企業代表出席會議并做報告。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喬龍德出席并致辭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喬龍德出席并致辭。喬會長表示,此次的中國建材產業轉型升級優秀論文表彰大會是基于一年零四個月對大量收錄文章的甄選過程才得以實現的。從收到的文章可以看出,大家從不同的方位入手,以不同的視角去發掘行業的創新點,卻又道出了行業的統一心聲。此次優秀論文表彰大會暨大會創新發展論壇主題及內容切中行業發展要害,符合行業發展的現實需求。行業內人士對于行業的政策、創新基本已經有了統一的認識,但如何創新、路徑怎么走,支撐點在哪里,創新改革的深度、廣度及有效辦法卻仍停留在較為模糊的層次上,同時開展大規模、深刻的創新討論是非常及時且有必要的。從建材行業的發展現狀來看,創新政策、創新標準、創新技術的”三新“工作是整個行業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同時在具體的戰略實施中要結合當前社會經濟改革的目標,例如加強市場配置的主要地位,加快新興產業發展等等。創新是發展方式轉變的原動力,中國建材行業必須使創新的理念貫徹到整個行業發展的過程才能實現2030年達到”超越引領“的目標。
國務院參事蔣明麟作《依靠科技創新加快建材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報告
國務院參事蔣明麟在《依靠科技創新加快建材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報告中說到:21世紀是創新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驅動是相對于要素驅動、投資驅動更為高級的發展階段。企業只有不斷加強創新能力建設,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贏得先機,贏得新的發展。企業創新能力的提高取決于領導者的素質。要進行觀念更新、提高預測洞察能力、提高組織動員能力、提高用人識才能力。此外,他還強調,企業要重視運用科學的創新方法;積極推進企業為主導、市場為導向、產學研合作協同創新;他認為,推進教育改革,完善人才政策;推進財稅改革,加大投入力度;推進金融改革,提高服務效果;推進知識產權戰略實施,依法保護創新成果;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國際合作這五個方面的幫助下,對政府完善支持企業創新將是很好的政策建議。
經濟學家、博導、研究員劉福垣作在《我國宏觀經濟形勢與全面深化改革》報告
經濟學家、博導、研究員劉福垣在《我國宏觀經濟形勢與全面深化改革》中深刻強調,從當前我國宏觀經濟發展現狀及所處國際社會環境來分析改革的重點,方向、最核心要點,劉福垣認為判斷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情況需要結合經濟發展階段,不能簡單以個別宏觀經濟指標為判斷標準進而做出相應的調控決定。他認為,從全球近十幾年經濟發展的過程來看,已經形成了一種生產、消費時空錯亂的現象,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形成生產、消費的極大不平衡,而決定國家競爭力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國民消費力。因此中國經濟未來的改革措施需要以“圍繞提高國內人民消費水平、刺激內需為最終目標。同時基于上述論點,劉福垣認為我國的農民工市民化進程任重而道遠,而這一進程的發展,將成為推動社會經濟增長的巨大力量,同時也將為建材行業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Page]
上午的會議由中國建材經濟研究會會長劉長發主持
下午的會議由蔣蓁秘書長主持
頒獎
頒獎
中國建材工業經濟研究會副秘書長高宇宣布獲獎名單
在接下來的頒獎活動中,劉懷平、陳學功的論文《創新是科行跨越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馮運生《深化“通達·耐火系統”,打造更具競爭力的耐材全產業鏈》,侯建群《預制混凝土空心模與住宅產業化》,孔安、劉淑娟《我國的水泥消費峰值》4篇論文獲評中國建材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研究優秀論文一等獎,本網CEO邵俊所著論文《轉型期中的水泥行業互聯網應用》獲得二等獎;另外,嚴志隆的《當前我國管樁行業急需解決的幾個問題及有關思考》,張日紅的《新型預制樁產品與工法》,梁俊等人的《針對天津地方規程、預應力管樁在厚層軟土地區性能的抗震研究》,以及鄒文崗的《管樁生產線設計和工藝管理探討》4篇論文獲評混凝土管樁生產技術創新專集一等獎。
在接下來的會議中,中國建材經濟研究會會長劉長發在《“創新提升、超越引領”發展戰略的實施》報告中指出,創新提升、超越引領戰略的提出,一是打造升級版中國經濟,實現由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的總體需求;二是建材工業自身發展的要求;三是市場需求升級的要求。實施“創新提升、超越引領”戰略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務:轉變發展觀念;重構市場秩序;推進水泥、平板玻璃等傳統建材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升級版建材產業;積極培育并大力發展新興建材產業;培育并打造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世界級領軍企業。[Page]
