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迫在眉睫
繼2013年9月10日國務院以國發〔2013〕37號下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后,9月17日環境保護部等六部委以環發[2013]104號下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
《實施細則》指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是我國大氣污染最嚴重的區域。為加快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綜合治理,依據《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制定《實施細則》。
在具體目標上,要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到2017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細顆粒物(PM2.5)濃度在2012 年基礎上下降25%左右。山西省、山東省細顆粒物(PM2.5)濃度在2012年基礎上下降20%,達到了《行動計劃》對長三角區域的要求。要求內蒙古自治區下降10%,達到了《行動計劃》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要求。既然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已成為大氣污染最嚴重的區域,非得實施更嚴要求不可,非得抓緊時間立即行動才行。
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內水泥企業的要求更嚴和行動更提前主要體現在治理和優化產業結構方面。
《實施細則》要求加快污染治理設施建設與改造,確保按期達標排放,提出了具體進度安排和量的要求。到2015年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新建或改造脫硝水泥熟料產能1.1億噸;水泥行業完成除塵升級改造的裝機容量或產能規模不得低于3325萬噸。
在全面推行清潔生產方面,《實施細則》要求到2017年底,水泥行業完成清潔生產審核。而在《行動計劃》中則是進行清潔生產審核。
在深化面源污染治理方面,《實施細則》要求到2015年底,各種煤堆、料堆實現封閉儲存或建設防風抑塵設施。比《行動計劃》要求提前2年實現,且范圍更大,即從僅對“大型”要求覆蓋到“各種”煤堆、料堆。
在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方面,《實施細則》明確嚴格產業和環境準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不得審批水泥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徹底關上了水泥新增產能項目大門。而《行動計劃》要求是嚴格控制“兩高”行業新增產能,新、改、擴建項目要實行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嚴格限制在生態脆弱或環境敏感地區建設“兩高”行業項目。
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方面,《實施細則》除了同《行動計劃》要求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即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要提前一年完成國家下達的“十二五”落后產能淘汰任務外,還比《行動計劃》提前1年要求,即2015-2017年,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和環境質量狀況,進一步提高環保、能耗、安全、質量等標準,加大執法處罰力度,將經整改整頓仍不達標企業列入年度淘汰計劃,繼續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力度。此外,《實施細則》還明確了淘汰目標,北京市到2017年底,調整退出高污染企業1200家。(據來自金隅消息,金隅集團承擔著水泥壓產的重任。按計劃,2015年水泥產能壓縮至600萬噸,2017年全市水泥產能進一步壓縮至400萬噸左右,保留的產能用于協同處置危險廢物)天津市到2017年底,行政轄區內水泥(熟料)產能控制在500萬噸以內。河北省“十二五”期間淘汰水泥(熟料及磨機)落后產能6100萬噸以上。內蒙古自治區到2017 年底,淘汰水泥落后產能459萬噸。
地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水泥企業理應更要跟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步伐。令人十分不安的是在此地區內,仍有一些水泥企業在環境保護方面責任性不強甚至缺失。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前不久報道了“環保部(7月)在京暗查29家企業,發現有22家企業存在問題”的消息。從“暗查”29家單位中,有22家違規,其中也有水泥企業。昨天(9月21日)《中國水泥網》轉載了《濰坊新聞網》的“山東安丘石灰埠村大型水泥廠致周圍環境污染”消息。消息稱,9月18日上午,安丘市民馮先生向媒體反映,在安丘市趙戈鎮石灰埠村附近有一家大型水泥廠,水泥廠的兩根大煙囪不停地向外冒濃煙,有一股刺鼻的氣味不說,附近的農作物全都被厚厚的灰塵覆蓋,環境污染嚴重。記者調查了解到,這家水泥廠在這個村已經營多年,村民苦不堪言,曾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但一直沒人管。
《實施細則》要求“企業要嚴格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標準,積極治理污染,履行社會責任”。《行動計劃》要求“強化企業施治。企業是大氣污染治理的責任主體,要按照環保規范要求,加強內部管理,增加資金投入,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治理技術,確保達標排放,甚至達到“零排放”;要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接受社會監督”。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所有企業、社會公眾都應積極參與到大氣污染防治行動中去,大氣污染最嚴重的區域環境質量才能有所改善。同時,環保部門對于害群之馬也要依法采取措施,按《實施細則》要求“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和環境質量狀況,進一步提高環保、能耗、安全、質量等標準,加大執法處罰力度,將經整改整頓仍不達標企業列入年度淘汰計劃”。對害群之馬絲毫不能手軟,高抬貴手,以確保《實施細則》確立的“經過五年努力,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質量明顯好轉,重污染天氣較大幅度減少。力爭再用五年或更長時間,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氣,空氣質量全面改善”目標得以實現。
編輯:劉冰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