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把握產能過剩行業貸款投放
為促進產業機構調整,化解產能過剩矛盾成為目前乃至今年一段時間經濟結構調整的工作重點。其中,銀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中國工商銀行行長易會滿介紹,工行制定產能過剩行業信貸政策方面,不斷完善和制定新的信貸政策,優化信貸投向,細化風險管理要求,完善準入標準,同時強化客戶分類管理。制定明確的客戶分類標準,依托“名單制+分類管理”等措施促進行業內客戶信貸結構調整。
數據顯示,在2013年,工商銀行制定了包括鋼鐵、水泥、電解鋁、造船等重點過剩行業在內的61個行業信貸政策,覆蓋了85%以上的公司貸款,有序指導相關行業信貸投向和風險控制。
今年下半年,工行控制產能過剩行業貸款的政策也收到了成效。2013年9月末,工行在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和船舶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貸款余額1479.7億元,其中鋼鐵行業1224.5億元。
與2013年初相比,行業貸款總額下降159.6億元,不良貸款下降14.4億元,不良率下降0.79個百分點。
銀監會此前也提出,對過剩產能行業實施差別化的信貸政策,同時支持企業“走出去”、企業兼并重組等。
工行在今年也牽頭銀團對國內某不銹鋼龍頭企業冷連軋技術改造項目發放貸款37.79億元,在不增加生產能力的前提下,幫助企業提高產品經濟附加值、增強競爭力。
2012年以來,工行先后為1000余戶企業提供“融資+顧問”的綜合重組并購項目,相繼完成并購重組項目1500宗,為客戶提供并購貸款及非信貸融資1500億元,其中工行并購貸款余額530億元。
編輯:曾家明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