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胡幼奕:創新提升 開創我國砂石骨料工業新局面

中國水泥網信息中心 · 2013-12-24 15:29 留言

中國砂石協會會長胡幼奕在砂石協會2013年年會上講話


砂石,是一種自然礦產資源,是建筑和基礎建設既不可缺少又不可替代的骨料材料,在建筑和基礎建設設施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哪里有建設,哪里就要用砂石,其應用遍及全國各地。目前我國砂石的產銷量已居世界首位。

砂石的開采,關系到自然資源的合理使用和環境保護,關系到社會和諧發展。砂石的質量關系到基礎設施、建筑的百年大計,關系到國計民生。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對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要求的不斷提高,提升砂石行業的整體水平已勢在必行。

一、砂石行業的發展概況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基礎設施和建筑快速發展,砂石的用量在不斷增加,從1981年的不足5億噸發展到現在的100多億噸,年產銷量增長了20多倍。2012年全國砂石年產值已達3000多億元,帶動運輸業產值2000多億元。按照國家基礎建設中長期的發展規劃,預計砂石的用量將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長。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國砂石工業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和進步。由傳統的以人工開采為主,發展到以大型成套技術裝備開采和生產為主;由傳統的分散式的生產方式,發展到相對集中的機械化生產方式。由沒有管理向加強管理、加強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利用的方向發展。

在過去的三十年中,砂石協會先后提出了“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開拓創新、節能減排、綠色環保、持續發展”,“資源、環保、安全、和諧”的主導思想,引領和規范行業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砂石行業保持了持續和快速的發展。

近十年來,隨著砂石開采和用量的不斷增大,各級政府加大了對環境保護的力度,砂石行業也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資源綜合利用、節能環保、科技創新的步伐,向先進的機械化開采和大規模的生產方式邁進了一大步,大型砂石企業和砂石機械裝備制造企業不斷增加,企業也更加注重自身品牌的建設。

隨著天然砂石資源的逐漸減少以及對環境保護要求的不斷提高,機制砂石的生產與應用已成為砂石行業的必然選擇。機制砂石礦產資源豐富,質量穩定,為砂石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間。機制砂石的開發,使砂石能夠形成規模化生產,進一步加快了傳統砂石產業結構的轉型和技術升級,為砂石工業走向規范化、標準化、工業化的發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條件。

近年來,砂石協會配合政府制定了砂石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修訂和制訂了有關產品標準,研究制定了“機制砂石行業準入條件”(國土資源部已將砂石列為八大礦種之一)、“機制砂石行業發展指導意見”等有關政策,制定了“機制砂石生產技術規程”、開展了“企業信用等級評價”等工作。為建立和規范行業的新秩序,有計劃、有節制地利用海砂、湖砂、河砂等天然砂石資源,大力推廣機制砂石的生產和應用,大力提升砂石機械裝備的技術水平,大力推進砂石行業的工業化和規模化生產,使砂石行業不斷走向規范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引導。

在近幾年的發展中,行業內涌現出了一批先進的砂石生產企業、碎石機械設備制造企業和行業管理示范單位,為砂石產業的管理、合理開采、技術水平的提高和砂石行業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帶頭和示范作用。各地政府也出臺了相應的采砂和治理政策,采取了相應的管理措施,尤其是加大了關閉小企業的力度,為砂石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二、砂石行業的主要矛盾

目前砂石行業的主要矛盾,是大規模的城市、高鐵、水利、新城鎮、新農村等各項建設的大量需求,與天然砂石資源的開采與環境保護的矛盾。

解決砂石行業主要矛盾的途徑,是合理規劃和開采,用機制砂石替代天然砂石。

替代過程的快慢,取決于以下三點:一是要不斷提升機制砂石的技術和產品質量,完善研發和質量檢測手段,以滿足使用要求;二是政府和協會宣傳推廣使用機制砂石代的力度;三是政府限制天然砂石的開采、關閉小型砂石企業和對機制砂石開采的支持力度。

三、砂石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砂石行業的管理涉及多個部門,協調、監督管理難度較大

在砂石的生產和應用方面,涉及到多個行業和部門。用量最大的工業與民用建筑,由城鄉建設部門管理,鐵路建設由鐵道部門管理;公路建設由交通部門管理;水利建設由水利部門管理。這些部門都涉及砂石的生產和應用,在生產和應用中各自執行各自的標準,各部門間缺少統一協調。

