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漲價潮來襲:限量減產 因禍得福
最近兩個月,由于步入傳統旺季,水泥價格出現一定的上漲。如果說這屬于意料之中,那么大氣治理問題再度升溫,進而對水泥行業產生較大影響,就屬于意料之外了。受多重因素共同推動,水泥行業近期發動了一波持續時間長、累計幅度高的漲價潮,進而刺激A股市場中的水泥股同步起舞,下半年以來,水泥股走勢強勁,板塊整體漲幅超過20%。在傳統的周期股當中,這已經是個非常不錯的成績了。
不過,當時間來到寒冷的冬季,當水泥的需求不再火熱,僅憑大氣治理而減產的理由,能否支撐水泥價格繼續上行?展望四季度,水泥股的投資價值能否保持當前的成色?
水泥價格多區域普漲 京津冀望成漲價龍頭
自7月以來,華南的廣東、廣西水泥價格累計漲幅分別達到31.6%、11.1%,其中廣東市場水泥價格漲幅排名全國首位。分析認為,上半年兩廣水泥價格跌至低谷,下半年企業提升盈利意愿較強,加上需求恢復,進而驅動水泥價格不斷走高。
其次是華東地區,之前一段時間,主要水泥企業通過行業自律,加上受到節能減排因素的影響,推動水泥價格上漲20-70元/噸,部分地區最高漲幅達到25%,安徽、江蘇等地區價格漲幅超過15%。
而在華中地區,以湖北為例,在上周一次性大幅調漲16%后,最新水泥價格已至360元/噸。當地龍頭企業華新水泥一位內部人士接受大智慧通訊社采訪時稱,這主要是受到旺季因素影響,不過受到企業間競爭和供需關系的影響,今年旺季價格增長價格還是不如去年。
眼下最受關注的區域,無疑是華北地區。此前由于需求疲弱,該區域水泥價格上升動力不足。然而自本月以來,由于石家莊地區開展大氣防治措施,不少水泥企業被要求停產。在供給受限的約束下,河北水泥價格快速沖高20元/噸,漲幅達到7%。值得注意的是,限產行動還在進一步擴大范圍,這將有利于京津冀地區水泥價格繼續上行。同時,在環保壓力下,當地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工作也可能加大力度,這將對相關龍頭企業形成更為積極的影響。
需求褪色VS限產減量 水泥股后市何去何從
不過,要說就此看好水泥行業前景,恐怕還有難度。首先從季節性因素來看,眼下北方地區逐步進入初冬季節,下游建筑施工接近尾聲,水泥需求開始減弱。而在中南部地區,旺季效應還在延續,對建材的需求也在穩步上行。因此對于不同區域的水泥企業來說,未來景氣度趨向也不盡相同。
另一方面,大氣治理使得水泥行業供給受限,再加上淘汰落后產能等相關工作推進,行業的供需情況產能確實有望進一步好轉。尤其是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這些重點區域,首次提出減量置換,對于龍頭企業的正面影響也會更大一些。不過,這些工作的推進節奏到底會有多快,行業的中長期供需形勢能不能真的明顯好轉,目前還沒有特別明確的共識出現。
從機構的動向來看,對于水泥股也沒有特別的偏愛。以目前公布的三季報來看,華新水泥盡管凈利潤同比大贈,但是機構反而在高點選擇撤離,持有該股的機構數量從二季度的46家大幅降至三季度的4家。祁連山前三季度盈利增長超過100%,但是機構在三季度合計減持約450萬股,QFII、基金等不同類型的機構都有撤出跡象。
綜合各方分析,不難發現,“旺季+環保壓力”成為近期推升水泥價格、水泥股的關鍵因素,因此環保壓力較大的華北區域、基本面形勢相對更好的華東區域,接下來水泥價格還有進一步樂觀上行的空間。不過,反映在二級市場中,水泥股恐怕未必會有更好的表現。有私募人士表示,行業反彈雖然已經成為現實,然而要說反轉,至少要看三個季度的情況。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不能證明水泥行業有反轉,這就很難給市場帶來更為確定的信心支撐。因此,水泥股短期的反彈固然可喜,不過暫時還不至于看好整個行業的投資價值,投資者還是需要保持一定的冷靜,耐心等待行業出現更為明顯的反轉信號。
編輯:方運田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