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利潤冰火兩重天 20家上市公司頭頂ST
財政部日前發布2013年1~8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運行情況稱,國企主要經濟效益指標繼續保持增長,實現利潤增幅上升明顯。
盡管如此,仍有半數央企處于虧損狀態。其中,有20家央企上市公司因虧損而頭頂“ST”或“*ST”帽子。如果這些央企上市公司在今年度仍然虧損,將面臨著暫停退市的風險。
在此情勢下,各央企ST公司“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保殼運動。
冰火兩重天
財政部數據顯示,1~8月,國企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295858.6億元,同比增長11%。其中,央企182546.2億元,同比增長10.1%;1~8月,國企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5315.2億元,同比增長9.7%。其中,央企11164.3億元,同比增長16.6%。
盡管央企實現利潤增幅上升明顯,但仍有半數處于虧損狀態。統計顯示,截至9月16日,共有20家央企上市公司因虧損而頭頂“ST”或“*ST”的帽子。如果這些公司在今年度仍然虧損,將面臨著暫停退市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前8個月,實現利潤同比增幅較大的行業為電子行業、電力行業、石化行業、施工房地產行業等。在專家看來,這并不意外:一方面,在成本下降、需求上升等因素作用下,電力企業和石化企業的日子明顯比去年同期更好過;另一方面,在“地王”、市場剛需等因素作用下,房地產企業的表現也好過低迷的2011年。
但與此同時,有色行業、化工行業、煤炭行業、機械行業等行業利潤卻出現了較大幅度下滑,這與行業中的產能過剩等因素密不可分。
按照國資委要求,今年央企實現增加值增長要達到8%以上,利潤增長要達到10%以上。央企承擔著保增長的重大責任,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的經濟形勢可能更糟糕,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因此面臨較大挑戰。
奮力扭虧
在央企ST保殼攻堅戰中,有些上市公司通過自身調整來實現扭虧。其中,典型代表當屬*ST濟柴和*ST鞍鋼。
據了解,*ST濟柴于1996年登陸深交所,其核心業務是大中功率內燃機的研發、制造和銷售。2011年、2012年,*ST濟柴連續兩年虧損,如果今年再度虧損,將會面臨暫停上市的風險。
為此,*ST濟柴按照“一年扭虧,兩年解困,三年走上健康發展軌道”的發展目標,降本與增效并重,努力實現本年扭虧的目標,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527.80萬元,為全年扭虧奠定了基礎。
同樣連續兩年虧損的*ST鞍鋼,則通過大幅降低成本在今年上半年實現業績大幅反轉,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02億元。
*ST鞍鋼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進一步加強對市場研判,控制采購節奏,降低采購成本;優化配煤、配礦結構,降低物料成本;推行工序目標成本管理,大力降低工序成本;細化物流管理、能源管理、資金管理等,使相關成本費用進一步降低,上半年公司營業成本比上年同期減少59.02億元。
編輯:張曉燁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