在許可證管理方面,礦山的采礦許可證由國土資源部門管理,陸地開采許可證由農業、林業或景區管理,江、河、海砂的開采許可證由水利、海事等部門管理,涉及多個部門管理。有的海沙開采只有海事證而沒有開采證。

在礦山的開采審批權限方面,大型礦山的開采由國土資源部審批,中、小型礦的開采則由省、市或縣一級政府審批。各地審批條件也不一致。

砂石資源開采多頭管理,國家和地方政府缺乏系統的管理和規范,主管和審批部門各自為政,協調、監管難度較大,造成行業管理混亂。

2、國家產業政策少,礦山開采年限短

在砂石產業的政策方面,以前國家和地方出臺的政策較少。

由于砂石重量大,價格低,不適合長距離運輸,多數是在建設地附近開采和使用,其管理相對比較分散,各地的政策也不一致。

在開采年限方面,一般為1-3年,最長的是10年,但比較少。因開采年限太短,企業難以收回成本,往往不愿意過多的投入,在環保方面尤為突出。

有些地區因砂石用量或產量較大,為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力度,維護開采秩序,逐漸把對砂石的管理工作納入了政府的工作范圍,有的地方已列為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如安徽的六安,潛山縣,河南的輝縣等,但在全國為數不多,尚不能滿足大多數地區當前砂石行業發展的需要。

3、缺少合理的規劃,無序開采依然存在

砂石是典型的傳統產業,企業多、規模小,而且分散,國家重視不夠,多數地區對砂石的開采缺少合理的中長期的規劃。

近年來,為保護環境,國土部下發了要求關停不能達標的小型資源礦山管理條例:按照文件要求,各地政府加大了清理整頓力度,有些地區實施了對小、亂、差等不達標的礦山開采的限產、關閉、兼并重組的整頓工作,并做出了規劃。整頓力度較大的有以下地區:

河北涿州于2009年底,關閉了52家砂石加工企業。

安徽合肥于2011年3月關閉了肥東龍泉山附近的60家石料廠,植樹補綠,恢復龍泉山的面貌。

四川成都彭州于2011年年底,分三批關閉了57家砂石企業,共計拆除廠房面積約1.1萬平方米,退出土地總面積達3900多畝,其中農用地600多畝。

北京昌平于2012年6月對轄區14個鎮共計3800畝的砂石加工廠、囤料場、盜采點進行清理,拆除違法建筑43處,對廠區內砂石料進行清理,清場平地58處。

青海西寧于2012年8月關閉了湟水河(西寧段)及其一級支流河道兩側各500米范圍內的208家采砂、洗砂廠,占原生產砂石廠的97.6%,拆除生產設備111處。為保證砂石市場供應及價格穩定,審批開辦了一批規模化、規范化的砂石生產基地。

青海大通縣于2012年11月,全部關停全縣域內五條河道兩側的75家砂石廠。對新的砂石基地采取招標拍賣等方式進行市場調配,在河道兩側500米開外,以工廠化、規范化、規模化的標準,審批開辦了15家大型砂石加工企業,整合了縣域內原有的采砂加工企業,滿足砂石市場需求。

江西南昌從2013年2月開始整治砂場。第一批關停了249個砂場.另外200多個砂場正在清理。

西藏昌都于2013年3月關閉了國道沿岸及干流河道第一批10家砂石廠。到6月,對開設在瀾滄江及其主要支流的砂石廠以及存在嚴重地質災害和安全隱患的12家砂石廠進行限期關閉。為做好砂石廠關閉后的相關工作,昌都縣環保局及地區環保局要求1 2家砂石廠在關閉前,將所有加工設備、建筑設施一次性拆除,將所有機械、工作人員撤離現場,并在砂石廠關閉后,根據“誰污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的原則,對采挖現場進行平整修復,做好耕地和林草植被的恢復工作。

浙江杭州于2013年6月關停砂石碼頭87個,其余39個砂石碼頭完成評估和協議拆除簽約,關閉砂石廠17家。

浙江湖州自2009年以來,對礦山關閉和整合力度不斷加大,2011年提出“減點、控量、集聚、生態”的要求和“停小留大、停劣留優、以留補停”的要求,完成了5個礦區的資源整合工作。到2012年10月砂石加工礦點由346處減少到80處,平均產能從30萬噸/年提升到120萬噸/年,并形成了一批較大規模和具有行業影響力的機制砂石生產企業。