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胡俊鋒博士圍繞我國自然災害形勢、防災減災與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生態治理材料在防災減災中的應用三方面作了報告。他提倡,加強水泥制品企業對防災減災工作的認識,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在防災減災工程治理、災后恢復重建工程等方面推廣使用生態環保的材料。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侯建群副院長作《從建材生產企業轉型升級漫談建筑設計選材需求》報告,他以設計師的身份,介紹了現有住宅結構體系、預制裝配式住宅概念等內容,他歸納到,住宅產業化主要體現在住宅設計標準化、住宅部品部(構)件生產工廠化、住宅生產工業化、住宅生產經營一體化以及住宅協作服務社會化。現任中國學術期(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會議論文部主任的顏子實介紹了中國知網的知識資源的整合現狀包括出版情況和傳播傳播情況以及創新應用平臺等內容;通達耐火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李平總經理作《構建耐火材料生產性服務體系的實踐》的報告中介紹了耐材生產性服務的背景與方向、耐材生產性服務的探索與實踐、耐材生產性服務的成效與作用;江蘇科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部長高平濤以創新是科行跨越發展的源動力為題,圍繞科技創新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優勢、管理創新提升企業運行效率以及模式創新開辟企業跨越發展新途徑三方面進行了介紹;天津寶豐混凝土樁桿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梁俊在《創新澆筑基礎,科技鑄就磐石》就公司的科研平臺的建立進行了講解。
另外,浙東建材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日紅在報告中介紹了鉆孔灌注樁、預制樁發展的問題點以及非擠土預制樁成樁技術開發等內容;中技股份研究院副院長高軍峰在作《傳統行業的創新變革力》的報告中強調了觀念創新與創新變革力支撐與因素的內容;北京建華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林晨介紹了“建華工程獎”的設立與評選信息發布。
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胡俊鋒博士作《我國綜合防災減災現狀與生態文明建設》報告
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侯建群副院長作《從建材生產企業轉型升級漫談建筑設計選材需求》報告
中國學術期(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會議論文部主任顏子實介紹《文獻出版傳播與平臺創新應用》
通達耐火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李平總經理作《構建耐火材料生產性服務體系的實踐》
江蘇科行集團部長高平濤作《創新是科行集團的發展源動力》報告
天津寶豐混凝土樁桿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梁俊作《創新澆筑基礎,科技鑄就磐石》報告
浙東建材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日紅作《高性能預制樁研制與靜鉆根植施工技術的開發應用》報告
中技股份研究院副院長高軍峰作《傳統行業的創新變革力》報告
北京建華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林晨介紹了“建華工程獎”的設立與評選信息發布
最后,中國水泥備件網總裁斯俊作《新模式創新電商價值》的報告,他圍繞水泥行業分析、備件網的簡介以及平臺已實現的創新模式、實踐中的創新模式—支付平臺、平臺未來的創新價值、平臺未來的創新價值、備件網的平臺優勢分析以及備件網未來的行業價值七個內容進行了介紹。他強調,傳統企業與電子商務融合早已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B2B電子商務對傳統企業的價值是優化產業鏈和供應鏈:一方面通過B2B電商平臺的聚合與影響快速掌握行業優勢資源,從而讓企業獲得按行業特性找到下游采購商的精準通道。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應以提高企業適應市場競爭環境,提高效益和競爭力為出發點,從企業的實際出發,通過對信息流、資金流、物流跟蹤,降低庫存,減少浪費;嚴格控制總部及各分公司的財務、經營投資與產出比例關系,更好地解決企業的內部資源整合、節能降耗和擴大市場份額等問題。
中國水泥備件網總裁斯俊作《新模式創新電商價值》的報告
依靠技術創新,尤其是自主創新突破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技術,搶占全球行業技術進步的最高點,讓中國建材工業在世界的地位與擁有的產量相等相稱,是歷史賦予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轉變觀念,告別過去的發展方式,把發展理念由速度型、規模型和依靠外部拉動真正轉向以質量效益為目標,以行業進步為提升為主要目的,是破解目前行業產能過剩、優化存量、提高企業自身造血功能和活力的關鍵。
編輯:王欣欣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