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回顧|錯峰生產:時間延長 影響漸弱 未來走向何方?
庫存滿了,錯峰;需求量不足,錯峰;價格低迷,錯峰。近幾年,錯峰似乎成了水泥行業的“救命稻草”。
不過,全國各地錯峰停窯天數逐年快速增加,但錯峰生產的效果卻在逐年減弱。尤其是今年,隨著供需矛盾進一步尖銳,錯峰停窯對水泥行情的影響作用大幅削弱。
2023,錯峰停窯也難以挽救水泥行情
2023水泥行情持續低迷。據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研究院分析,今年31個省份中有29個省份水泥價格同比出現下跌。其中跌幅在30%以上的省份有6個,廣西、江西和貴州跌幅靠前。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跌幅較大的省份中不少地區錯峰力度更是一再加大,但通過錯峰控制產能發揮卻挽救不了今年的水泥市場行情。
2023年12月各省水泥價格跌多漲少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以貴州市場為例,2022年,貴州發布的《關于做好2022年水泥行業錯峰生產的通知》要求所有熟料線錯峰停產,一季度不少于60天,二季度不少于40天,三季度不少于30天,四季度不少于30天。到了2023年,貴州發布的水泥行業錯峰要求是一季度停窯60天,二季度計劃停窯60天,三季度55天。二、三季度停窯時間明顯大幅增加。雖然貴州水泥錯峰力度不斷增強但其行情卻并未因此有所好轉。
由于今年市場行情持續低迷,為了穩住明年的市場,一些省份老早已經開始提前安排規劃2024年的錯峰計劃。其中,河北從行業自救角度出發專門召開了水泥行業2023-2024年度錯峰生產專題部署會,要求:2023年11月1日至2024年10月31日,冀東北區域行業自律自救錯峰生產200天;冀中南區域行業自律自救錯峰生產190天。
值得一提的是,河北在今年8月的時候曾發過2023-2024年度水泥錯峰生產通知,要求2023年11月1日至2024年10月31錯峰150天。沒想到僅過去3個月河北就再度發文延長錯峰至200天。
錯峰生產未來走向何方?
自2015年水泥行業“大低谷”以后,錯峰生產登上了水泥行業的舞臺,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一環,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水泥行業產能過剩之下如何緩解供大于求的問題,令水泥價格得以穩定回升,行業效益迅速改善,并接連創造歷史最佳利潤。
然而,當前隨著全國市場需求持續下滑,錯峰生產的“魔力”正在消失,水泥行業已經很難依靠錯峰生產走出困境。正如不少水泥企業所言,在全國市場需求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庫滿停產已經成為部分水泥企業不得已的選擇。
事情發展至此,不少水泥企業又開始站出來反對錯峰生產,呼吁全國水泥行業積極淘汰落后產能,從根本上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
而事實上,錯峰生產政策自推行以來便頗受爭議。之初是為避免秋冬采暖期內污染物疊加,后來在南方地區也有了避免夏季用電高峰的等作用。但后來行業嘗到了錯峰生產在供給側方面帶來的益處,便成為停窯限產的代名詞、改善市場行情的方法。彼時雖受爭議但利益當前反對之音日漸消弭。
如今,錯峰生產積攢的種種弊端逐一爆發,水泥行業再度陷入危機,擺脫困境更是難上加難。如:水泥行情持續低迷的主要原因是產能過剩,但錯峰生產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低效產能,對有效化解產能過剩起到了負面作用,錯失了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窗口”期。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業享受因錯峰生產帶來高利潤期的幾年時間里,水泥新增產能急劇增加,一大批新增新建生產線“拔地而起”,讓本就產能過剩的水泥行業“雪上加霜”。
所以,在水泥供需矛盾日益凸顯的背景下,將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真正落到實處,使水泥行業產能總量與環境承載力、市場需求、資源保障相適應,空間布局與區域經濟發展相協調,產能利用率達到合理水平才是正道。而錯峰生產作為水泥行業發展中的一段插曲或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