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地區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應用技術交流會
為促進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管樁在青島地區的推廣及應用,煙臺建華管樁有限公司、北京工業防腐蝕規范組、青島區域的主要勘察、設計、審圖、施工等單位共同舉行了此次青島地區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應用技術交流會,會議共有約200余位行業專家出席參加。
煙臺建華管樁有限公司總經理在致辭中表示,管樁憑借其自身適用面廣、承載力高、環保、施工周期短、經濟效益高等優勢得到了業主和設計單位的高度認可,管樁產品為各項目的施工和建設帶來了較大優勢,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青島理工大學副院長、博士導師張明義教授在會上詳細介紹了青島奧帆中心船塢底板耐久性案例。該案例背景為青島奧帆中心內擬建青島四季酒店工程,在擬建場地上有兩個建于1972年的舊船塢,船塢長100多米,寬20多米,深約10米,鋼筋混凝土底板厚度2米以上 ,船塢底板下設有直徑為250mm的抗浮錨桿(微型樁)。張明義教授詳細介紹了評估底板有無腐蝕或損傷及底板以下土層的現狀的方法。并得出結論為該鋼筋混凝土底板雖經40年使用(服役)仍然處于完好狀態;此底板的強度、耐久性和地基狀態均具備繼續使用的條件。張明義教授還指出目前正在編制山東省PHC耐腐蝕管樁圖集,編制后可將“一事一議”的應用方式推進一步,統一應用標準,使設計有據可依,并與各位專家討論了新圖集的主要技術指標。
北京工業防腐規范組熊威教授和何進源教授在會上介紹了“管樁在強腐蝕環境下的應用”,他們指出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在腐蝕地質下應用,設計時應注意事保持混凝土的高堿度,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增強抗滲能力,控制硫酸根離子,氯離子的含量,且要摻入高效活性礦物摻料;并指出材料在任何時候都有一個劣化的過程,在我國某些地區,硫酸鹽侵蝕和氯鹽的侵蝕是不可避免,但侵蝕的消除并不是不能實現。只要我們深入了解腐蝕產生的原因,了解混凝土結構產生腐蝕的機理,從而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針對性進行混凝土結構的防腐蝕設計,通過各個環節的施工質量控制,并針對有可能出現腐蝕的結構提前采取腐蝕防治手段,我們就能夠控制腐蝕不給我們造成危害。
建華管樁集團研發總監陳芳斌在會上介紹了“PHC管樁綜合性能及應用”。他說管樁不但擁有高強度,且質量可控,比在施工現場現澆灌的樁,節約工期和成本。并據實列舉了三個管樁應用案例證實了管樁在應用方面的優勢。陳芳斌還介紹了國內外管樁在防腐區域的研究進展及應用,并引用了孟加拉直大港集裝箱碼頭 、外高橋船塢舾裝碼頭 江蘇熔盛造船棲裝碼頭樁基礎工程、上海洋山港區一期工程、大豐港區、寧波港區和上海幾個地區的多個PHC管樁碼頭調查分析的結果。調查結果顯示,現役PHC管樁耐久性狀況良好,調查過程未發現任何箍筋和預應力鋼筋銹蝕的情況。對于常規碼頭50年左右的設計使用年限而言,PHC管樁的耐久性應該可以滿足要求;陳芳斌還列舉了國內外的管樁在特殊地質下應用的案例,如孟加拉直大港集裝箱碼頭、馬來西亞巴生西港口集裝箱碼頭、馬來西亞檳島跨海大橋、澳門國際機場聯絡橋、溫福鐵路等。最后,陳芳斌介紹了建華管樁集團的其他預制樁產品,如混合配筋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支護樁、預應力混凝土抗拔樁等。相信今后在管樁行業的不懈努力下,通過改進技術,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管樁將能應用于更復雜的地質。
煙臺中鼎基礎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景林在會上介紹了“管樁在較厚砂層、超高層的應用”。他說沿海城市多屬于7-8度抗震設防區,地層多為海陸交互相沉積,地層中常存在數層厚度不等、密實度不均的砂層。由于預應力管樁為擠土樁,在施工中常遇到需穿越較厚的砂層的情況,其在穿越較厚中密以上砂夾層時,由于砂層的擠密作用,經常出現沉樁困難。但靜壓機施工時可采取用引孔法,或加設鋼樁尖來解決。他還講到預制管樁500型以上的樁型,在煙臺、威海地區已廣泛應用于高層(35層以上)建筑的使用中,這要結合基礎型式及基底巖土性狀的掌握及樁型的正確選擇,水平荷載的計算應符合相關規范標準。并指出預制樁在軟土地基的使用中仍具有廣泛的空間。
青島市政設計院主任張興波在會上和各位專家探討了管樁在公路方面應用,他詳細介紹了預應力管樁在滬寧高速公路擴建工程中的成功應用,他說滬寧高速公路是我國較早建設的高速公路,是高速公路建設的典范。通過探討,使各位專家對管樁在道路地基處理方面的應用有了一個更深的認識。
通過此次技術交流會,一方面,各位專家對于管樁在特殊地質下的應用有了新的認識,同時也達成了“管樁在強腐蝕地質下采取一定措施可以應用”等技術方面的共識;另一方面,為管樁行業今后在技術、工藝流程方面的創新發展搭建了交流平臺。
編輯:劉冰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