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模:協同處置廢棄物將成水泥生產線標配
12月3日,“遏制水泥新增產能,加快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研發萬里行活動”華東華中站在浙江杭州召開,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副會長徐永模在會上就此次萬里行活動華東華中站會議內容發言。以下是徐永模副會長的發言內容整理。
中國建材聯合會副會長徐永模上午發言:
我今天來參加萬里行活動主要有幾個任務:
一、傳達喬龍德會長在萬里行活動會議上的講話精神
喬龍德會長在“遏制水泥新增產能 加快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研發”萬里行活動第一站——東北站做了重要講話,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中國水泥行業的產能過剩是同質化的技術和產品的過剩,這也對我們的產業結構調整帶來了非常大的困難。當然,不是完全沒有差異,一些1000t/d、2000t/d的生產線相對來說較差,但是差多少就很難說。一個企業的競爭力不能簡單地以規模大小來定論,成本構成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共同構成了一個企業的競爭實力。那么,目前這樣的局面怎樣去看待?產能過剩的確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手機行業也過剩,但是為什么沒有產生過剩行業的問題?因為它們是靠創新引領發展,利用先進的技術淘汰落后的技術、產能,因此也就不會出現我們今天的問題。所以我們此次萬里行活動,除了遏制新增產能外,我們還增加了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研發,就是想通過創新驅動引領我們行業走出目前的困境,化解產能過剩。
萬里行活動有著宣傳隊的作用,意義非常重要,我們需要更多的宣傳,讓行業有更加清楚的認識,對有些問題要引起共鳴,這樣全行業才能形成合力。
二、宣貫國務院41號文件精神
國務院41號文的出臺(前后)經歷了很長的時間,中國建材聯合會和中國水泥協會以及地方協會、大型企業等,都從不同的層面、在不同的階段參與了文件的有關方面內容起草,文件綜合反映了各方面的情況,可以說這是迄今為止,在國務院這個層面上對水泥行業產能過剩、及化解產能過剩中提出具體措施的文件。
水泥窯協同處置的發展面臨行業利益之爭,處置城市廢物和生活垃圾,水泥行業是后進入者,想打破之前的格局是非常困難的。過去行業做了大量的推進工作,但截至目前在社會上能形成一定影響力的只有幾家企業。這次通過41號文的制定,我們還是努力將水泥窯協同處置這樣一種廢棄物無害化處置方式,將這個水泥行業向綠色環保功能產業轉型的重要方向確定了下來。41號文給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留有彈性空間,各種技術最終通過市場競爭機制實現擇優選擇。
國務院41號文的內容非常豐富,我從三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
第一,關于遏制違規新建。我們通常說的遏制水泥新增產能不是很準確,國務院文件的提法是“違規新建”。對于新增產能,國務院41號文開了口子,確實需要新建的,地方政府須報告到中央主管部門批準。一些行業,特別是在一些資源性行業,從發展循環經濟、環保的角度來講,與水泥產業的鏈接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水泥行業可能是我國很多產業發展循環經濟不可或缺的最終的解決方式。據介紹,萬里行活動在陜西時了解到,陜西陜煤集團目前還在新建兩條8000t/d生產線。
對于那些已經建成的新增產能,包括那些違規建成的,國務院41號文也開了一條口子。對他們進行檢查評估,是不是符合行業的準入條件,是否滿足排放、節能等方面的標準,最終如果符合則允許補辦手續。從這一點來看,政府是逐漸在放開的。
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最終也是讓市場起到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政府從具體的管理中逐漸退出,加強政策、規劃、環保、標準的制定與監管。我們業內人士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最終,解決產能過剩問題,化解產能過剩,還是要靠創新。通過市場機制和真正先進的技術去淘汰落后。市場機制具有趨利性,在一個高利潤的情況下,無法阻止新建。如果市場有需求、如果地方有發展循環經濟有需求,還是會有新線建設。因此,我們不能太理想化,還是要回到市場競爭的現實情況。
第二,有關政策調整。為貫徹國務院41號文,政府主管部門正在積極地進行具體化的政策研究,例如水泥資源綜合利用和退稅政策的調整等問題,之前的稅收優惠政策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從技術的角度不是所有的廢棄物利用都能達到30%以上,那會對生產、產品質量造成影響,因此,規定只有達到30%才能享受到資源利用稅是不盡合理的;第二,利廢須達到30%的政策導致企業努力生產低等級、低品質產品,而不是那些高等級、高品質的產品,這肯定不是稅收優惠政策制定的初衷。
另外關于兼并重組,十多個部委成立了一個協調小組,具體政策正在抓緊制定,分業施策,一業一策。
以上兩個政策一旦出臺,將進一步促進水泥行業的發展。
[Page]
第三,關于標準修訂。之前很多大企業集團提出修改水泥產品標準的要求,希望國家可以從政策方面支持標準的修訂。現代化的建筑、工業化的發展需要高品質的混凝土,這就需要高品質的水泥產品。
