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業:為何2024年困難重重 但前途光明
近日,在對2024年行業預測時上峰水泥表示,2024水泥行業有困難,有挑戰,但更多的是光明的前景。
2023年,水泥行業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激烈,根據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研究院預計2023水泥產量將創下近13年新低,全年利潤或在310億元左右,大有回到2015年之勢。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
我們來看2024年水泥行業面臨的一些困難與挑戰。
供給端來看,當前,全國熟料總產能18.03億噸,但尚未達到頂峰。2023年全國投產16條生產線,合計熟料產能2352.9萬噸,而根據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研究院追蹤,2024年國內計劃還有27條、產能超4000萬噸熟料線會陸續投產。
在當前行業大背景下,需求下行,新投產產能的釋放將進一步加劇行業的供需矛盾。
價格方面,截至2023年12月29,全國水泥價格指數113.37點,與去年同期下滑了28.95點,整體下跌超20%。
從價格走勢圖上看,2023年全國水泥價格行情走勢整體是震蕩下行的,截至12月19日,P.O42.5散裝水泥均價343.24元/噸,比年初下跌19.7%。
由于今年的水泥價格起點比較低,在這個基礎上想要反彈超過2023年對行業來說壓力不小。
水泥方面,房地產、基建和民用市場是拉動水泥需求的三大主力。然而近年來,房地產投資逐漸下滑,基建需求難以對沖房地產下行的影響,受此拖累,水泥需求也大幅下降。以2023年為例,預計全國水泥產量20.5億噸,同比下降3.3%。
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研究院預測,2024年地產拖累減弱,基建仍有拉動,預計2024年水泥產量在20.1億噸左右,同比下降2%上下。
需求下行、新投產產能增加、水泥均價整體下移的情況下,水泥行業的光明前景又在哪里呢?
整體趨勢來看,國內水泥需求已經步入下行周期。中國水泥協會執行會長肖家祥預計,到2030年,國內水泥需求將降至15億噸左右。
不過,嚴峻的市場態勢同樣意味著新生。水泥是剛性需求的大宗工業品,而且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沒有理想的替代材料。即便市場需求下滑,但長期來看,基于國內龐大的經濟體量,市場需求依舊較大。
在經歷了行業利潤大幅下滑的“寒冬”時期,不少競爭力差、經營不善的企業被收編或退出市場,水泥企業數量將持續減少,行業被迫進入產能出清階段。
據中國水泥網不完全統計,2023年已有超50家水泥廠宣布破產或已進入破產程序,其中不乏一些含有2000t/d、4000t/d、4500t/d熟料生產線的企業。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國內部分區域市場過去長期形成的“競合關系”已經出現裂痕,部分企業明確反對錯峰生產,具體到市場方面,價格戰時有爆發,整個水泥市場已是“暗流涌動”。
新的一年,原有的“競合關系”還能多大程度維持,還能維持多久?將是行業思考的問題,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在不久的將來,一場徹底的洗牌可能在所難免。
與此同時,不少水泥企業在積極提升自身經濟增長點,如紅獅水泥的“水泥+多晶硅”雙主業格局;華新水泥海外擴張、華潤水泥從水泥擴展到建材......同時,依靠科技賦能、科技創新,打造智能、節能低碳的水泥工廠成為當下水泥企業發展的重點。
未來的水泥行業必然“剩者為王”,那些在市場布局、礦山資源、成本控制、管理效率、財務成本等方面,具有多項優勢的企業將更容易脫穎而出。未來對于水泥強者是光明的,對于水泥弱者是黑暗的,國內水泥行業終將進入由強者構建的全新格局。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