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出臺生態文明建設規劃 水泥不再新增產能
10月15日,南京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南京市生態文明建設新規劃。發布會上,南京市環保局局長包洪新解讀《南京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13—2020)》,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唐建榮就《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創建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做情況介紹,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所長楊桂山,南京市國土局、住建局等相關部門領導參加了會議并回答記者提問。
南京市市委、市政府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戰略轉型的頂層設計,根據十八大“五位一體”的戰略目標和江蘇省委、省政府制定出臺的《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規劃》要求,經過半年多的努力,數十次的修改,最終形成《南京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13—2020)》(以下簡稱《規劃》)計劃到2030年,把南京建設成為生態空間合理、產業綠色低碳、資源功效利用、生態環境優良、群眾滿意認可的美麗中國標志性城市。
《規劃》主要內容概括為“1357”,即建設“一個方針”、明確“三步走目標”、把握“五項原則”、推動“七大重點任務”。
《規劃》指出,南京面臨著特殊環境市情。2012年,石化、電力、鋼鐵、水泥等產業耗煤量、耗水量、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和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占比高達90%以上。 并且明確,南京城市建設要堅持生態為基、環保優先的方針。到2015年,實現國家生態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三城同創”。所以,全市現有水泥不再新增產能。
發布會上,包洪新局長重點介紹了“七大任務”:一是以嚴守生態紅線為重點,優化國土開發空間;二是以結構優化調整為重點,推進產業綠色轉型;三是以控煤節能減排為重點,集約利用資源能源;四是以藍天綠水工程為重點,持續改善環境質量;五是以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推進美麗家園建設;六是以全民共建共享為重點,大力弘揚生態文化;七是以改革創新機制為重點、完善生態文明制度。
包洪新說:“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把以人為本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回應好民生訴求,特別是民眾關心的重點難點問題,比如PM2.5、灰霾天氣等,細化落實目標,才能給自然留下更多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同時發布的還有《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創建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市發改委副主任唐建榮在會上作了介紹。《意見》明確了南京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要求、建設目標、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主要任務以及構建生態文明建設保障體系。
編輯:管旋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