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泥發布碳循環“蝦紅素”商品,開創綠色經濟新契機
從2011年開始,臺泥陸續與臺灣工研院展開合作“鈣回路二氧化碳捕捉技術”、“固碳微藻養殖”以及“蝦紅素萃取”之核心技術,培養的“雨生紅球藻”,蝦紅素濃度為磷蝦的250倍、鮭魚的6000倍,號稱是本世紀超強之抗氧化維生素。臺灣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致詞表示,臺泥集團自2009年與工研院合作,跨入綠能商機,在電動車用高安全儲能技術、奈米碳管材料及節能減碳服務等三大領域開展合作;2016年在工研院協助下,在花蓮和平廠建置臺灣首座鈣回路碳捕獲試驗廠,把原本造成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經過固碳,轉換成可供生物代謝運用的有效碳源,并導入富含蝦紅素成分的微藻養殖,成功開發例如蝦紅素醫美產品、保健食品及醫藥品等生醫領域產品,落實循環經濟概念。也驗證臺泥蝦紅素原料及雨生紅球藻在抗老化的效果,在阿茲海默癥的神經保護、緩解視網膜病變等應用優勢。
臺泥集團此次公布的兩項碳循環產品,第一款“蝦紅素紅藻蕎麥面”除面體添加減碳蝦紅素紅藻,更配合當地特色的花蓮馬告顆粒粉、七味粉和蝦紅素紅藻海苔,并與君品飯店合作,開發以蝦紅素紅藻入菜的創意料理。
蝦紅素系列保養產品,以蝦紅素簡稱asta命名,外盒包裝以藻紋為設計元素,瓶身強調真空包裝,保留蝦紅素抗氧化的優勢,并透過高科技珍珠形體包覆蝦紅素,讓皮膚完整吸收蝦紅素精華,活化老舊細胞。
企業永續,是產業創新的驅動力。臺泥集團是主動尋求環保解決方案、保護自然環境的Eco-Solution Provider。對環保與永續,臺泥堅持做應該做的事,同時善盡環境管理,落實“循環經濟”,倡導社會大眾力行“減碳生活”,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達到人與大自然的平衡點。臺泥全神貫注,只因未來是值得的。
編輯:俞垚伊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