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SCG:占泰國近一半市場,持續擴大東盟投資
泰國暹羅水泥集團總經理Bunn Kasemsup
INTERCEM亞洲會議于9月16-18日在泰國曼谷舉行,全球水泥行業近300名代表出席會議。泰國暹羅水泥集團(以下簡稱SCG)貿易公司總經理Bunn Kasemsup受主辦方邀請作了題為《過去十年泰國水泥市場的增長分析和進一步擴大的預測》的演講。
泰國水泥市場主要有8個水泥制造商,無論從產能份額還是市場份額來看,SCG在泰國市場都居領導地位。就2012年而言,SCG的產能份額占泰國市場的41.2%。因此,在泰國水泥市場發展上,暹羅水泥集團還是很有發言權的。
會上,Bunn Kasemsup主要回顧了泰國水泥市場的增長,并對未來市場的積極發展作出預測;此外,作為SCG的總經理,Bunn還介紹了暹羅水泥的“綠色供應鏈”理念,以及其集團在東盟市場上的投資情況。
Bunn表示,1997年以來,泰國的水泥市場一直面臨產能過剩的壓力。不過如今,泰國國內需求持續增長,供求關系因此變得更加平衡。泰國多數水泥集團準備繼續擴大產能,例如,泰國TPIPL集團已經宣布到2015年建成10000t/d的4號窯。
2008-2012年,泰國水泥需求年復合增長率達5%,就泰國不同區域而言,東部和東北地區需求量最高,分別占泰國總需求的21%,此外,東部和東北部的需求增長幅度也是最大的,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8%。而這些增長主要得益于區域私人建筑板塊與城市化的發展。
在回顧泰國水泥市場過去十年的發展情況后,Bunn Kasemsup還對泰國水泥需求增長作了一些展望。他預計,在未來6-8年里,泰國政府的兩萬億泰銖基礎設施項目和三千億泰銖水利管理項目將會有1500萬噸的國內水泥需求,這些工程包括水利管理系統、高鐵、捷運10號、公路、雙軌鐵路和機場的建設。2013到2018年,泰國水泥需求年復合增長率將達8%,而如果除去兩萬億泰銖特大工程項目帶來增長,水泥需求年復合增長率只能達7%。而從不同板塊需求看來,2013年到2018年,預計住宅板塊水泥需求年復合增長率將達6%,商業板塊需求年復合增長率達12%,基礎設施板塊需求年復合增長率為8%。由此看來,泰國市場未來形勢一片大好。
當然,機遇總是與風險并存的,居安則思危,Bunn表示,世界經濟衰退導致投資興趣減弱,泰國缺乏的勞動力還有政府預算的不確定性等問題都是泰國水泥行業應該關心的問題。
此外,Bunn Kasemsup還介紹了暹羅水泥“綠色供應鏈”的環保理念,即選擇環保型原材料,采用環保的加工過程,并輸出可循環再利用的產品。通過綠色供應鏈,就可以減少工廠對環境的影響,減少排放,保證符合區域或政府的環保標準,并加強采購、交通、存貨和生產管理等方面的供應鏈管理。
此外,在礦山的開采上,SCG采用半露天式,并在開采后修復礦山,保持其外觀的完整性;使用替代清潔能源,保證工人安全;保護生物多樣性;更多地參與到社區里去,調整煤炭中心的操作標準以減少對周圍社區人民的打擾。建造親民的工廠以減少對工廠周邊社區的影響,降噪聲降塵;制造出生態環保產品;并與其它水泥企業聯合起來為環保做貢獻。
最后,Bunn還提到了暹羅水泥集團在東盟地區的一些投資情況。東盟建筑市場的機遇比泰國單個市場大3倍。在越南,2011年,SCG已經擁有20萬噸白水泥粉磨能力。到2016年年中,在緬甸,SCG產能將新增到180萬噸,在柬埔寨,到2015年年中,SCG產能從2008年100萬噸的擴大至190萬噸;在泰國,SCG市場份額共計2320萬噸(包括Saraburi的1420萬噸,Nakorn Sri Thammarat的690萬噸和Lampang的210萬噸)。
編輯:張麗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