目前,水泥產品60-70%為32.5復合水泥,標準的管控也存在失控的問題。混凝土對水泥的性能要求不僅僅是一個強度標號,而是滿足混凝土高性能的產品。混凝土不是一個工業標準化產品,其制造還要經歷攪拌、澆筑、振搗、成型等工藝過程,所以它的生產增加了其他材料行業沒有的工作性要求。我們過去生產混凝土對水泥要求的強度、標號是安全性能要求,是第一位的;建筑業發展到今天,混凝土出現了因耐久性不好引起的安全問題,因此對生產混凝土的水泥產品提出了耐久性方面的性能要求,包括堿含量、氯離子含量、需水性、與外加劑的相容性等要求。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提高產品標準。混凝土是非標產品,是按照性能要求設計的個性化產品,原材料標準化是很關鍵的。目前32.5復合水泥存在違規、違標生產問題,技術上又無法判斷添加什么材料和摻加了多少量,這和上次修改水泥標準 ,取消P.O32.5水泥產品中的情況是相似的。水泥是一種基礎性、通用型、標準化的產品,在國家工程設計規范中對各種通用水泥選用是基于這一前提的。
此外,新的水泥工業排放標準目前還未出。業界希望關于氮氧化物的排放從800mg/Nm3降到500mg/Nm3左右,但這樣的要求實際上遇到的阻力是行業沒有想到的,電力行業執行100mg/Nm3的標準,水泥行業為什么要放寬到500mg/Nm3?行業之間的排放標準還有一個平衡的問題。
關于水泥產品能效標準,標準的實施也遲遲不能落地。在這方面,中國建材聯合會發布了《水泥生產過程能效測定技術規程》協會標準,得到了有關部門的認可。希望能對執行能效標準起到促進作用。
三、介紹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的技術創新
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的八大技術從工藝技術特征來講可以歸類為6大技術:
1.粉體制備
2.窯爐節能
3.低碳熟料(材料技術)。水泥的硅酸鹽熟料礦物主要是C3S,C3S的含量和水化活性在很大程序上決定了水泥的性能,但高鈣組成意味著高二氧化碳的排放。高貝利特水泥早期水化性不高,達不到現在工程建設快速施工的要求,但卻有低碳排放的優勢。低碳熟料是既要實現熟料的低鈣化又要實現高性能,從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這是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的產品創新。
4.處置廢物。協同處置未來將成為水泥生產線的一種標配。這可以讓水泥行業從過去單一的原材料產業,變成今后生態建設、城市化進程當中不可缺少的、具有環保功能的材料制造業。
5.降低排放
6.兩化融合
我們說世界水泥看中國,今后要看中國水泥的創造、創新水平。重型裝備上面要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領先世界水平。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是要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實現創新、引領。
明年開始,將對“二代”水泥技術創新成果開展評價工作,評選先進的單項技術、示范工程。已經達到或者超過國際先進水平的給予評價、表彰、推廣。我們將通過各種渠道,特別是政府的政策和財政資金對這些投入創新、實現創新發展的企業給予實質性的支持,從而通過“二代”技術創新,實現轉型升級。
中國建材聯合會副會長徐永模下午總結發言
協會發揮自律性管理功能:在化解產能過剩問題中有兩個抓手可以促進行業的自律性管理。一是通過政府的節能限電,二是環保減排,通過落實限產、節能、減排與政府、社會的期待一致。目前,北京的霧霾成為整個社會的關注點,民生問題是大問題。北京已經明確,2017年以前撤出1200家企業。行業和企業如果在環保方面沒有占據道德高地的時候,就算擁有再好的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都將被政府、社會拋棄。
對于產能過剩,我們不僅需要解決新增產能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解決好現有產能的減量和減產,以確保行業的健康發展。目前,通過節能、減排進行限產是我們目前很重要的調控手段。
促進水泥窯協同處置的發展:我們是后進入者,想讓政府給予額外的政策照顧不太可能,真正可行的就是通過市場機制公平競爭。
發展協同處置要和政府算一筆“大賬”,既要算經濟帳,又要算環保帳、社會穩定帳。這樣,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的優勢自然就會體現出來。地方投資一個垃圾焚燒廠,要投資多少錢、占多大的土地、上網電價補貼多少錢,造成多大的社會問題,相比之下,利用城市周邊的水泥廠進行處置,不僅安全,相關的投資都不會有。今天社會高度重視產生二噁英的問題,是傳統垃圾焚燒處理方式無法根本避免的問題。我們要共同努力推進水泥窯協同處置。在一些周邊沒有水泥企業的城市,可以將垃圾進行生態化預處理,使之成為產品,然后運輸到外地水泥廠,珠海的做法是這樣的。目前我們也準備立項,對垃圾預處理產品制定產品標準。
水泥企業發展混凝土:水泥企業進軍商混是大勢所趨,但是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發展得如此迅速。一些企業認為混凝土與水泥行業差不多,但事實上卻有很大的不同,目前水泥企業發展混凝土也遇到了很多問題——應收賬款問題、惡性競爭問題、第三方物流問題等,這些問題是發展的問題,也只有通過發展解決問題。
編輯:余樂樂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