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長明:2012年度世界六大水泥跨國公司榜單發布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表1 2012年度世界水泥6強概況
表2 2010年度世界水泥6強主要環境指標
2013年8月世界三大國際水泥評級機構同時發布了2012年度世界六大水泥跨國公司的榜單,如表1所列。2012年度世界水泥6強榜單發布文件中有一些較大的變化,值得我國水泥界關注和思考。
這是國際水泥評級機構已經延續了近30年的例行職責,每年都評選并發布世界頂級水泥公司的榜單。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它們發布的榜單上都是10家水泥公司,簡稱世界水泥10強。進入21世紀以后,由于國際水泥公司的相互兼并重組以及有些原來的頂級公司業務與影響力的衰退,每年能上榜的世界頂級水泥公司逐漸減少,從2006年開始就只有6家,簡稱世界水泥6強。在國際水泥界這是一份頗具科學性和權威性的榜單。如果我國有水泥公司能名列此榜,這對我國躋身世界水泥強國將是一個十分有力的支撐。
用平常心看待榜上有名
在2012年度的6強中雖然沒有中國的水泥公司上榜,但是卻在文中首先提到了按水泥產能和產量來看,中國建材(CNBM)已連續多年位居世界最多;中國海螺(Conch)的產能已達2.09億噸,產量為1.84億噸,而且仍在繼續擴張之中。之后還提到了中國華新的產能為7000萬噸以上。說明國際機構已經充分注意到了中國水泥工業的崛起,但是因各種綜合性先決條件的缺失,單憑水泥產量之多,是不能上榜世界頂級水泥公司之列的。
記得多年以前,我國曾有不少人對國際機構“無視”我國,不予上榜深表不滿,認為是一種歧視。而現在如果我們以一種平常心來看待這事,是否也應該可以理解。我們也得允許別人繼續考察我們一段相當長的時期以后再發表其看法吧。如此重大的排名變化必須有一個科學慎重的程序。國際機構現在多年前直到現在不就是按此程序辦理之中嗎?所以我們應該消除主觀誤解,摒棄急于上榜的企求;還是要腳踏實地的苦練內功夸實基礎,保持平常心,力爭做到屆時“水到渠成”為上策。
[Page]我國水泥公司必須提交年度三大報告
按國際慣例,我國的水泥公司除產量很多以外,確實欠缺不少必要的上榜先決條件。這一問題筆者已經反復說過多次,懇請我國有關水泥企業高層于之重視,爭取盡快行動,早日補齊。那就是各水泥公司向全世界公眾按時提交的三大年度報告,即生產經營報告、環境與能耗報告、生產安全與員工身心健康報告。這三大報告都必須按時在互聯網上發布,公司董事長、總裁、總經濟師、律師對其負有完全的法律責任。很遺憾,雖然筆者為此已呼吁了將近10年,至今我國還沒有一家水泥公司能提交這三大報告;只有中建材、中材國際、華新等幾家近兩年才提交了一份包羅萬象和數據零散不齊或不大準確(公信力有待堤高)的所謂社會責任報告。顯然距離國際正規的三大報告的基本要求尚相差較遠,我們必須加緊努力。
應該特別強調,敦促我國水泥公司拿出三大報告來,絕非僅僅是為了“金榜”有名,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借助完成這些工作的過程中,全面提升我國水泥企業的質量和水平,達到世界頂級的標準,為建成名至實歸的世界水泥強國而做好充分準備。
另外我們還應該有一定的思想準備,即使在我國有些水泥公司提交了合格的三大報告以后,我們還得等待若干年時間的考驗才會被榮列“金榜”。只要我國水泥工業扎實地做大做強做優,名列世界頂級水泥公司的早晚可以不必太多計較。
我國水泥公司還有兩點不足之處,一是國際化程度很小,海外生產經營比例太少,缺乏跨國公司的實質;二是人均創利水平較低,承受國內外市場變化風險的能力較差,以致年度人均創利值的波動較大,與那些老牌跨國水泥公司相比還有差距。相信以上不足在我國水泥工業逐步實施“走出去”國際化的過程中是可以得到改進和完善的。
入圍“金榜”及其排名是動態變化的