湖南常德于2013年7月,對武陵區馬家吉至祠堂寺的11家砂石廠采取強制關閉。

陜西華陰于2013年8月,根據省人民政府令第168號《陜西省開山采石削山建房管理辦法》和《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的有關規定,對華陰市砂石企業進行集中整治,并組織相關部門對整改情況進行驗收,對整改不合格或不到位的企業,將依據相關法律,吊銷相關證照,予以關停。

北京平谷于2013年10月份,由國土分局、工商分局、公安分局、城管執法監察局等部門聯合行動,對5家非法經營的砂石廠進行整治,強制拆除了電力設施設備、拆除機械設施設備、拆除非法建設、清運沙石料及原料。

盡管政府采取措施強行關閉了一些不達標的小企業,但由于規劃和管理不到位,市場需求旺盛,反彈現象時有發生。

整頓秩序,重新規劃,加強管理,保證供給,是根治無序開采、保護環境最為有效的辦法,政府和砂石企業應該認真思考和面對。

[Page]

4、科技研發、標準、質量檢測不夠

一個成熟的、不斷發展的工業體系,需要有強大的研發和檢測等機構來支撐。我國目前尚沒有專門的砂石骨料研發和設計機構,大專院校也未開設相關專業,人才由企業自行培養。礦山開采技術和裝備的研發及升級改造主要由企業來做。多數企業技術研發和創新投入不足,企業缺少創新人才,自主知識產權相對較少,科技創新對砂石行業發展的貢獻率較低。

砂石開采、破碎、篩分等機械裝備以非標設備居多,生產線的設計和布局也各不相同,配件備件互不通用。

全國尚沒有專門的砂石骨料檢測機構,缺乏系統的檢驗測試手段。產品標準、設備標準體系尚不完善。與其他行業相比,砂石產品標準、機械裝備標準較少,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很少。

5、國家沒有把砂石納入工業產品統計范疇

國家沒有把砂石產品納入工業產品統計范疇,沒有詳實的全國統計信息。砂石企業數量、產量、產值只能靠估計或推算,不能準確分析砂石工業的經濟運行情況,也不能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提供有效依據。

四、砂石產業面對的主要挑戰

在當前國家對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越來越嚴格的情況下,砂石產業面對的主要挑戰是:

傳統管理方式的創新提升,對全國砂石資源開采進行重新規劃和布局:

轉變傳統的發展方式,加快砂石產業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砂石資源的綜合利用和保護環境;

砂石企業的重組聯合,形成大型企業集團;

加快砂石產業的工業化的進程,構建現代的砂石工業體系,開創砂石工業新局面。

五、砂石行業亟待開展的工作

目前我國發展綠色礦業、建設綠色礦山已成為轉變礦業發展方式、提升礦業整體形象、促進礦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根據我國砂石行業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國家對礦產資源的開采以資源合理利用、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和社區和諧為主要目標,以開采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企業管理規范化、生產工藝環保化、礦山環境生態化為要求,追求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注重資源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互統一,將綠色礦業的理念與實踐貫穿于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全過程,以及對地質環境的擾動最少,對礦產資源的開發最優,對資源的綜合利用效果最好,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最小的要求,砂石行業當前亟待開展如下工作。

1、聯合制定發展規劃和政策,引導行業發展

目前國家出臺的政策有,國土資源部《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發展綠色礦業建設綠色礦山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國砂石協會配合國家部委或聯合出臺的政策有:工信部發布機制砂石行業發展指導見,國土部發布機制砂石礦山開采準入條件,商務部和國資委共同發布企業信用等級評價體系。

國家和地方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制定、修訂政策的力度,出臺更多新法規和政策,加強政策支持和規劃引導,推動砂石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近年來有些地區也在強化對砂石業的管理,探索出一些富有成效的砂石管理經驗,如安徽六安、潛山和舒城,浙江湖州、河南輝縣等地。擇機召開“全國砂石管理經驗交流大會”,進一步推廣先進管理經驗。

2、加快制定砂石產品標準、裝備標準

加快產品標準的制定和修訂工作,完善標準、檢測體系。提升原有標準,制定新標準,加強產品質量的監督和檢驗。對不同規模的生產線和機械設備,制定統一的標準。

建議由國家和企業共同出資,組建國家砂石骨料質量監督檢測中心,作為行業的質量支撐。

積極爭取成立建材標準委員會砂石分標準委員會,加快產品標準的制定和修訂工作。

3、加快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

由于砂石行業以前的基礎比較差,傳統的采砂技術含量不高,工業化程度不高,行業科技創新相對較慢。近年來,隨著機制砂石的發展,急需新技術來支持和發展,建立研發和檢測機構被提到議事日程。

