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趨好 鋼市向好可期
鋼材價格經過近兩個月的漲升后,最近出現了持續下滑態勢,為此市場看空氣氛轉濃。但筆者認為,眼下回調實屬正常,震蕩蓄勢后,鋼價仍將上揚,并在宏觀經濟明顯趨好等利好因素的助推下,或在今年四季度的中后期迎來今年較為靚麗的行情。
一、國內外實體經濟明顯趨好
(一)國內實體經濟明顯趨好
繼7月數據呈現企穩跡象后,8月份的投資、消費、出口,以及工業生產等實體經濟數據出現全面復蘇態勢,彰顯出推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極其難得的齊頭并進態勢。
1.投資方面
1-8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62578億元,同比增長20.3%,增速比1-7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66964億元,同比增長23.3%。
由于國家在年中提出要保持合理的投資力度,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中西部鐵路項目和市政設施建設等。因此前8個月,全國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的投資增速高達29.8%,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投資增速為24.2%,均高于當期的平均投資增速。這表明,新一屆政府認真貫徹了十八大首次提出“消費增長是基礎,投資增長是關鍵。”的精神,取得了穩增長的預期效果。
2.出口方面
8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18萬億元人民幣(折合3528.5億美元),扣除匯率因素同比(下同)增長7.1%。其中:出口1.18萬億元人民幣(折合1907.3億美元),增長7.2%;進口1萬億元人民幣(折合1621.2億美元),增長7%;貿易順差1768.8億元人民幣(折合286.1億美元),擴大8.3%。進出口數據顯示,我國出口繼續穩步增長,外貿形勢持續向好。
3.消費方面
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886億元,同比增長13.4%,比7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消費數據說明,長期滯后的消費“馬車”,近期也有啟動跡象。
4.生產方面
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10.4%(扣除價格因素,下同),比7月加快0.7個百分點。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制造業增長10.9%,電力、燃氣和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2.5%。
生產數據顯示,自年中國家加快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步伐以來,包括軌道交通、房地產、機械制造、家用電器和汽車等多行業在內,都受到了國家政策激勵,呈現出向上運行態勢,彰顯出權重最大的實體經濟─工業生產趨好態勢明顯。
(二)全球實體經濟升勢強勁
最近,匯豐發布8月中國制造業PMI終值為50.1%,比7月環比大升2.4個百分點,為4個月以來最高水平。而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也顯示,8月中國制造業PMI為51.0%,環比回升0.7個百分點,創下16個月來的新高,升勢同樣強勁。與此同時,全球發達國家制造業PMI指數也在回升,其中歐元區8月制造業PMI升至兩年高點,尤其是德國8月制造業PMI升至51.8%,創下兩年多來的高點。以上數據表明,8月份全球PMI指數普遍揚升,并且曾經“重災區”的升勢也比較強勁。這充分表明,全球實體經濟確實已經趨好,新一輪經濟復蘇業已到來。
二、鋼市行情向好基礎扎實
盡管眼下鋼材價格出現回調,幅度或許也會比較大,時間可能也會有點長。但筆者認為,正因為鋼價長期的“蟄伏”和調整,使本輪行情向好的基礎更加扎實,調整后震蕩上行勢所必然,并且極有可能在11-12月形成全年最好行情、最高價格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是“保底線穩增長”已成共識
由于今年二季度的GDP是7.5%,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普遍擔憂,也使7月底8月初的“底線思維”成為最熱門的關鍵詞。但無論是最高層面的政策制定,還是各部委密集出臺相關行業刺激政策,以及一些重大項目相繼獲批等,都顯示出國家對于宏觀經濟的溫和刺激已經開始。雖然本屆政府一再強調刺激與當年4萬億有所不同,但對于資本市場來說,既然有了“保底線穩增長”的措施,那勢必會在資本市場有所反映。最近,環保、信息產業等異軍突起,以及與上海自貿區股票的超常表現,都足以說明政府“保底線穩增長 調結構 促發展”的思路不僅明確,而且態度堅定,行動果斷。因此可以預見,三季度的GDP不會低于7.6%,四季度的GDP不會低于7.7%,全年平均將在7.7%左右。鑒于此,在“保底線穩增長”共識下,四季度宏觀經濟全面提速可期,鋼材需求協同增長可待。
二是相關金融衍生品彈升動能充沛
近幾年來,現鋼、期鋼、焦炭,以及上證指數的關聯度越來越高,在期鋼成為現鋼的“風向標”后,最近一年多來上證指數的走勢,對期鋼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由此想成股市-期鋼-現鋼互為感應、相互傳導、共同進退的效應也越來越強。
更值得關注的是,目前螺紋鋼現貨價格基本回到18年前,期鋼和上證指數均也淪為近五年來的低位。因此,基于鋼鐵產品金融屬性的越來越強以及市場運行規律預測,全國鋼材價格將在各種積極因素的合力推動下,在11月初前后重拾升勢,走出一波比較像樣的行情,甚至出現久違的高產量、高庫存、高價格局面。而且隨著市場信心的恢復與增強,還會使得投機資本的卷土重來,從而明顯增加鋼材領域中的金融性投機需求,助推行情上漲。
三是世界鋼需增加有助國內鋼市趨好
由于制造業約占全部鋼材消費的3成以上,因此制造業PMI指數的揚升,表明該領域中的鋼材需求顯著增加。而且,隨著制造業生產的增長,又會引發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的補庫存需求。同時,也有利中國鋼材的出口。數據顯示:1-8月份,全球粗鋼產量10.51億噸,同比增長2.3%;今年8月份我國鋼材出口614萬噸,同比增長44.8%,創下2008年10月份以來的新高。1-8月份累計出口鋼材4198萬噸,同比增長17.4%。預計今年出口鋼材將在6000萬噸以上,再創歷史新高。由此可見,全球粗鋼產量的溫和增長和中國鋼材出口的大幅增加,不僅說明全球經濟復蘇進程的加快和鋼材需求的增加,也有助于改善國內供求關系和分流市場壓力。
近五年來全球主要鋼材市場的CRU指數走勢也顯示:世界金融危機的“發祥地”,以美國鋼鐵消費為代表的北美地區,今年鋼材價格完全擺脫了金融危機的陰霾,鋼價始終運行在09年之上,目前正向2011年五年較好行情挺近;歐洲地區的CRU走勢雖然弱于美洲地區,但也運行在09年“危機線”之上,與10年走勢交織運行;亞洲地區的走勢最差,平均指數雖然高于09年同期,但至今還在與09年的走勢“糾結”。因此,結合中國大陸鋼價走勢遠不如危機時的情勢研判,今年亞洲指數的弱勢運行,主要為中國行情過于低迷的所致。當然,這也是中國鋼價為什么趕不上國際鐵礦石價格漲幅的原因之一。
但“禍兮福之所倚”,國際鋼市大環境的趨好走勢,既助推了包括進口鐵礦石在內冶煉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從運營成本上支撐了中國鋼價的底線,也為鋼材價格趨漲提供了較好的外部環境。
綜上研判:經過階段性回調的鋼材市場,將在內升動力充沛、宏觀經濟明顯趨好、金融市場震蕩走強、三中全會“暖風”勁吹、國際鋼需繼續增長、明春行情預期向好等因素的推動下,或在今年四季度的中后期迎來今年最好行情、最高價格。
編輯:武文博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