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發:對促進建材工業兩化深度融合的思考
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劉長發做《對促進建材行業兩化深度融合的思考》的報告
6月11日上午9時,2011第五屆中國水泥信息化與自動化高峰論壇在大連仲夏花園酒店拉開帷幕。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劉長發做《對促進建材行業兩化深度融合的思考》的報告。中國水泥網記者整理如下:
劉長發表示,對于水泥這樣一個傳統的建材工業,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可以概括為兩個字——提升。建國以來,水泥工業從小到大,從無到有,從落后到先進,走過了一個漫長的歷程。提升包括提升技術水平,提升管理水平,提升發展質量及發展效率。從提升技術水平角度來說,信息化水平將成為水泥生產技術水平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十七屆五中全會做出的關于十二五規劃建議進一步提出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與之前相比,層次不斷遞進,要求不斷提高,如何領會兩化深度融合的深刻內涵、基本要求及特別在水泥工業發展中的指導作用,都需要行業人士去深入思考,廣泛應用到實踐當中,推動行業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一、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將進入深度融合階段
(一)第一次產業革命是蒸汽機時代,使我們進入了機械化;第二次產業革命是電氣化時代;第三次革命是信息化時代。被稱作人類工業革命第三次革命的信息化革命,使人類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已經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還將繼續改變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人類社會將進入信息化時代的最高階段——智能化階段。
(二)所謂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是指在智能化發展階段信息技術與產業技術的全方位多層次融合。
1.全方位融合是指在產品生產使用全生命周期即從研發、設計、生產、流通、使用的產業鏈全過程中實現信息化技術與產業技術的無縫對接。
2.多層次融合是指以智能化技術為龍頭的自動控制技術、數字技術、網絡技術、智能化技術等與產業技術的有效銜接。
關于信息化,有一種工具論的認識,即信息化只是一種手段和工具。將來可能就不僅停留在這樣的層面,通過信息化手段和工具的應用,將會改變企業的盈利模式,改變在整個產業鏈過程里的地位和控制能力。深度融合的意義不能僅從提高經營效率的工具來看待,應該要將它看成轉變經營戰略的舉措來認識。
(三)實現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將成為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
傳統的水泥工業要超越世界發展水平,引領世界水泥工業發展的潮流,信息化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重大意義不僅僅表現在進一步提高產業生產效率,更為重要的是深刻變革產業運行方式,推動商業模式創新,提高產業運行的質量和效益。
二、建材工業兩化深度融合的發展方向
(一)以信息化技術創新研發設計方式,促進行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
1.從計算機輔助設計、輔助制造向計算機輔助工程、虛擬仿真、數字化模型方向發展。
典型的例子是美國波音公司波音787的研發與制造,它是由全球5000多家零部件供應商和波音公司的研發總部一起在一個虛擬的計算機平臺上進行多種零部件研發、設計、對接、實驗,最后才做成功一架實際飛行的飛機。
2.建設產業鏈協同設計體系,構建產品全生命周期數字化設計模式。
任何一個產品都不是孤立的,有其上游和下游。水泥制造業下一步很重要的方向就是要延伸產業鏈,這不是簡單的涉及集料和混凝土制品,必須要掌握整個產業鏈的技術和業務的銜接點,沒有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設計體系來支撐是難以取得預想的效果。
3.深化產品開發和工藝流程的智能感知、知識挖掘、工藝分析、系統仿真、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集成使用。目前世界上有很多相關的產品,水泥工業要將其拿來做相關的轉化。
4. 對于建材消費產品來說,應該構建用戶廣泛參與的協同設計模式。這是一種發展模式及理念的全新變化,將來該是“你需要什么,我為你做什么”,體現出當今時代的個性化服務。如果沒有信息化技術支撐,是難以實現的。[Page]
(二)推動生產裝備智能化和生產過程自動化,實現智能化制造,進一步提升行業生產技術水平。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引進冀東水泥廠時,五六百人管理一條4000t/d生產線,現在中國現代化的水泥廠可以用一兩百人就可以做到有效管理。未來甚至可以成為一個無人化的工廠,用工趨近于零,勞動生產率趨近于無窮大,全部由機械手,機器人及硬件軟件的配合來完成。屆時將實現勞動生產率最大化,工藝參數最優化,產品質量最佳化。
1.以研制具備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特征的自動控制系統和裝備為重點,提高建材裝備制造業重大技術裝備自動智能化成套能力。
2.組織開展新一代智能化工廠設計,通過對現有生產線實施改造或新建生產線,進行試點示范,在取得成功后組織全面推廣。
(三)推動信息技術與生產性服務業融合,促進產業鏈流程再造,轉變行業發展方式,創新企業商業模式,提高行業運行質量和效益。
建材部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成立以來,對生產管理高度重視,緊抓不放,但是生產性服務業被嚴重忽視。在十二五規劃里第一次把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也納入產業發展規劃。在處理好制造業與服務業的關系上,有必要引入信息化手段,從而轉變發展方式。將來新的商業模式的推行,將極大提高整個行業的運行效率。
1.推進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加速制造業服務化進程和資產輕型化進程。
2.構建信息化技術支撐條件下的行業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體系。
3.構建包括電子商務在內的信息化技術支撐條件下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
(四)推進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綜合集成,加快建立現代經營管理體系,提高企業在信息技術支撐條件下的現代化經營管理水平。
三、個人對兩化深度融合的幾點思考
(一)促進建材工業兩化深度融合需要優先解決一些共性關鍵技術問題
如主要行業工藝參數數字化、支撐兩化深度融合的專業性工業軟件、實現兩化深度融合關鍵裝備與裝置等。有必要組織業內工藝技術專家、技術戰略專家和信息化專家共同探討,擬訂出一個建材工業兩化深度融合需要解決的共性關鍵技術一覽表。
(二)解決共性關鍵技術問題需要建立新的創新體系和運作機制,設立技術聯盟可能成為較為有效的路徑和解決方案。或者由協會及大型骨干龍頭企業牽頭,通過協同作戰的方式,發揮行業合力,本著誰參與誰受益的原則來做。
(三)廣大企業應當高度重視兩化深度融合
1.制定企業信息化推進規劃或計劃;
2.增加信息化投入;
3.培育信息化隊伍。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xy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