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從防治大氣污染的“停車熄火”到從點滴做起
據《北京晨報》報道,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就“北京大氣污染防治立法”舉行聽證會,參加聽證會的9名代表原則上都同意將停車熄火寫入立法。(《北京晨報》10月25日)在《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修改稿)》中有條款規定,鼓勵環保駕駛,減少機動車污染排放。在不影響車輛正常行駛的地段,提倡機動車駕駛員在停車三分鐘以上時熄滅發動機。
停車熄火似曾相見,可以追溯到上一世紀五十年代,那是汽油匱乏時期,開始卡車背過煤氣發生爐,后在巴士頂上有馱過沼氣袋,在公交車上推行過摻水節油、進站熄火趟車以節省汽油。后來到1964年,中國政府宣布石油自給后,停車熄火漸漸淡出視野。
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不再進口油的歷史雖又成了過去,但除了油價經常有波動外,市場上油并不缺,加上車內也常需空調建立舒適空間,誰會停車熄火呢!
這次停車熄火的提出,完全是從環保角度出發的。據介紹,環保部門做過相關的測算,以一輛國Ⅱ水平的小客車為例,每秒鐘排放的一氧化碳大概是11mg,碳氫化合物3.7mg,氮氧化合物0.3mg,在怠速3分鐘的時間內排出的污染物是2.7g,如果全北京市有10萬輛國Ⅱ標準車,每天怠速3分鐘以上排出各種污染物總和是270kg,一年下來將近100t。如果是100萬輛,至少要排出1000t污染物。
根據環保部最近發布的2013年9月份還有第三季度重點區域和74個城市的空氣質量來看,19個城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不足50%。京津冀地區更是重災區,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是全國大氣污染最突出,灰霾最嚴重的區域,城市之間污染相互影響顯著,重污染天氣往往在一天內先后出現。
上月國務院下發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明確指出,大氣環境保護事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事關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當前,我國大氣污染形勢嚴峻,以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為特征污染物的區域性大氣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損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影響社會和諧穩定。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深入推進,能源資源消耗持續增加,大氣污染防治壓力繼續加大。
在此大氣污染形勢嚴峻狀況下,誰都不可能置之度外。既不能獨善其身不受到損害,也不能置若罔聞。《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第十條是,明確政府企業和社會的責任,動員全民參與環境保護。條款中提出,廣泛動員社會參與。環境治理,人人有責。倡導文明、節約、綠色的消費方式和生活習慣,引導公眾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在全社會樹立起“同呼吸、共奮斗”的行為準則,共同改善空氣質量。
這次北京市在大氣污染防治立法擬將停車熄火寫入立法給大家一個明確的信號,環境治理,人人有責。離不開人人從點滴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誰也不應和不能抱有事不關己不負責任的態度。這也給水泥行業一個啟示,在水泥生產過程中,能做的“小事”,只要認真去查、去落實,還真可發現有不少,還真需要努力去做。水泥企業小客車有,還有不少大功率柴油車,存在為數眾多的揚塵點、漏灰點、漏煙點、排污點。在水泥企業,粉塵、氮氧化物固然需重點治理達標排放,但這些“小事”也要象查安全生產隱患一樣認真檢查,有一處查一處,查出一處整改一處。也惟有這樣,通過全民努力,空氣質量改善目標才能如期實現,大家才會擁有美好的藍天。
編輯:劉冰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