建立產學研一體化的科技研發平臺,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對行業的關鍵核心進行研發,同時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砂石開采的引領作用。

砂石協會支持有條件的大企業聯合組建圉家砂石骨料研究中心,作為行業的技術支撐;有條件時、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國家重點實驗室,對砂石產品的核心關鍵技術進行深入研究。通過設備更新、生產工藝升級等途徑提高砂石的裝備水平、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4、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砂石工業要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必須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轉型升級。根據各地砂石礦區礦產資源的分布情況,優化砂石生產布局。

發揮行業協會在整合行業資源方面的優勢和作用,加快砂石礦資源的整合。由政府和協會支持培育大型砂石企業、大型砂石機械裝備企業,對砂石企業進行重組聯合,形成大型企業集團。

與傳統的砂石生產相比,機制砂石符合國家的各項政策,既可以工業化大規模生產,以彌補天然砂石資源的中、粗砂不足,可以人工調配砂的顆粒級配,砂的成分可以人工控制,又能充分利用廢棄的各種尾礦或廢石達到綜合利用等很多優勢。大力發展機制砂石,實現工業化規模化生產,形成集約化的產業發展結構。

目前要重點解決機制砂石核心生產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同時利用市場倒逼機制,促進優勝劣汰,淘汰落后采砂方式和企業,徹底解決低水平重復亂挖亂踩的問題,形成一個新的工業體系。

5、加強對環境的保護

隨著國家對保護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建設“綠色礦山”已提升到建設“和諧礦區”。“和諧礦區”的涵蓋比“綠色礦山”更廣。“綠色礦山”主要強調企業與環境的關系以及開采后的復綠。“和諧礦區”包含了對生產企業的技術、裝備、產業規摸以及與礦區生態恢復治理、與礦區居民和諧共處、利益共享等方面的要求。要求礦產資源的開發與環境相協調,企業與地方經濟發展相促進,企業與周邊社區和諧相處,維護礦產開采秩序,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加強和諧礦區建設的宣傳力度,將和諧礦區的理念貫穿于砂石企業生產、運輸等全過程。大力發展清潔生產,提高廢棄資源的回收和重復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推進礦產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加強礦山與地方社區互動,建立良好的磋商協調機制,利用企業自身優勢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

在國土資源部2011年公布的首批37家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中,涉及建材系統的有:湖州新開元碎石有限公司(建筑石料礦)、湖州鹿山塢礦業有限公司妙西鎮第十礦區、北京水泥廠有限責任公司鳳山礦三家單位;在2012年公布的第二批183家、2013年公布的第三批239家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中,共有建材系統10家企業。他們是砂石行業的榜樣。

湖州新開元碎石有限公司與中國礦業大學共同研發的“機制砂石細粉高效回收與廢水循環利用工藝技術研究與應用”,是砂石行業首個鑒定并通過鑒定的科技成果。為了推廣先進經驗,國土部礦產開發管理司在湖州新開元碎石有限公司舉辦了“全國國士資源開發處與地勘處處長培訓會議”。

陜西瑞德寶爾投資有限公司在旅游城市西安建設了建筑砂石集中采供基地,國土部劉連河司長在參觀考察后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希望該企業做成西北地區的示范基地,以該基地為示范,對西安地區的砂石產業進行整合,并向西北地區輻射,提升我國西北地區砂石工業的水平。

6、建立砂石行業統計和經濟運行信息服務平臺

建立砂石行業重點企業統計報表制度,爭取把砂石納入國家統計局工業產品統計體系系統。通過砂石行業的統計數據,真實反映行業的發展情況,研究發展規律,為政府和企業決策服務。

7、加強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

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交流與合作,考察發達國家對砂石資源的管理辦法和砂石生產、質量標準等。積極推進“引進來,走出去”戰略的實施,加速國外砂石骨料關鍵核心技術的引進消化和吸收工作。

我國是砂石骨料生產和用量最大的國家,籌備和舉辦國際砂石骨料國際峰會,能促進國際間的技術交流與經濟合作,進一步提升我國砂石工業的發展水平。

8、加強對企業借理人和技術人員的職業培訓

要推進砂石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現代化水平,對人力資源的結構和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對企業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進行職業培訓,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操作技能,是推進我國砂石工業化、現代化的迫切需要。由企業和學校共同建立砂石管理、技術人員培訓中心,對從業人員進行職業培訓,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操作技能。

