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星:推行商混行業整合 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常務執行副總裁 張劍星
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主辦,浙東建材集團承辦的2013年度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大會12月10日在寧波盛大開幕。會上,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常務執行副總裁張劍星做了題為《推行商混行業整合、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報告。以下是主要內容:
大家好!非常高興參加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2013年年會,與行業內外各位同仁、朋友一起交流、探討行業未來的發展及管理,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作為快速發展的產業,經過近十年來的高速發展,目前整體呈現“產能規模大、集中度低、市場競爭激烈,基礎管理薄弱、人才及技術力量相對缺乏”等局面,是一個充滿“機遇、挑戰、風險”并存的行業。
作為水泥企業,怎樣發展混凝土、水泥制品,優化產業鏈?如何規范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實現“水泥-商混業務”良性互動發展?如何推進行業規范管理,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亟需重點探討的問題。借此機會,我重點介紹一下南方水泥商混業務發展及管理的一些經驗與體會,供各位交流探討。
一、南方水泥商混業務的發展情況
水泥企業發展商混,通過資源整合,實行水泥-骨料-混凝土一體化發展,實現產業鏈延伸,已逐步成為國內外行業的共識。
南方水泥自2007年組建以來,秉承“行業利益高于企業利益,企業利益蘊于行業利益”的理念,在行業協會和各級領導、同仁的大力幫助與支持下,按照中國建材“聯合重組、優化布局、管理整合、市場協同、技術創新”的二十字發展方針,在東南經濟區域大力推進實施水泥企業戰略性聯合重組;2011年,公司按照中國建材水泥產品“商混化、制品化、特種化和高標號化”的總體規劃要求,堅持“區域化、市場份額優先、水泥、商混一體化”發展原則,在鞏固水泥業務既有核心利潤基礎上,重點推進商混業務聯合重組,在水泥業務覆蓋區域,以周邊縣(區)為重點,推進重組整合,建立核心利潤區,逐步推進中心城區商混企業重組整合,形成市場協同區,通過規范管理,資源整合,整體提升商混業務盈利能力,實現水泥、商混業務互動發展。
自2011年開始,南方水泥在兩年時間內實現水泥窯商混互動,截止目前,熟料產能1.2億噸,水泥產能1.6億噸,商混產能2.0億方。預計2013年全年實現商混銷量5100萬方,穩居國內第一,世界前列。
南方水泥在水泥及商混業務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功主要基于國家對水泥等過剩產業的政策支持:“控制總量、優化存量、推動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規模效益”;基于中國建材對行業現狀的充分認識和未來發展方向的清晰判斷,基于清晰的發展戰略和規劃,基于以“區域化、盈利優先、保護支持水泥銷售渠道、構建核心利潤區”為原則的商混業務發展策略及定位。
二、南方水泥商混業務的管理整合
目前,南方水泥商混產能已達2億方,商混業務范圍覆蓋“浙江、江蘇、上海、江西、湖南”等地區,商混企業數量200余家。對于南方水泥來說,水泥這塊一百六七十的水泥企業現在管理整合應該算基本到位,而且都統一實現,真正往一個大型水泥集團發展。但商混一百多家企業進來以后,我們也才剛起步,并且沒有國內外相關經驗可借鑒。因此,如何實現對如此大規模商混業務管理整合和有效管控,這不僅是挑戰,更是一項系統工程。
南方水泥商混業務的管理整合在成功借鑒水泥企業管理整合基礎上,結合商混業務實際,在管理整合過程中,堅持“央企市管”的管理思路和清晰的“責、權、利”考核機制,把民企競爭優勢和南方水泥規模優勢及資源優勢有機結合,整體提升公司水泥、商混業務的系統競爭能力。
首先,加快推進組織整合,系統構建總部—區域公司—中心站三級商混業務管控架構體系,明確職能,落實管理責任及經營責任。重點落實總部及區域公司業務部門對商混“產、供、銷”等業務集中管控職能,以商混銷售半徑范圍為整合基礎,重點通過建立中心站,推進區域商混企業管理合并,構建利潤區,落實中心站日常經營管理責任及經營目標,通過管理整合,大幅縮小管理幅度,控制風險,實行有效管理。
[Page]其次,在組織整合過程中,以中心站為基礎,同步推進業務整合,系統構建了南方水泥商混業務標準化管理體系,提升“專業、集中、高效”管控水平。重點建立商混業務“三五”運營管理模式,通過建立預算、績效對標、基礎管理檢查及運營績效評價等手段,規范管理,提升商混業務管控能力和運營能力。(所謂“三五管理”:(1)五化:一體化、模式化、制度化、流程化、數字化;(2)五集中:市場營銷集中、采購集中、財務集中、生產技術集中、人力資源集中;(3)五類關鍵運營指標;凈利潤、產銷量、銷售價格、應收賬款及成本費用)。
同時通過加強管理培訓,系統宣貫商混業務標準化管控體系,建立職業經理人管理隊伍,同意規范商混企業運營管理,提升管控能力和效率。
目前,南方水泥已基本完成商混企業管理整合,逐步實現商混業務“專業、集中、高效”管控,同時與水泥業務礦山骨料資源、市場資源及技術資源等進行整合,有效提升了公司整體競爭力,這是水泥企業的優勢所在。
三、加快商混行業管理和商業模式創新,推進可持續發展
商混行業經過快速發展,整體上還處于“產能過剩、集中度低、過度競爭”的市場經營環境和粗放的管理方式,目前暴露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有:(1)產業規模與市場協調發展的矛盾;(2)混凝土生產與施工單位之間質量責任矛盾;(3)砂石骨料的生產水平與混凝土發展及需求的矛盾;(4)混凝土材料及技術要求不斷提高,與專業人才培養及相對落后的混凝土意識觀念的矛盾;(5)混凝土產品商品化、市場化與目前行政管理體制及市場定價機制的矛盾;(6)行業應收賬款、質量風險及安全風險整體較高等主要問題,也嚴重制約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商混行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行業及企業從行業政策、管理體制、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推進行業管理水平,建議重點應加強一下方面的工作:
(1)從產業政策上合理規劃和布局,逐步提高行業準入條件和資質審批、動態管理的力度和措施。
(2)從企業及行業角度來看,首先,水泥企業發展商混,一定要明確商混和水泥是兩個平行的版塊。其次,要系統構建“水泥—骨料—礦物摻合料—商混一體化”的產業鏈體系,實現系統成本最低;同時應規范建立骨料加工基地,從源頭上提升混凝土用原材料質量。只有充分發揮水泥企業優勢,揚長避短,并按照商混內在管理邏輯發展商混,才能使商混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3)明確商混企業與建筑施工單位的質量責任,系統提升混凝土結構實體質量水平。
(4)重視商混行業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提升企業競爭力和管理水平,同時應推進行業整合,提升集中度。
(5)充分利用水泥企業資本優勢和規模優勢,打造節能、環保、高效高品質的商混水泥企業,大水泥企業有責任引領整個行業的發展。
整體來看,商混行業發展已進入整合期,要創新發展和管理思路,從“增量發展、規模擴張”,向“資源整合、管理創新”轉化。要通過技術創新,改變目前低水平、同質化競爭模式,提升整個行業技術管理水平,提升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水平,真正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共生多贏。
南方水泥作為中國建材旗下一家區域性的專業化大型水泥企業,致力于水泥及產業鏈延伸發展及整合,非常感謝本次會議提供的交流學習機會,本次會議的召開對推進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的發展及管理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編輯:許玉婷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