2012年度世界水泥6強中有一個較重大的變化,那就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直被列為10強另冊(第11位)的巴西 Votorantim 水泥公司首次榜上有名,列第6位。表明過去十多年來,Votorantim 公司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克服了以前國際化不夠的缺陷,經濟上的創利能力顯著提升,因而取代了前幾年一直處于原來第6位的意大利 Buzzi Unicem 水泥公司。這也說明了這個榜單是科學的、動態的,是根據世界各跨國水泥公司實際發展變化的績效情況評定而得出的。按慣例,每年最多評出10強,但不濫芋充數,實事求是有幾家合格就評幾強。在上世紀90年代日本太平洋水泥公司曾多年列為第7位,后因太平洋公司的日益萎縮,直到2001年度終于被該榜除名而僅剩6強。由此可知,這些國際評級機構是比較科學公正的,是崇尚科技的非營利性的國際民間組織,因而享有較好的聲譽和權威。我國水泥界應該加深對它們的了解,開展交流合作,知己知彼,以后須要與之打交道的事情是少不了的。
狠抓顆粒物排放達標是當今第一要務
關于水泥公司的環境指標,我國至今還沒有一家公司向社會公眾提交過一份像樣的系統性數據。即使偶或有些零散的檢測結果也都是在“商業秘密”的借口下拒不公諸于眾,對社會環保組織的抽樣問詢更是回應冷淡,甚至不屑一顧,而是慣于在封閉保密的掩飾中隨意進行“暗箱”處理。這種做法顯然與前述的年度三大報告開放透明的理念背道而馳。如果我們不徹底摒棄這種所謂保密的陋習,那么三大報告,特別是有關環境汚染和生產安全方面的信息報告就永遠都不可能出現,這或許就是我國水泥公司多年來始終無人愿意提交這些信息的癥結所在。假如真是這樣的話,政府就必須負起職責。通過立法程序責令水泥企業對有關的環境污染與生產安全信息不得“保密”,必須公開透明。同時政府還要加強監管檢查,還要確保企業提供的信息數據的真實性,以求扭轉其公信力低下的窘境。
由表2可知,我國水泥工業平均環境指標與世界水泥6強的差異較大,有些情況甚至可以說近于畸型發展:其一是水泥中混合材摻入量特別多,高達32%,以致實物水泥的強度僅及世界水泥平均值的70%以下,這是片面追求數量而不惜犧牲質量的惡果。其二是粉塵排放量特別大,達2.7kg/t熟料(902mg/Nm3),竟為國標GB 4915-2004限值0.3kg/t熟料(100mg/Nm3)的9倍。如此大量的常年超標排放,居然無人問津,得以聽之任之,實在令人震驚。根據我國業已擁有的水泥工業收塵除塵技術裝備水平和資源,完全可以將新型干法窯的排塵控制在100mg/Nm3以下。但是這么多年以來,怎么就做不到呢?顯然,造成這種肆意超排的主因在于監管瀆職,放任自流,公眾豈能容忍,理應追責,限期糾正。因此狠抓顆粒物(粉塵、PM10、PM2.5)排放達標是我國水泥工業當今的第一要務。相對而言,我國水泥工業NOx的排放是符合國標GB4915-2004限值2.4kg/t熟料(800mg/Nm3)要求的,然而SNCR脫硝事現在卻被炒作得最熱鬧。看來我們的頭腦似乎須要厘清一番,要認清輕重緩急,千萬別搞成人們都忙著趕時髦,檢了“芝蔴”反而丟了“西瓜”。其三是我國水泥工業替代燃料的利用量特別少,幾乎為零,亟待政府的政策驅動。否則單純依靠水泥企業的所謂社會責任感,是難以扭轉水泥窯協同處置可燃廢棄物“叫好不叫座”的困境的。上述三項極端情況在世界水泥工業中是十分罕見的,是必須進行綜合性強力變革才可能破解的中國式體制謎局長年積重難返所造成的,變革之路任重道遠。
應該指出,我國的熟料熱耗卻比世界6強的約低10%,在水泥綜合電耗方面也是如此。這可能是因為我國近年新建了一大批能耗指標較先進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同時又淘汰了大部分落后水泥之故。
無論優或劣都應該公開透明,優則發揚,劣則改進,此乃我國水泥工業發展創新之路,也是我國躋身世界水泥強國之道。
編輯:許玉婷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