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產業化推進要多管齊下
新華有約特邀請天津市建筑設計院張津奕副院長,從技術制約到政策引導詳細解讀政策的出臺和產業化的發展走向?! ?
產業化住宅減少垃圾 實現環保生產
住宅產業化推廣已經七八年之久,但現在是第一次真正落實到政策層面上的推動。產業化生產手段在用地、用材、用料方面都有著明顯的優勢,還能夠對于建筑質量的通病常態從源頭上杜絕出現問題的諸多因素。但是,多年的實踐也證明了產業化的推動有著極大的阻力:成本推升、建筑形式和工業化水平低下都為產業化的推進造成了實際壓力?! ?
張津奕副院長表示:“本次政策層面上的推動,是一個利國利民的政策。從前我國的秦磚漢瓦是一種古典文化的結晶,現在推動產業化與傳統相比,有著極大的優勢,前景是十分樂觀的,但是也應該看到存在的一些難點。
產業化生產手段能夠減少建筑垃圾、建筑污水、有害氣體的排放,在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的基礎上,還能夠實現環保生產,是一種可持續生態的優勢。同時,也有著建筑速度的優勢:一般的18層住宅工期只有目前施工工藝的1/3,在此基礎上,能夠加快資本周轉和減少人力成本。并且,在建筑質量控制方面都有著良好的管控?!薄 ?
張津奕副院長表示難度的存在主要存在兩方面:一方面是產業化工廠投資比較大,同時,吊裝和運輸設備都構成成本推高;我們目前以高層為主,與國外的小高層和獨棟不同,在技術上也存在較大的難度;我國工業化水平相對較低,這方面也構成一個從生產到施工的實際困難?! ?
標準化體系還需科研機構群策群力
產業化生產實際上是一種流水線式建筑部品生產和裝配一條龍,但是不少業內人士指出,這種流水線式的生產手段的實現,要求部品生產具有嚴格的標準化體系。
該次政策的出臺在這一方面尚沒有明確的說法。張津奕副院長表示:“這個問題是構成目前產業化推廣和生產手段革新的一個困難。但是標準化體系的建立,從政策上的推動力度有限。而是需要科研院所和建筑開發企業群策群力?!?
“我們參觀過的有兩個企業,一個是遠大住工建設建筑的藍色港灣,一個是武漢世紀家園小區,兩個項目的建設規模相當大,但是外觀和格調都已經做的相當不錯了。在建筑形式上的問題基本上現在借助裝飾工藝等等各個方面都可以解決了。”
市場認同需加以引導
產業化住宅的生產和銷售,需要從政策支持和市場引導兩個方面協同進行。
張津奕副院長說:“我們在改革開放以后,大規模修筑過一批直板樓,這些建筑居住的舒適度和便利度都不是很好,所以市場對于產業化建筑也有一定的這種疑慮。我們首先應該加強這種宣傳,事實上,我們目前的這種產業化住宅的舒適度不比普通建筑差?!薄 ?
“另一個方面就是從優惠上來吸引市場購買力:在開發時就給予開發企業一定的優惠,比如說是容積率、配套費用等方面的減免和優惠,這樣才能將產業化住宅的成本和利潤空間降下來,也才能夠有成本空間吸引市場購買力。”
科學調研 完善監管
“激勵機制和懲罰機制應該是一個整體的,有激勵就有懲罰,有懲罰也才有激勵。我們現在推進產業化,就要科學合理的將懲罰機制和激勵機制結合起來。”
根據各大媒體的消息,本次產業化政策的出臺,不僅要納入到房地產調控的長效機制中,還要將其納入到各地政府部門的考核中,也就意味著產業化的推進將會有動力機制、激勵機制和懲罰機制的并舉?! ?
對此張津奕副院長表示:“強化政府職能,從審批到監管各個環節上都要嚴格管理,以確保在優惠政策的基礎上開發企業不折扣的實行了產業化的生產手段,將優惠政策落到實處,也要將監管放到明處。只有在科學的管理基礎上,才能夠有獎有懲,合力推進。”
編輯:王欣欣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