派研修人員到國外培訓學習砂石生產、管理及質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識和經驗。

籌備編輯出版《中國砂石骨料大全》,為全社會了解中國砂石工業的國家政策、行業發展、技術經濟狀況、地區產業分布企業基本情況等提供信息。

9、在全國推出砂石行業示范企業

近年來砂石行業出現了不少管理、生產的先進企業,在全國推出砂石行業示范企業、砂石行業示范生產線、示范機械裝備和示范管理單位等,以這些企業為龍頭,引導行業和企業發展方向,帶動其他企業迎頭趕上。

六、砂石行業發展的方向

砂石行業發展初期,國家對其管理較少,行業也沒有成功昀經驗可借鑒,砂石企業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企業自身創出了一條發展的道路。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對環保和資源的要求不斷提高,不能再“摸著石頭過河”,不調整傳統的產業結構、不轉變發展方式、不創新升級是沒有出路的。要借鑒其他工業發展的經驗,制定砂石工業的發展規劃、產業政策和工業發展路線圖。這個路線就是構建現代的砂石工業體系和工業化的道路。

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建材行業在不斷進行產業提升與結構優化,傳統的采砂、采石技術和管理方式已不能適應我國經濟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在當前對資源的綜合利用和對環境保護越來越嚴格的情況下,對砂石資源開采的重新規劃和布局,對傳統砂石產業及其管理方式的轉型升級和創新提升,構建現代的砂石工業體系刻不容緩。這是當前砂石行業發展的主要任務,要靠政府、協會和廣大企業的勇氣和智慧,共同謀劃,齊心協力,對砂石行業的發展進行認真的謀劃,明確發展的理念、途徑和著力點,建立砂石工業的新體系。把砂石行業打造成節能環保、清潔生產的低碳、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產業。

加快砂石企業的聯合重組,做大做強企業,是當前企業的首要任務。要著力創新砂石生產經營體制,在堅持合理規劃合理開采和保護環境的前提下,積極探索股份合作等多種方式的經營。各企業可互相參股,重組聯合,形成工業化、規模化的生產體系,提高砂否生產和機械裝備制造的集中度,形成跨地區的大型企業集團。也可與礦山、水泥、混凝土、機械制造、銷售等行業的企業聯合,形成跨地區、跨行業、跨領域的產業群集。徹底改變砂石企業分散、規模小、裝備水平低的局面。

延伸砂石產業鏈是增強企業實力和競爭力的另一途徑。砂石企業向上游的礦產加工方向延伸,向下游的商品混凝土、建筑施工方向延伸。砂石機械裝備制造企業向混凝土裝備、建設工程施工裝備方向延伸。通過向兩頭延伸,逐漸形成礦山開采——砂石加工——商品混凝土——建筑施工以及機械裝備制造一條龍的產業鏈。

在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方面,按不同需求對砂石礦產資源進行深加工,向精細化發展,提高經濟效益。

近年來,水泥等一些企業已開始進入砂石骨料行業,把水泥工業成熟的工業化發展經驗用于砂石工業,將進一步加速砂石產業的升級和結構調整,提升砂石產業的工業化水平。

目前,我國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等高等級基礎建筑設施的發展,對建設用砂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不斷提升生產技術水平,提高機械裝備水平,提高產品質量,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為國民經濟建設貢獻力量。

在砂石行業今后的發展中,希望廣大砂石企業和行業同仁,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以“資源、環保、安全、和諧”為指導,更加注重資源的科學合理開發和綜合利用;注重產品質量;注重環境的保護和開采后的治理;注重生產、運輸等過程中的安全;注重與環境和周邊居民的和諧。

在今后的發展中,希望廣大砂石企業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堅定信心,創新提升,推進砂石產業結構的調整,轉變傳統的發展方式,努力開創我國砂石工業的新局面,為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和諧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編輯:余樂樂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1年度湖南省綠色工廠名單公布 海螺、華新、臺泥、紅獅、中材上榜!
2025-04-05 08:33: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滨县| 泗阳县| 繁峙县| 新兴县| 鄂温| 扎兰屯市| 定日县| 田东县| 垫江县| 宁远县| 清水县| 伊宁县| 峨边| 达孜县| 涟源市| 永定县| 海林市| 屏边| 当雄县| 威海市| 五台县| 邵阳市| 沁源县| 工布江达县| 阳东县| 松江区| 南漳县| 哈巴河县| 额济纳旗| 海阳市| 灵川县| 金湖县| 香格里拉县| 陇南市| 武定县| 无极县| 都昌县| 延寿县| 巍山| 宜昌市| 肃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