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廢棄物“重生”變身墻板建高樓
在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設中,除了拔地而起的一幢幢高樓大廈,還有一堆堆數量驚人的建筑廢棄物。如何讓這些放錯位置的資源找到合適的位置?日前,在“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及建筑工業化輕質墻板推廣”現場會上,杭州富麗華建材有限公司的“變廢為寶”令人大開眼界。
“垃圾”也能成建材
走進杭州富麗華建材有限公司的建材生產場地,遠遠地可以看見一個用混凝土塊、磚塊等建筑廢棄物堆起的垃圾山。不錯,這里正是該企業產品的生產原料。只見一輛挖掘機正忙著將這些“垃圾”運往不遠處的軋石機進行破碎,隨著第一次破碎,一些大塊的“垃圾”變成小塊,再進行二次粉碎,成為碎屑。此時,將這些建筑碎屑與水泥、粉煤灰等原料按計量進行配料,中間經過攪拌、震動擠壓成型、切割、蒸汽養護等一系列工藝,最終形成一種炭灰色的新型建筑材料——墻板。
據杭州富麗華建材有限公司總經理沈建華介紹,這種墻板質輕、塊型大、表面平整,可以替代傳統的黏土實心磚、空心磚,被用作建筑物的隔墻板材,主要在住宅、辦公樓、賓館、酒店、別墅、商貿會所、運動場館等各個領域中廣泛使用。目前,這種新型建材已被區內兩家企業使用。
一年可“吞”30萬噸垃圾
建筑廢棄物,其實是“放錯地方的資源”,但是也一直是城市之“傷”,成為當前新型城市化推進的一大難點。記者了解到,目前絕大部分建筑廢棄物都是未經處理,被運往城市周邊隨意堆放,或是集中填埋。這兩種處理方式,都會占用大量土地,造成水資源污染、土壤結構破壞,影響生態環境。而這種新型墻板在制作過程中,有50%-60%的原料都來源于建筑廢棄物中的混凝土塊、磚塊和沙粉等,可以將建筑廢棄物的利用率提升到80%。沈建華告訴記者,今年10月份,企業投入1500萬元建成的2條生產線已開始試運行,設計年產量可達到50萬噸,消耗的建筑廢棄物約達到30萬噸。
而對于施工單位來說,與一般墻體材料相比,這種新型輕質隔墻板的施工期也可以縮短。一般墻體材料,每人每天平均砌4.5-5平方米,而這種新型墻板因為無需再反復粉墻,每人每天平均可砌15-20平方米,提高了施工效率。
基于此,這種廢物循環利用方式得到了不少參加現場會專家的肯定。省住建廳的一位專家表示,這種建筑廢棄物的再生利用,在節水、節材、節地、節電、環保等方面有著全方位的貢獻。不久前,這種新型墻板已經被認定為浙江省新型墻體材料產品。
編輯:王欣欣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